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因此,实施综合实践活法与开发校本课程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一大亮点。也是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新一代技术人才的需要。
简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纲要》规定地方和学校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一起统筹安排,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和学校可以用某些地方课程来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分割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而是可以从内容上、活动方式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技术上进行有效地加以整合。随着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增多,如何实现有机整合,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非文本校本课程,以其现实性、生成性、丰富性的鲜明特点,实现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实施,在课程设置、人员安排、时间利用上进行统筹规划,有利于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有利于推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简介: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强调学生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最终获得经验和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和态度,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介:〕随着小学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进一步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逐步走向现实的、有用的、多样化的、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探索性学习逐渐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枯燥无味向欢乐有趣、单一求知向丰富多彩的转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再也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主动地发展,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再把所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简介:〔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历史学科有独特的学科性质,课程资源丰富而复杂,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历史课程标准的实现、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与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使所有的资源都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本文探讨了开发和利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几点措施和建议,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器械;充分挖掘民族传统和民间体育活动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制作器材。有效开发和利用不同种类和具有不同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能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提供资源保障。
简介:机器人项目是宝山区实验小学的特色科技项目,已有10年的历史。目前完成了由小组活动项目向面向全校的普及型校本课程的转型,从根本上解决了课程开展的师资问题、课时问题,并以课程为依据,开发了系列机器人校内活动,形成了“课程+活动”可操作的机器人项目普及模式。机器人普及课程主要分为三个篇章:综合篇,结合美术、自然、信息科技等学科的特点,通过课程整合、资源共享,广泛普及机器人的基础知识;体验篇,利用快乐活动日,体验机器人的结构搭建,了解相关动力机械原理;提高篇,通过社团活动开展系统的机器人创意设计课程,进而拔优提高。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各年级各层面的学生都有收获和发展,在机器人项目方面实现教育的公平化,营造“机器人校园”文化氛围,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