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利用表面电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上斜方电变化,对颈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群训练和颈伸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颈屈和颈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及上斜方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电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颈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颈屈状态下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0.05);颈屈状态下30s、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0.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MF、上斜方MF亦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 标签: 颈肌耐力训练 慢性颈痛 上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主观疲劳感受 中位频率
  • 简介:在骨骼中磷酯酰醇3激酶(PI3K)以异二聚体形态存在.它以及它下游的靶目标和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一起在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转运和GLUT-4转移;不同强度运动以及运动时间对骨骼中PI3K有着不同的作用,这也和胰岛素的调节有关.

  • 标签: P13K 蛋白激酶B(PKB/Akt) 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 运动
  • 简介:对等动条件下胭绳四头在不同项目及速度中的比率进行比较,运用等动测力系统,对81名男、女大学运动员两腿膝关节胭绳和股四头比率(H:Q)进行测试。分别从不同运动项目,不同速率和运动员身体的不同侧面来进行分析,并通过比较向心工作条件下H:Q的方法得出平均力矩峰值(MPT)和做功总量(MTW)。结果发现向心工作条件下MPT的H:Q值在男女运动员之间无显著性差异,H:Q值随着速率的增加而增加,但运动项目和肢体各侧对H:Q影响不大。

  • 标签: 大学运动员 胭绳肌 股四头肌 向心工作 性别 膝关节
  • 简介:为探讨在沙滩这种特殊的介质上进行排球训练对运动员膝、踝关节力的影响.在1998年沙滩排球训练周期前后.对我国12名兼职沙滩女排运动员的膝、踩关节屈伸群进行了等速向心收缩力测试。结果表明。沙滩训练后.膝关节屈群快肌纤维的爆发力.伸群快肌纤维的最大力和爆发力,踝关节跖群慢、快肌纤维的最大力和爆发力增长有显著性意义。这是沙滩训练后原地纵跳成绩提高的重要力原因。

  • 标签: 女排运动员 沙滩排球训练 等速向心收缩肌力测试 弹跳高度
  • 简介:为了探析100米高脚竞速成绩与肌肉力量水平的关系,为实施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100米高脚竞速成绩与上下肢关节力的关联度,并进行排序。研究中利用ISOMED2000等速测试系统对贵州省优秀高脚竞速运动员肘、肩、髋、膝群最大峰力矩进行测试,测试速度为60°/S和240°/S,依次代表最大力和快速力水平,选取相对峰值力矩作为观察指标。研究结果发现:肩肘关节屈群快速力量与成绩的关联度排序最高,训练当中不能忽视。髋关节、肩关节伸群的最大力量可作为影响运动成绩的优势因素重点训练。

  • 标签: 高脚竞速 等速测试 相对峰值力矩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骨骼肌质量在维持人类的健康、体力活动和竞技运动成绩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力量训练显著性生理性适应之一是肌肉肥大。力量训练是提高骨骼肌质量的最有效方法。在分子水平,泛素连接酶MAFbx/atrogin-1和MuRF1可能在力量训练诱导骨骼重构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力量训练诱导骨骼实时变化过程,有利于制定力量训练计划。

  • 标签: 力量训练 骨骼肌 生理性适应
  • 简介:近几年酸已成为最流行的运动营养补剂。国外大量有关酸的文献认为,人体使用酸使运动后磷酸酸再合成速率加快,力量和速度增强,从而提高运动成绩。酸不属于国际奥委会所列违禁药物范围.短期使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因此成为国内外体育科学界的一个热点。本文从生理、生化角度对酸的性质、在运动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运动能力 肌酸 运动营养补剂 运动生化 耐力性运动
  • 简介:当前,在证明服用纯水合酸的可能危险性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其中的科学事实和根据,以进一步探讨运动员滥用纯水合酸的危险性。这一问题主要源于体内存在一种极为保守的自身平衡调节机制,体内酸的代谢与合成将可能被改变,在过去对运动员的诊断、预测中了解到,运动员持续补充酸会下调自身酸的合成。

  • 标签: 水合肌酸 运动营养物 运动生理学 肌酸代谢 肌酸α-酮戊二酸
  • 简介: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持续大强度离心运动可能对与骨骼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骨骼卫星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持续大强度离心运动引发的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发生时序与骨骼卫星细胞增殖时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延迟性酸痛的骨骼特殊微环境一定程度上刺激骨骼卫星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骨骼节重塑。

