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媒介恐慌论和媒介恐怖论源于世界恐怖主义日益膨胀的威胁和媒介世界浓厚的暴力氛困。媒介恐慌论作为一种研究恐怖报道与恐慌心理关系的媒介理论,虽然可以在中国文字诞生时发现它的起源,在魔弹效果论中看到它的发展,但却是随着“9·11”事件的暴发才成为真正的学术话题的。媒介渴望发生大新闻的心理和对突发事件的大规模报道,极易引发社会恐慌,形成“恐慌文化”和非理性的直觉式的反应。鉴于恐怖主义和媒介之间经常具有一种相互提供养分的倾向,恐怖主义已演变为一种弱者反抗强者的非对称的对抗性手段,一种象征性的发言权和传播方式。媒介要确保不被恐怖组织利用,就必须以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首要考量,坚守社会责任、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自愿遵守面临恐慌或恐怖事件时的报道原则,愿意以相互体认、相互理解的态度与危机处理者合作互动,以向公众提供全面、真实、安全、平衡的信息。
简介:相关数据显示,当下人们使用多个终端成为普遍现象,相关的动机与行为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议题。且由于终端的多功能化促进了媒介技术融合,使传统的'就媒介接触行为本身研究媒介接触效果'的范式不能适应多终端用户的媒介行为和效果的测定。因此,通过访谈归纳可能的多终端使用动机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得到需求满足、便利习惯、他人认可三个多终端使用动机因子,在对多终端使用行为的验证性回归分析中前两个因子的显著正向影响得到验证。证明多终端使用的目标性动机和经验性动机对使用行为共同产生影响。其研究结果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亦可为相关产品设计、广告生产投放等商业领域应用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
简介:敌意媒体认知理论提出受众通常会认为新闻报道是有偏见的,尤其是对于高度卷入某一议题的受众。近年来,转基因食品成为国内热门话题,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具有争议性,存在观点截然对立的意见双方。双方在感知到媒体敌意后,会通过评论信息、发起讨论等多种方式积极表达观点,影响舆论环境,甚至引发激烈的对抗行为。当今,互联网已成为受众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主要渠道。但是,网络表达行为在敌意媒体认知研究领域却鲜有人涉足。本研究试图从敌意媒体视角出发,对受众网络表达行为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敌意媒体认知的外延,为理解受众的网络表达行为提供启示。基于以上,本文选择'转基因食品'作为研究话题,选取对转基因食品持强烈态度的被调查者作为分析样本,对敌意媒体认知、价值相关性卷入、结果相关性卷入、网络表达行为、感知意见环境、感知到达度进行测量。研究发现:网络环境下,到达度对敌意媒体认知的影响依然普遍存在;敌意媒体认知与网络表达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敌意媒体认知是结果相关性卷入影响网络表达意愿的中介变量;意见环境估计与网络表达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简介:健身运动类App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各种锻炼场景中。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为视角,考察此类App的使用对用户跑步意向的可能促进作用。采用问卷调查采集一手经验数据(N=488)并建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健身运动App的应用使得用户对跑步的态度更为积极,强化了其关于跑步的主观规范和跑步自我效能感,三者会进一步增强跑步意向。同时,关于跑步的主观规范也对跑步态度产生积极影响。另外,用户已有的跑步经验会通过自我效能感而对跑步意向产生积极效果。我们进一步讨论本研究的实践价值和局限性,并以跨理论模式、社会支持、动机理论为视角,探讨了未来研究思考与推进的理论方向。
简介:在人人都无法脱离数据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影响不容小觑,它挑战了现代社会的既定秩序,也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大数据给予未来世界无穷可能性,人们在欢呼大数据的美好前景时,也应该警惕新技术的威胁,理性看待大数据的影响。在大众传播领域,面对大数据技术,人是盲目和被动的,他的思想和行为会被诱导,会不经意间泄露自己的隐私,甚至侵犯他人的隐私。大数据技术把一切纳入算法中,大数据并不是完备的,算法也并不总是客观公正的,人们应该知道算法是否具有价值偏向、算法是谁的工具、它是为谁服务的。因此,人们需要了解大数据对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活动的影响,了解算法渗透的意识形态性,警惕被数据和算法控制。说到底,数据既是社会商品,又是裹挟政治、经济、文化、资本等复杂权力关系的信息载体,它既关系到个体的虚拟身份认同,又关系到数据伦理的建构。
简介:本文以媒介依赖理论为参照,采用随机抽样电话调查方法,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市民众的定量研究,发现他们的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呈现出如下变化、特征和趋势: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正在从传统媒介转向新兴媒介;除电视外,受众的媒介依赖与媒介信任之间,出现一种过渡阶段的反差现象:对新兴媒介相对依赖而不太信任,对传统媒介相对信任而不太依赖;受众对新闻的需求越大,则越依赖新兴媒介;受众越依赖新兴媒介,则越信任新兴媒介;作为新兴媒介的网络和手机,已取代传统媒介中的报纸、广播、杂志,与电视一道,构成了当代受众接受新闻的三大渠道;受众对手机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新兴媒介的依赖度与年龄、教育程度相关,但与性别、收入无关,即:越是年轻、高学历的受众,越依赖新兴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