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大鼠皮肤损伤模型,并探究损伤对大鼠皮肤choke血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1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应用100 ℃沸水对位于大鼠背部的三血管体穿支皮肤按实验分组接受10、15或20 s烫伤,每组38只。烫后应用激光散斑灌注成像技术监测皮肤血液灌注变化,采用明胶-氧化铅灌注观察皮肤血管网的密度变化,通过组织学验证各组的损伤深度并观察其对皮肤choke血管的影响和血管再生情况。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学染色验证了100 ℃沸水接触皮肤10、15、20 s分别对大鼠背部皮肤造成了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的损伤。激光散斑灌注成像显示,在烫后第7天,损伤10 s组的血流灌注量恢复至烫前水平[皮肤血流散斑流速指数(SFI):143.25±30.40 vs. 140.28±26.35,P=0.828],损伤15 s组SFI较烫前略有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20±10.30 vs. 119.31±9.66, P=0.072),而损伤20 s组SFI较烫前明显减低(67.49±19.93 vs. 136.37±18.96, P=0.001)。明胶-氧化铅灌注显示,在烫后第14天,损伤10 s组血管密度恢复至烫前;损伤15 s组血管密度略高于烫前水平;损伤20 s组血管密度明显低于烫前水平。组织学染色显示,在烫后第7天,损伤10 s组微血管密度[(29.16±2.38) 条/mm2 vs. (27.74±3.66) 条/mm2, P=0.696]和管径[(35.61±2.49) μm vs. (41.74±3.31) μm, P=0.938]较烫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损伤15 s组微血管密度高于烫前[(36.68±4.65) 条/mm2 vs. (27.74±3.66) 条/mm2, P=0.027],而管径较烫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88±4.97) μm vs. (41.74±3.31) μm, P=0.058];损伤20 s组与烫前相比微血管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80±2.27) 条/mm2 vs. (27.74±3.66) 条/mm2, P=0.407],管径小于烫前[(37.57±5.33) μm vs. (41.74±3.31) μm, P=0.001]。结论浅Ⅱ度损伤对choke血管无明显影响;深Ⅱ度损伤刺激choke血管新生,三血管体穿支皮肤的血液灌注可恢复至近似正常水平;Ⅲ度损伤严重损伤choke血管,三血管体穿支皮肤血液灌注无法恢复。

  • 标签: 瘢痕 热损伤 choke血管 三血管体穿支皮瓣 皮肤血液灌注 瘢痕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干环境射病大鼠肾脏损伤的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PF级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在SPF级环境适应性饲养1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常温对照组、干对照组、姜黄素低浓度处理组(50 mg/kg)、姜黄素中浓度处理组(100 mg/kg)、姜黄素高浓度处理组(200 mg/kg),每组10只。常温及干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组大鼠给予不同浓度姜黄素溶液灌胃,连续7 d。第8天除常温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转移到模拟干环境实验舱中。入舱实验的第150 min达到射病状态,麻醉处死大鼠后留取尿液、肾组织进行分析,肾损伤分子-1(KIM-1)试剂盒检测尿液KIM-1水平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进行肾损伤病理学评分,细胞凋亡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结果常温对照组尿液KIM-1水平、肾损伤病理学评分、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0.36±5.54)ng/L]、[(35.50±9.52)分]、[(0.55±0.04)%];干对照组大鼠各指标分别为[(1 060.57±75.50)ng/L]、[(710.67±74.60)分]、[(5.53±0.48)%];姜黄素低浓度处理组各指标分别为[(945.73±48.07)ng/L]、[(701.67±64.84)分]、[(5.10±0.37)%];姜黄素中浓度处理组各指标分别为[(639.17±44.71)ng/L]、[(365.00±34.06)分]、[(2.05±0.35)%];姜黄素高浓度处理组各指标分别为[(592.67±34.29)ng/L]、[(289.00±35.08)分]、[(1.33±0.20)%]。各项指标水平在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70,203.16,289.81;均P<0.01),干对照组KIM-1水平和肾损伤病理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温对照组(t=31.04,21.99;均P<0.01)。肾损伤病理学评分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在姜黄素低浓度组和干对照组之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1.74;均P>0.05),姜黄素中浓度处理组(t=10.33,14.43)、高浓度处理组(t=12.53,19.82)与干对照组之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环境射病大鼠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阻断肾细胞凋亡通路发挥对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姜黄素 干热环境 热射病 肾损伤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吴茱萸奄包熨法联合耳穴压豆对肾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州市白云第二人民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122例肾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研究组采用解痉药品加吴茱萸奄包熨法联合耳穴压豆,对照组采用解痉药品加吴茱萸奄包熨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疼痛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下降,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疼痛开始缓解时间、肾绞痛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奄包熨法联合耳穴压豆应用于肾绞痛患者护理中疗效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少肾绞痛发作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绞痛 吴茱萸热奄包 热熨法 耳穴压豆 疼痛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环境增加高温作业人员发生热损伤的风险,充分认识环境对高温作业人员机体的影响和危害,对提高高温作业人员防暑意识、减少作业时的职业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从环境的定义、环境对人体主要功能系统影响的机制、应激的影响因素及防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高温作业人员对致疾病的认识及防护提供参考。