  • 标签: 延迟性肌肉酸痛 骨骼肌卫星细胞 生长因子 离心运动 骨骼肌修复
  • 简介:采用实验法对58名健康儿童进行膝关节屈伸测试.等速测试采用了3种测试速度.结果表明:3种不同测试速度中,在低速测试中峰力矩值最大,高速测试中峰力矩值最小,儿子童膝关节峰值力矩下降趋势与成年人一致.左右侧峰值力矩比较结果与成人相反,左侧大于右侧.屈伸峰值力矩的比例F/E>0.7,与国内外对成人的研究不一致,与优秀运动员比值相一致.男女儿童低速和中速的测试中没有性别差异,高速测试中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等速测试 儿童 膝关节 峰值力矩 屈伸肌 峰值力矩
  • 简介: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九名健康男性自愿受试者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中从动脉注入肾上腺素实验,了解肾上腺素对肌肉糖代谢的影响。九名受试者平均年龄、身高、体重以及最大摄氧量四氟乙烯导管插在左脓动脉和左股动脉,另5名受试者插在

  • 标签: 糖代谢 最大摄氧量 纳摩尔 葡萄搪 等强度 股静脉
  • 简介: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也为后继课程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要正确地完成每个动作和发力的要求,需要多个群的协调活动。这就要求学生要清楚地了解各块肌肉的位置、形态,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他肌肉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的应用于体育动作的分析及寻求发展肌肉力量或伸展性练习的方法。此外,在健美训练中,如何使肌肉强壮、丰满、线条优美协调,同样也需要肌肉解剖学知识。所以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人体解剖学中,无论在教材、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学都占重要位置,为教材的重点。由于肌肉功能的活动性和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使肌肉教学中教与学的两个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对学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法进行了一些改革性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此谈些做法与体会,请同行指正。

  • 标签: 体育系 人体解剖学 肌学教法 体育教学
  • 简介:通过对上海市举重队患有腰末端病症状的20余名运动员进行约1500次治疗的总结,提出腰高张力是举重运动员腰末端病发病的重要原因。腰高张力下的疼痛是末端病的主要表现和诊断的重要依据。概括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较适用于训练比赛实际的针灸疗法。

  • 标签: 举重运动员 腰肌末端病 肌肉高张力 针灸治疗
  • 简介:急性腰扭伤是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多在腰部过度负重、身体体态不正常、体位骤然改变时或腰部肌肉受凉后发生。本文以骶棘损伤为例加以说明。当脊柱屈曲时,两旁伸(特别是骶棘)的张力增大以抵抗重力作用和维持躯干位置,这时若腰负重过大,易使肌纤维撕裂。临床表现为:腰部出现剧烈疼

  • 标签: 腰肌损伤 推拿手法治疗 棘肌 腰部 运动员 点拨法
  • 简介:[目的]了解腘绳慢性损伤的广西短跑运动员是否存在特定的不良动作模式。[方法]将33名广西短跑运动员分为腘绳慢性损伤、其他损伤及无损伤三组,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结果]广西田径队损伤发生率为63.64%,其中腘绳拉伤为42.9%;广西短跑运动员中FMS总评分低于14分的有29人,占87.9%,且没有1例得满分的运动员;腘绳慢性损伤组、其他损伤及无损伤组FMS的平均总评分依次为10.89±1.69、11.58±1.68、13.75±1.96,且有损伤运动员和无损伤运动员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腘绳慢性损伤组的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的平均最终评分分别为1.00±0.71和1.00±0.00,远低于无损伤组的1.92±0.67和1.50±0.52(P〈0.05);从对称性动作来看,腘绳慢性损伤组的主动直腿上抬动作双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主动直腿上抬失分原因调查发现,腘绳慢性损伤运动员失分首要原因是对侧足外展,约占55.6%,其次是抬腿未达到要求的角度,约占22.2%。[结论]FMS中主动直腿上抬和旋转稳定性动作不好,以及主动直腿上抬动作左右两侧不对称可能是腘绳损伤运动员不良动作模式的特征性表现;从动作模式的角度看,腘绳柔韧性差可能并非腘绳损伤的主要因素,而骨盆和核心稳定性差、对侧腿髋伸展灵活性不足以及左右两侧动作模式不对称才是主要的致伤因素。

