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此文是约翰·迪利(JohnDeely)《符号学对哲学的冲击》(TheImpactonPhilosophyofSemiotics,Indiana:St.Augustine’sPress,2003)一书绪论第二章。全译本将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

  • 标签: 符号学 哲学 四川教育出版社 现代 IMPACT 全译本
  • 简介:此文是对约翰·迪利《符号学与哲学现代性》一文的回应与评述。

  • 标签: 符号学 哲学史 现代性
  • 简介:摘要无论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时期的文学创作,都包含着著述人对社会客体现象的陈述和对自身情感态度的隐射。正因如此,一本有价值的名著不仅通过记述历史故事和社会现象而具有广义的历史理性,也借助著述者的感情倾注而获得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作为一部极具个人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简爱》无疑是一本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兼具的世界级名著。

  • 标签: 《简爱》分析 历史理性 人文关怀
  • 简介:iPhone的风靡程度是不言而喻的。那么iPhone在消费文化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具有何等符号学意义?为了解开这些谜团,笔者探索了它流行于上中下各个社会阶层的原因。iPhone的诸多特征让它被划入时尚商品的领域,价格的高昂又让它拥有了贵族的气息。时尚商品不一定高价,但高价的物品往往只能被社会高层人士驾驭。而iPhone的高价只是相对于同类产品而言,所以,这就给了中低阶层的模仿者跟进的机会,跟进者模仿的原因就存在于iPhone的符号意义。这些意义给予了消费者以剩余快感,使消费者在让渡了价值的同时获得了使用价值以及符号带来的优越感和归属感。

  • 标签: IPHONE 时尚消费 符号 剩余快感
  • 简介:纳尔逊·古德曼(NelsonGoodman,1906—1998)是二战以后美国最重要的分析美学家之一。他研究领域宽广,包括哲学、语言学、美学、科技哲学等,其著作《事实、虚构和预测》(Fact,FictionandForecast)被列为“过去50年最重要的西方哲学著作”之一。

  • 标签: 哲学研究 纳尔逊 艺术哲学 符号学 古德 世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意义问题,是分析哲学、现象学、符号学共同的核心问题,要建立一个哲学符号学的意义理论,就必须辨清它与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可能重叠,意见却不一样的地方。要完成这个复杂任务,不是一篇短文就能解决。本文只是提示:如果我们返回皮尔斯提出的符号现象学,就有可能找出一条独特的哲学符号学意义理论之路。为此,本文不得不简明地分辨皮尔斯与胡塞尔在符号与意义关系问题上的不同见解。

  • 标签: 意义 现象学 符号学 哲学符号学
  • 简介:意义的形式,是赵毅衡先生始终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其近年发表的系列论文(即将整理出版为《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中,他尝试着构筑意义诸理论,从而为作为意义学的符号学,梳理出一个清晰的学理边界和哲学基础,并在此过程中从“意义”这一根本角度,来反思人的认知。而这套关于如何用符号达意的理论,让我们可以窥见主体认知的规律与范式。要叩开这座理论大厦,我们必须持有的钥匙是意义的构成,即主体-符号-意义三项式,从而深入意义的目的:真知。最后回归符号学的基本命题,即思维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意义 符号 主体
  • 简介:本文从A.Tarski真之语义理论发展出工具性语言扩展式.在扩展式的几个实例里(在同一个叙述语篇中,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解释;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人物对话方式的描写;评论语篇对原语篇的解释;翻译)重点提出了语言哲学翻译论.本文揭示了来往于社交世界与心智世界中的工具性语言运用的三条规律:频率的再度解释(分析的重点);对原来文本的解释总是发生演伸与变通以及与恢复真的斗争;对象语言之后一般都有工具语言跟着发生.工具性语言扩展式的异常大量的运用,对人的活动与行为,对社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借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人类的语言性行为的某些本质.

