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突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的竞争日益尖锐。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国家垄断进而走向国际跨国垄断。这就使得经济落后国家的广大群众不仅受本国资产阶级压迫,而且受到发达国家剥削阶级的压迫,处在了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最底层。特别是当经济发达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时总是将这些危机转向经济落后国家,致使这些国家的人民所受灾难极其严重。同时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人对自然的控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人口激增、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军备竞赛的加剧,人文精神的失落等等。正是这些事实对“人类中心主义”、“工具理性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正是这种现实的土壤滋长了人们对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的怀疑、厌倦和否定的情绪。于是产生了“后现代主义”思潮(Postmodemism),并在20世纪70年代影响开来,其代表人物有贝·德里达、利奥塔、福柯、迦达默尔、罗蒂等。后现代主义在价值取向上主要表现为:反对理性、放逐理想、消解责任、崇尚和谐、标新立异。
简介:本文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并通过研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诺尔·纽曼青年时代在纳粹党的生活经历对于她后来的理论影响很大。第二,环境要素。现代社会环境及生活方式和过去的社会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不能简单预测个人意见表达的变化,特别是过去个人社会活动范围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互联网的出现使交流范围扩大至全世界。第三,跨文化方面的问题。诺尔·纽曼忽视了文化、地区的差异对于个人沉默效果的影响。第四,诺尔·纽曼忽视了社会事件的类型、性质及人的个体性差异对意见表达的影响,只是将人们的意见表达行为简单地划分为意见表达和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