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土地信托是土地利用的新模式。试点在实践中显示,农地信托存在如下问题:启动程序中政府参与程度过高;信托财产管理监督系统尚且不够逢明;土地信息登记制度需要细化。针对这些问题,拟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农地信托应当基于农民自愿成立整体委托人,政府仅提供咨询、公证等辅助服务;二是由农民、整体委托人、政府监管小组组成三方监督主体主要监督财产管理行为;三是从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贯彻落实土地信息登记制度,立法层面确定登记为农地权利信托的生效要件,执法层面将农地信托登记任务交给乡镇政府。通过以上措施以期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法。
简介:同时采用三种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严重削弱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影响交易安全。因此,必须从彰显公示与公信原则,维护交易安全角度出发,确立统一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要件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统一的物权登记机关,完善物权错误登记救济制度。
简介: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历经了五个阶段,形成了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农村土地新政策,包括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完善土地交易市场、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等五个方面。这些政策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简介:中信信托、北京信托参与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模式相比传统的土地流转模式具有一定的金融创新意义。该信托属于商业信托,信托财产是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信托期限受到农地承包经营权期限的限制,土地流向上限制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这种信托模式有利于土地的集中经营,有利于农民权益的保护,有利于农业产业升级。目前,这种金融创新并不存在重大法律障碍,但是由于相关规定的不完善,在土地流转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因此,未来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政策,对于委托人、受托人等主体的资格、信托登记法律制度等问题进行专门规定,推动我国农地流转信托的发展。
简介: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分析了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问题,并对苏南、苏北农村的两个典型个案进行了比较和实证研究.结合学术界的争论,文章指出: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新形势的需求,以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为依据,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尊重农村各地的村情和地情,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勇于创新,选择适当的土地制度,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促进农业的继续发展.
简介:农业土地细碎化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它导致农业土地粗放型经营、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农民增产不增收等一系列问题。土地集约化经营是相对于农业土地分散经营、粗放经营而言,它是一种更能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土地经营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整合,增加对土地的资本、技术投入,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之目的。推进农业土地集约化经营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
简介:在对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原因进行解释时,现有理论主要认为集体经济的低效率导致了农村经营制度的转型。但是,在中苏农村改革的比较下,这种分析框架却无法解释低效率的制度为什么能够在苏联农村持续存在。本文分别从组织与制度互动、财政制度的激励、信贷制度提供的约束三个视角比较80年代改革之前中国人民公社制度和苏联集体农庄制度,试图探讨改革前的制度安排差异是如何扭曲人们对改革政策的偏好的。从而解释为什么苏联无效率的制度能够留存,而中国农村非集体化能够实现。
简介:
简介:我国土地承包制在明确农业经营的微观主体并进而实现农业大幅增产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也造成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状况的长久存在。土地承包制作为一种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使农民不仅难以有效利用农业科技,而且难以有效应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各种风险,导致了农民长期增收难的问题。在坚持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搞活农地使用权,同时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并辅以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较为合理的做法。
简介: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加快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救助、个人储蓄积累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今后15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本文在对建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要求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式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想。
简介:土地发展权的国际实践对于中国构建科学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经验借鉴价值。论文对英国土地发展权国有化制度、美国土地发展权的征购和移转制度、法国法定上限密度限制制度,以及台湾地区的容积移转制度等国际主流模式,作了系统而深入的比较分析。这四种模式既在立法依据、设置背景和法律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又在权益归属、适用范围和实现方式等方面各具特色。中国应充分借鉴这些经验做法,以立法形式确立土地发展权,明确土地发展权的归属,构建土地发展权流转制度。
简介:本文认为,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需要,是土地管理制度深化改革的自然结果,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从规划土地用途、规范用地行为和追究违法责任等方面看,新《土地管理法》确立的这个基本制度是加强土地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简介:制度创新对一个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起点及其过程,研究了我国不同时期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从制度创新角度对农村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简介:本文首先介绍了(日)长野郎所著[1]一书在总体上的结构,即土地制度的沿革、土地分配及所有权问题、土地整理问题、土地课税问题、佃种制度的研究等五大部分.其次,根据各种资料尽可能推究出的作者、译者的身世及其生平、成果.最后,对作了客观的分析,特别指出该书作者由于受到其世界观及所采用资料等主观、客观诸因素的影响,书中存有许多不尽人意乃至观点错误的地方.
简介:宅基地是农民的安身之本,农民住房是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农村个人建房混乱无序,宅基地管理失控,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受到诸多限制,制度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应明晰宅基地使用权权能,完善对宅基地的规划、分配、流转以及执法的管理。
简介:在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就是农村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增加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二是建立规范的筹资机制,合理确定人均筹资水平;三是建立大病统筹和个人门诊账户制度,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合理补偿。
简介:广大农村社会的现实,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农民、农业的现实,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压力,也是动力。政府必须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改革、完善过程中扮演策划者、设计者、推动者、管理者的角色。
简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国家为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现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通过对黄山市新农合制度建立10年来的情况分析。梳理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剖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善新农合制度提出相应建议,力求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益。
简介:1.负债经营的内外部条件及利弊;2.决定负债合理性的因素和方法。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群众自治制度,是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武器,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新任务的挑战,必须不断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维护权益、保障稳定、和睦关系方面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制度法完善措施探究
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变动公示制度重构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变化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信托的法律分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缺陷分析——兼比较苏南苏北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现状
农业土地集约化经营
人民公社和集体农庄的比较——对中苏农村经营制度变革的反思
土地承包纠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土地承包制的绩效与改进措施
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与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近代研究中国土地问题的开端——《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述评
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探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三题
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黄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分 析
负债经营探析
浅论基层人民调解制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