  • 标签: 对象性语言 工具性语言 扩展式 真之语义理论 解释
  • 简介:网络语言的语码转换现象是语言变体在现代社会体现的重要表现。本文运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语言游戏”论对网络语言语码转换的机制进行探究,认为网络语言的语码转换中的谐音是网络语言语码转换这种语言变体现象背后运作的重要机制,谐音机制的作用既表现于数字谐音语码转换之中,也表现于汉字谐音的语码转换。

  • 标签: 语码转换 语言游戏论 数字谐音 汉字谐音
  • 简介:我们身处一个讲求效率与实用的时代,学术研究似乎也有了可以“取巧”的理由。很多人不再认真考虑选题的意义,大家忙于在“热学问”中发掘“冷角落”,而不再追问真正的意义所在,目的为手段鸠占鹊巢。然而,当翻阅伏飞雄这本《保罗·利科的叙述哲学》时,我们分明能感到例外。他称自己这本书为“小书”,然而却是一本颇具分量的“小书”。赵毅衡先生的评价为:此书是国内介绍、梳理、推进利科叙述哲学的第一本书。欲理解利科叙述哲学者,须从此书开始。

  • 标签: 叙述 哲学 保罗 时间 学术研究 赵毅衡
  • 简介:亚当·沙夫(1913--2006),波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其研究领域为语言哲学、符号学、知识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沙夫关注语义学、意识形态理论、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形式逻辑以及辩证法等问题,对于解决人类个体问题的伦理学以及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感兴趣。关于这一方面,他证实了对马克思主义解读与对马克思主义专有名词的翻译之间的联系,揭示了意识形态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作为一位波兰哲学家,沙夫以符号学观念为参照,特别检验了当今社会政治的症候。在20世纪80年代,沙夫促成了遍及东欧与西欧各个国家的一系列会议。这些会议(的目的)是从符号学视角分析并比较《赫尔辛基最终法案/协议》(1975)的不同语言版本。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语言哲学 社会批判 亚当 20世纪80年代 意识形态理论
  • 简介:哲学二字会让人想到大智慧或高深的境界,求知若渴的读者面对这样的书名怎能不兴奋?

  • 标签: 符号学 哲学 约翰 大智慧
  • 简介:摘要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这一本书中,主要是以自由意志为核心论述了法的理念,法的理念包括抽象法、道德和伦理三个层面。而市民社会作为法的理念是关于伦理的层面,它是《法哲学原理》中重要的环节。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有两个原则一个是特殊性原则,即个体作为特殊性的人自身是一种目的,这种目的性的需要是个体作为市民社会的一个原则;另一个是普遍性原则,即个体作为特殊性的人在市民社会中与其他的个体的特殊性相关联,这种关联使得特殊的人通过他人这一中介达成一种普遍性,并在普遍性中肯定自己使自己得到满足。因此,本文试图从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角度浅析《法哲学原理》中的市民社会。

  • 标签: 特殊性 普遍性 《法哲学原理》 市民社会
  • 简介:逻辑范畴体系是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对符号学和语言学来讲,也一样。本文作者试图构建两大符号学派和几种有代表性的语言学的逻辑范畴体系并描述这些学科的发展情况,以探索上述两大符号学派的哲学根源和几种语言学的哲学、符号学根源以及这些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确定这些学科的性质、范围和方法,并期望以此作为研究这些学科的一个纲要。

  • 标签: 逻辑范畴体系 符号学 语言学
  • 简介:本文前半部根据简单的关系逻辑讨论学科史上的两种传递模式,进而探讨修辞学研究如何介入并影响到比较文学研究。第一种是法国比较文学家保罗·梵地根的跨国传递模式;第二种是语言学家罗曼·雅可布逊的语言传递模式。透过雅氏的语用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修辞学无论在涉及讯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沟通行为上,或者辞格在语码和讯息互动的表义作用中,对文学研究所可能提供的贡献。本文后半部举出先秦“名实之辩”和上古“哲学对话”两个议题,说明修辞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在古今中外文本之间的交流现象,并详细分析了三篇古代的“哲学对话”。

  • 标签: 比较文学 修辞学 雅可布逊 语言传递模式 名实之辩 哲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