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拳头产品,市场条件下的报纸也需要拳头产品。报纸的拳头产品就是高扬改革建设主旋律的重点报道。《湖北日报》社在省内16个地、市、州(林区)和上海、深圳、海南设立了19个记者站。由于记者分散作战,重大典型报道不多。而零碎、分散的应景报道,反映表象的工作报道,往往就事论事,内涵表浅,模式化,读者不爱看。记者部作为一个业务管理部门,需要的不仅是说教和上传下达,领导者要身先士卒,干出样子,用示范行动引导记者行为,进而提高整体素质。部主任当“首席记者”,并不是个新话题。但是,近年来,新闻单位的一些业务骨干,走上领导岗位后,大多“封笔”了。有人戏称:“提拔了一个部主任,减少了一个好记者”。我们认为,记者部主任带头采写重点稿件,是高扬主旋律的需要,是发挥集体优势,办好报纸的需要。
简介: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因台海政治问题引发的“帝吧出征”,是一场集体的互动仪式表演。文章认为,集体行动的直接自我身份意识主要是帝吧吧民,但在集体行动过程中则转换为国族身份意识,继而被从90后群体与爱国青年两个方面进行社会身份建构。在集体行动的动力机制方面,网络空间聚集与群体兴奋、群体团结的生产、行动参与者的道德想像和情感能量交换等是集体行动产生的主要动因。而在集体行动过程中,其话语主要包括征伐、教训、交流三种相互交织的模式,并呈现矛盾性表述。文章认为,网络空间与现实中的身体聚集在互动仪式中具有同样的过程特征,国家的神圣物建构与现实主流政治观念具有同构性,而在这样的集体行动中,群体团结的仪式性大于国族想象的观念内容,它在宏观社会学层面提出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简介:本文分析2009年对上海市城市居民所展开的问卷调查数据(n=2,910),比较网民和非网民之间的(1)人口和社会地位特征,(2)媒介使用频率和时间,以及(3)对媒体表现的评价。这项研究涉及"数码沟"、媒体间的竞争或补充关系、媒体评价等理论问题,并从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这个角度探讨这些问题。结果显示,网民比非网民拥有更多的经济和教育资源,也更年轻;网民与非网民收看电视时间相当,但网民比非网民使用其它传统媒体的频率和时间都高于非网民;网民与非网民对媒体的评价都倾向正面,但网民对网络的评价比非网民更高;网民对网络论坛或博客在体现民众利益和表达民众心声这两方面的评价高于他们对传统媒体在相同方面的评价。这些结果说明,一方面,网络媒体资源的分布体现了社会经济不平等的结构性特征;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普及也丰富了人们的媒介储备(mediarepertoire),并通过人们的使用经验而影响他们在评价媒体时所考虑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