  • 标签: 腘绳肌损伤 短跑运动员 动作模式特征 功能性动作筛查
  • 简介:目的:拟通过呼吸训练的实验研究,了解其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为运动员的辅助训练提供参考。方法:课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别进行了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结果:四周的呼吸训练可显著性提高吸气和呼气的力量和耐力,提高了以主观感觉为主要判定标准的VO,peak值以及递增负荷运动试验(GXT)的运动能力,且吸气组训练效果优于呼气组。结论:呼吸系统的功能能力是影响运动能力和VO2peak的主要生理学因素之一,在运动成绩测试和评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呼吸训练的影响,在耐力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时,呼吸气力量训练也应成为重要的辅助性训练方法,这对缓解运动员运动时的呼吸异常及提高运动成绩都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运动训练 耐力 呼吸肌
  • 简介:近来,骨骼葡萄糖转运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十分活跃,但运动刺激骨骼葡萄糖转运的信号机制尚不明了。文章就运动刺激骨骼葡萄糖转运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和非胰岛索信号转导途径两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在非胰岛素途径),并对二者的交叉作用作简要介绍,以促进对运动调节骨骼葡萄糖转运信号转导机制的深入研究。

  • 标签: 运动 骨骼肌 葡萄糖转运 信号转导
  • 简介:为探索内效贴贴扎小腿腓肠肌对纵跳动力学特征及小腿其他肌肉活动的影响,本文对10名国家二级及以上水平运动员进行无、有贴扎纵跳实验,每组5人随机进行纵跳实验,重复3次,选择最佳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内效贴能够提高纵跳高度(P〈0.01),增加最大蹬伸力和最大缓冲力(P〈0.05),对蹬伸时间和最大蹬伸力梯度也有影响(P〈0.05);同时,在蹬伸阶段,内效贴贴扎使双腿内侧腓肠肌积分电(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增加(P〈0.05),使一侧胫骨前iEMG和RMS减少(P〈0.05).但在缓冲阶段,对小腿各肌肉IEMG和RMS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内效贴使部分纵跳动力学特征发生改变,对小腿内侧腓肠肌肌肉活动也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肌内效贴 纵跳 动力学特征 小腿肌肉活动
  • 简介:探讨骨骼废用性萎缩、恢复中内源性IGF-Ⅰ的影响,及小强度耐力锻炼对肌萎缩恢复的有效性。SD大鼠3f1只,建立吊尾拟失重及失重后耐力性跑台训练恢复模型,计量湿重、横截面积及内IGF-Ⅰ含量。结果去负荷4周(U组)湿重、横截面积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去负荷后运动恢复(UE组)与自然恢复(UC组)相应指标显著高于U组;U组IGF-Ⅰ含量显著低于C组,和U组相比,IGF-ⅠUE组高度显著增加、UC组显著增加;UE、UC组间三项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去负荷大鼠比目鱼肌萎缩可能与内源性IGF-Ⅰ多肽下降有关,且随后小强度耐力练习使比目鱼恢复更快可能由IGF-Ⅰ多肽表达增加实现;小强度耐力性练习在肌萎缩恢复中未见显著作用,提示实践中这可能不是抗肌萎缩的最合适练习方法。

  • 标签: 骨骼肌 萎缩 恢复 IGF-Ⅰ
  • 简介:最近30-40年里运动心理学已经发展成为许多学者专家探索的主要领域。在希腊第10届运动心理学大会上指明了体育运动心理学在千禧之年之初的发展趋向。现在回顾一下古希腊逻辑思维,并尝试通过逻辑证明来理解世界。虽然经历了2000年之久,可是运动心理学仍然没有达到希腊智慧里的逻辑上的完善,仍然在苦苦寻找自己所独有的理论、实践和方法模式。主席致辞简明地阐述了怎样使这一学科日臻完善,如(a)唤醒——焦虑——成绩的联系;(b)输入——域驱动理论体系;(c)测量与推理;(d)认知,动力与行为;(e)研究设计的生态学问题;(f)研究结果的信度。这一发言并没有穷尽运动心理学领域的主题、观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运动心理学 体育运动 逻辑思维 “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