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修》是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提高品德修养的基础课程。当前《修》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对本课程认识的偏见;教学方法和实践模式单一导致课堂缺乏吸引力;教学内容组合形式单一导致课堂趣味性的缺失;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层次性和接受能力造成教学效果不佳。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哲学思考与反思,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对《修》课的认知,从个体意识上引起对本课程的重视;拓宽《修》课的教育内容,增加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根据大学生的接受能力程度,在教学活动中组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多种方式组合使用,用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 标签: 〔〕哲学式思维《思修》教育 实效性
  • 作者: 王传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8-18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8期
  • 机构:摘要: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一直以来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的说法,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位是目前集中讨论的话题,这一问题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前提。笔者针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存在的问题,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以及马恩经典原著中的话语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本质,阐释了把握这一解释原则的重大意义。
  • 简介: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质造大国"的升级,以及文化强国的双重背景驱动下,时代对工匠精神的呼声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需要弘扬工匠精神。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考量工匠精神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把握,即乐生、精工、尚巧。按照此内涵标准对课教师进行严格要求,朝着"精品"的方向进行"打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作为课教师的关键素养,如精神信念、理论功底、话语逻辑等,从而直接或间接为他们的教育话语赋能,使其构建的教育话语更具实效性。在具体践行过程中,要注重相应文化体系的建设,以支撑和推动工匠精神的践行,具体来说,应完善制度文化促成工匠精神的习惯养成,强化对工匠精神认同的价值文化激励敬业精神的养成,落实管理文化为"工匠型"教师的个人利益护航。

  • 标签: 工匠精神 思政课 师德 话语认同
  • 简介:本文是浙江省2012年浙江省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基于标准的考试命题与评价研究》成果的一部分,着重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普通高中基于标准的学业考试命题数据的分析运用。通过发布全省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学业质量分析报告.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提供教学质量反馈和监控数据。通过对学业水平考试实测结果数据分析比较,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学业水平质量的分析评价,并对学科试卷和试题质量进行量化评价并进行总结和矫正。

  • 标签: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命题数据 分析运用
  • 简介: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和学生求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了解生物学试题的渠道也逐渐增多,比如说大量的参考书、试卷,丰富的网上试题等。这种现状,使得教师在质量检测中选择试题的难度不断增大。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自主创新试题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 标签: 质量检测 高中生物学 创新策略 生物学试题 命题 信息化程度
  • 简介:〕如何提高课的实效性是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隐性职业素质能力培养的视角去营造课课堂学习任务情境氛围,力求既能提高学生对课的认同感,又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如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素质。

  • 标签: 〔〕隐性职业素质思政课教 学模式企业任务环境
  • 作者: 王新炜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政府对于教育越发重视,不断加大对教育行业的投资。在这个基础之上,高校思政课程与中学政治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本文将从当前高校思政课程与中学政治课程课程衔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思政课程与中学政治课程在课改衔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而为高校思政课程与中学政治课程的课改衔接提出建议。
  • 作者: 周迎嘉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历史教材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新教材内容十分新颖。其教学标准明确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地位和性质,指明了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发展理念,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的贯彻和应用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跟进,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从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进行调整。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正确处理高中历史新教材进行了必要论述,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升历史教学质量有一定帮助。
  • 简介:〔摘要〕认真研究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从中发现其命题规律熟悉中考熟悉,陌生中考熟悉,熟悉中考陌生,陌生中考陌生。

  • 标签: 〔〕高考历史命题研究
  • 简介: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矛盾、规律的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理论研究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表现为社会要求与教育者转化之间的矛盾、教育者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知与行”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外在的差异性,又有内在的统一性。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过程 矛盾 规律
  • 作者: 任书敏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09-19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9期
  • 机构:〔摘要〕高中《思想政治》每课后都附有思考与练习。但不知从何时起,它已不再为广大师生所重视,教师不愿用,学生不愿做。课后思考与练习真的没有做的价值了吗?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它?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 简介:〔摘要〕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中,诗词独树一帜,读来朗朗上口,之则寓义隽永,不少诗作集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在欣赏其文学价值的同时,亦能启迪人的智慧。巧妙地选取一些古体诗作,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对中学哲学教学大有裨益。

  • 标签: 〔〕高中政治古诗词哲学教
  • 简介:<正>语文教学为使学生把学到的文字、语言和文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就要以作文的形式进行各种文体的创造练习。一篇作文决不是字、词、句、段等语言材料的随意堆砌,而是学生在连句成篇的实践中通过构思和表达,以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审

  • 标签: 作文命题 作文美育 审美情感 审美活动 命题作文 作文教学
  • 简介:界定校风的概念,揭示校风的内涵和外延。校风具有全局性、内隐性、外显性和渐进性特征。校风与校训、校规、校歌、校史、校徽有一定的区别。校风具有陶冶、调节、凝聚、激励和教化功能。

  • 标签: 校风 学风 教风 校训 校规 校歌
  • 简介:<正>命题作文是按照一定的计划和要求,由教师事先拟好题目,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正规的作文技能训练的常用方法,它具有统一性、稳定性两个特征,因此,在小学阶段,命题作文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实践证明,题目命得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影响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

  • 标签: 误区与对策 小学作文 作文教学目标 拟题 命题作文 教师
  • 作者: 张淑然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尤其是幼儿不良坐姿严重影响幼儿其一生,百害而无一利。比如由于错误坐姿而导致的近视眼、脊柱弯曲,为了给孩子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而坚固的基础,需在平时工作中利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对孩子的不良坐姿进行修正。
  • 简介:精致的解读,就是紧扣文本,读出其“微妙”来。它包含能从正面读出文本的“微妙”和能读出文本中常人所不能察觉的“微瑕”两个方面。精致的解读,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是语文阅读教学应矢志不渝地追求的崇高境界。

  • 标签: 精致 解读 表现 表现性
  • 简介:如果将主题单一、思想迁移式的“命题作文”视为应试教育时代的一个表征,那么,开放的话题作文已成为2012年高考的主流这一事实就明白无误地昭告世人: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后命题时代”已经到来。深刻透视这一教育动态,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教育的战略走向,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 标签: 作文命题 高考 题型 新课程改革 应试教育 命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