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特殊教育均衡发展对保障特殊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有重要意义。采用广义熵指数作为测度方法,对近十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水平、特殊教育学校入学率、生均经费支出、生均建筑面积、生师比以及毕业率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显示:(1)我国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日趋提升;(2)区域内部差异是构成全国特殊教育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区域之间差异的影响较小,两者均趋于缩小;(3)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对区域差异的影响最大,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居中,中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小;(4)五项指标差异大小依次为:生均经费支出〉生师比〉生均建筑面积〉特殊教育学校入学率〉毕业率。依据我国特殊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现状及发展态势,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注意日趋改善,精准扶持西部,东部引领,提升中部。
简介:基于Hicks—Moorsteen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我国31个省份高等教育效率和生产率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8-2013年全国高等教育整体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均值为0.8146,年均增长率为1.29%,技术进步指数是我国高等教育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东中西部TFP值分别为0.8605、0.8167和0.7611,呈阶梯式下降,区域性差异明显。因此,为提高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效率,应加大各地区间的协同效应,加大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弱势省份资源投入,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改善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
简介:针对农村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研究表明,2002—2011年间我国农村高等教育滞后区域对领先区域存在追赶效应,东中西三区域内部农村高等教育不均衡程度在考察年度内均出现拐点,区域间的差距仍是全国不均衡的主要根源。八地区的分解则显示北部沿海地区内部差距较为显著。农民经济收入、城镇化水平、教育经费投入、农均耕地和农村固定资产投入等都是影响省域间农村高等教育差距的因素。其中,农民经济收入贡献率最大但呈弱化趋势,城镇化水平和农均耕地的贡献率逐渐上升,教育经费和农村固定资产投入对省域间农村高等教育差异的影响程度呈下降趋势。因此可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教育经费投入和新农村建设等缩小我国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差距。
简介:<正>个性,在我国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从“不重视学生个性培养,便无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不重视个性培养,就是对人类资源的巨大浪费”、“不重视个性培养,很难有效地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等高度来评述发展个性的价值。经过“八五”中末期学者们较为广泛且深入的探讨后,谈“个性”色变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构建更适合于教育操作的个性理论,并将理论成果更有效、更迅速地物化为教育实践的时代已经开始。笔者在此,仅从教育学的角度,就与个性有关的几个问题,略谈管见,以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