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憎恨罪犯、同情受害者是人之常情,如果受害者和亲属被外界唾骂,通常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违背伦理和道德:但是如果受害者仅仅因为维护自身权利而被误解,人们尤其是传媒从业者就需要反思了。
简介:<正>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开行的西安至延安动车组列车,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助推器,受到了陕北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7月1日下午,一列银白色"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从陕北延安开出,以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驶向西安。从此,革命圣地延安"坐"上了时代快车。此刻,茂腾腾的陕北后生头戴白羊肚手巾,劲舞着安塞腰鼓。枣园村民间艺人唱起了信天游,"崖畔畔开花崖上红,心窝窝连着天安门。共产党成立91周年,动车组开到咱延
简介:<正>《东南日报》是一份较有影响的国民党报纸。它历时15年(1934—1949),曾经迁地三省市(浙江省、福建省、上海市)。主办者为胡健中。当年新闻界有人将他与天津《大公报》的胡政之相提并论,称为“南北二胡”。胡名震欧,字健中(1902年—),原籍安徽和县,寄籍浙江杭州。毕业于复旦大学、工诗词、娴外语,尝以“蘅子”为笔名。他曾在嘉兴任中学教师,1928年应复旦大学同学许绍棣之邀,任《杭州民国日报》总编辑,从而进入报界。由于他能编能写,善经营,所以前人说他“笔杆子既硬,算盘也精”。
简介:胡乔木热心关注新闻界商恺1958年的夏天,一个突然的“通知”,将我和姚力文同志从人民日报记者部一同调到了胡乔木同志办公室。记得是这年的6月1日,也就是《红旗》杂志创刊的那一天,我跨进中南海内一个挂有“颐园”匾额的幽静小院,这便是胡乔木同志办公和休息的...
简介:胡乔木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早期的主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领导人,再加上他多年办党报的经历和写评论、社论的经验,使他积累了丰富的专业修养和理论功底。对社论、评论这种政论性较强的新闻文体写作来说.胡乔木既是这方面的高手、专门家,同时在理论上又有自己独到的精辟见解。
简介:<正>10月31日,包西铁路内蒙古段建成通车。作为我国铁路网"包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西铁路北起京兰铁路通道包头枢纽,飞跨黄河,南抵西安,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重载通道。
简介:从生化博士变身为脱口秀演员,黄西说有一句话时刻在鞭策自己:人要像鸭子一样,表面上很平静,但是脚在水底下要拼命划水。
简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此时中国成为战胜国。1919年初,重新瓜分世界的“巴黎和会”召开,国人目力集中于此,希望中国能在世界政治外交中一扫过去受人欺辱的历史。收回战前被德国侵占的山东。在这政要无数、记者云集,更关系到中国前途的会议中,中国却只派出了一名职业记者,
简介:
简介:在媒介化时代,突发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谣言治理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事实表明,基层政府陷入“越辟谣,谣言越甚嚣尘上”的怪圈。一些学者和时评家将此现象归因为政府陷入了“塔西佗陷阱”。然而,通过对“塔西佗陷阱”进行溯源,本文认为无论对于此理论的所指内容还是这个理论产生的具体背景,它在适用性上存疑。同时本文认为基层政府陷入谣言治理怪圈的深层原因包括现实环境的变化、网民群体的特点和政府辟谣方式的不成熟、政府治理模式的变化等。
简介:胡政之对《大公报》的改革,使1916年10月到1920年8月成为《大公报》王郅隆时期最兴旺的几年。
简介:"工匠精神"是一种努力将99%提高到99.99%的极致精神。哪怕再小的细节,也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只为打造极致的产品和体验。制造强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工业4.0"时代,我们只有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才会有制造强国的到来。
简介:在关公逝世1790年后的今天,长篇文化散文《不朽关公》隆重推出,运城籍著名作家王西兰为关公庄严正名、重新立传,关公故里兴起了一股重新解读和认识关公的读书热潮,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简介: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表决通过,任命胡泽君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免去张耕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免去徐公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员职务,任命陈雷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员。
简介:1918年,蔡元培为中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作序时写到:“余惟新闻者,史之流裔耳”,“新闻之内容,无异于史也”(1),点明了新闻和历史的关系。梁启超曾说报馆是“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子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食粮也”(2),其中“将来之灯也,现在之食粮也”,指的就是新闻与历史的演变关系。
简介:在中国传媒大学2016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时任副校长的胡正荣代表校方致欢迎词,其中这两句在网络上传播甚广:“来到北京,不一定非得采用‘北京瘫’的姿势,而应当勤奋学习、努力实践,要用阳光的心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态度去拥抱未来。”“西方的成功人士常给年轻人一个忠告:‘Aimhigh’。我把它翻译成:‘要有青云之志’。什么是青云之志?
简介:新闻,一片辽阔的生活原野.新闻,与时俱进,与时剧变,是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原野.新疆社记者胡维斌在这片原野里辛勤耕耘,奋斗不懈12个春秋.
简介:2009年6月27日上午,中国新闻史学会、香港大公报和天津人民出版社三方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承办的“纪念胡政之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回忆胡政之》首发式”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611会议室隆重举行。
简介:新华社广州12月23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最近在广东城乡调查研究对强调指出,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深入基层,研究四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并参与实际工作,还要努力掌握自然科学和数学的新成果,研究国际形势的新特点,以便为社会主义经济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而努力.胡乔木热情赞扬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几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他希望特区的干部、群众继续努力,把特区办得更好.在深圳渔民村,胡乔木详细询问了这里的经济发展过程和党组织的情况,希望村党支部能吸收优秀青年入党.在珠海,胡乔木同
“被害人谅解”的传媒呈现与偏向——以孙伟铭案与胡斌案的报道为例
魅力西延
胡健中与《东南日报》
胡乔木热心关注新闻界
胡乔木对政论文写作的贡献
包西铁路内蒙古段建成通车
黄西:喜剧是一面镜子
胡政之对“巴黎和会”报道的特点
西马曲村:两个文明劈新天
突发事件中“塔西佗陷阱”适用性探究
胡政之对王郅隆时期《大公报》的改革
胡双钱:35年加工数十万个零件
为关公庄严正名——评王西兰长篇文化散文《不朽关公》
胡泽君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重视和发扬“史家办报”优良传统——邓广铭的治史“四把钥匙”和新闻“五个W”之关系
“是玫瑰,她总是要开花的”──记某疗养院自学成才标兵胡冰冰
“媒体人,社会进程中的信息力量”——专访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
春华秋实苦中来——记新疆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获得者胡维斌
纪念胡政之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召开
胡乔木在广东城乡调查研究时强调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基层研究实际问题参与实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