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确对待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儿童的创造潜力能否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充分发展,必然受到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调查,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往往对周围事物有浓厚的探索兴趣,有时显露出独特的思维方式或表现出意想不到的行为。他们容易触犯家长制订的"清规戒律",不时犯些"小错误",所以常被有的家长视作"否定对象"或者"无法无天"的孩子。很多家长比较欣赏那些"文静听话"、"谨慎平和"的"乖"孩子。而这些孩子,一般来讲,又往往是创造力不高的弦子。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悖逆现象。显然,用传统眼光看待具有创造力的孩子,将造成家长的重大失职和失误。再如家长权威的观念,在不少家长头脑中也是不正确的。家庭教育需要有权威,家长的权威影响力对孩子的创造力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根据影响力的性质,可
简介:当中学生迈进大学校门时,自己乃至全家人均为之兴奋、愉悦。真是十余年辛苦,终于登上了象牙塔顶,可贺,可庆。然而不到一年,兴奋、愉悦的心情就会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忧郁、渺茫……同学间不仅学习成绩拉开距离,心境也全然不同了。有的虽身居名牌大学却感到"没意思";有的为学校牌子不响而沮丧;有的对学习没兴趣,热衷于推销产品;有的为追逐异性而苦恼;有的看谁都不顺眼,终日抱着"小说"……真是各有各的烦恼,令政治思想教育者棘手。其实,这是一种"文明"综合症——心理危机。在闹饥荒时,人们没有心理问题,因为吃饱肚子是最高需要。当温饱问题得以解决时,人们对生活舒适的追求愈来愈高。自我实现愈来愈强烈时,心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心理疾患的发病率与时代的文明发展成正相关。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我国疾病调查表明,近十年来,我国流行病的发病率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据国家教委有关调查,全国有20.23%的大学生,程度不等地存在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而北京学生的比例更高达1/3左右。据有关调查,心理疾病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