  • 标签: 极热 中暑 热应激障碍 热致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工业居民砷暴露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保障工业居民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于2017年,在兰州市西固区采集大气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样本,检测砷含量,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模型评估工业环境砷暴露健康风险;抽取常住居民(包括成人、儿童青少年)进行尿砷和血砷含量检测,分析砷的内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和砷与内、外暴露各因素的关系。砷含量均以几何均数表示。结果共采集84份大气PM2.5样本,砷含量为7.53 ng/m3;共采集108份饮用水样本,砷含量为0.002 2 mg/L;共采集40份土壤样本,砷含量为0.14 mg/kg。工业环境中砷的总非致癌风险商为0.39,低于非致癌风险商可接受水平(1.00);总致癌风险为6.59 × 10-5,其中以饮用水经口摄入途径贡献最大,呼吸吸入途径次之,分别占总致癌风险的78.60%[(5.18 × 10-5)/(6.59 × 10-5)]和20.79%[(1.37 × 10-5)/(6.59 × 10-5)]。共抽取常住居民135人,采集血样135份,血砷含量为0.92 μg/L,其中成人血砷含量(1.05 μg/L)高于儿童青少年(0.75 μg/L,U = - 3.594,P < 0.05);采集尿样135份,尿砷含量为14.17 μg/L;尿砷与血砷水平呈正相关(r = 0.357,P < 0.05)。血砷水平与总致癌风险,经呼吸、口和皮肤暴露的致癌风险均呈正相关(r = 0.252、0.244、0.255、0.255,P均< 0.05)。结论工业环境中的砷元素对居民健康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应限制居民饮用水经口途径和呼吸途径的砷摄入。

  • 标签: 砷中毒 健康风险评价 内暴露 相关性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rchipk3在射病神经损伤中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初步分析circhipk3对射病神经损伤中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随机数字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及射病0.8 h组 (HS 0.8 ),射病8 h组(HS 8),射病24 h组(HS 24)。通过建立小鼠射病(HS)模型,取得损伤脑组织,分离小胶质细胞并提取RNA。定量PCR法检测小胶质细胞中M1和M2标志分子,评估小胶质细胞极化方向及类型。检测circhipk3在射病神经损伤中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通过干预circhipk3在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阐明circhipk3对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HS 8组在CD45、CD11-b表达较正常组明显上升[(4.41±0.18)vs.(1±0.15),P=0.000]、[(3.47±0.19)vs.(1±0.15),P=0.000],而HS 24组的CD45、CD11-b较HS 8组明显下降[(1.34±0.15)vs.(4.41±0.18),P=0.000]、[(1.38±0.21)vs.(3.47±0.19),P=0.001]。同时HS 8组在CD206、FIZZ、Arg1表达较对照组开始上升[(1.59±0.16)vs.(1±0.12),P=0.014]、[(1.62±0.15)vs.(1±0.15),P=0.002]、[(2.23±0.28)vs.(1±0.19),P=0.004],而HS 24组的CD206、FIZZ、Arg1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67±0.20) vs.(1±0.12),P=0.002]、[(2.19±0.15)vs.(1±0.15),P=0.000]、[(3.04±0.18)vs.(1±0.19),P=0.001];circhipk3 mimicis显著增高Arg1表达[(7.26±0.06)vs.(3.86±0.06),P=0.000];同时circhipk3 inhibitor促进CD45及HO-1表达[(2.96±0.03)vs.(1.63±0.09),P=0.000]、[(2.52±0.10)vs.(1.30±0.02),P=0.000]。结论射病早期神经损伤中小胶质细胞以M1型为主,HO-1可能是小胶质细胞M1型标记物之一,circhipk3在小胶质细胞中高表达主要促进其向M2型转化。

  • 标签: 热射病 动物模型 神经损伤 小胶质细胞 极化 标记分子 环状RNA Circhipk3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咽癌调强放疗(IMRT)中颈部Ⅱ及口腔靶优化对治疗效果、涎腺功能、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肿瘤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口咽鳞状细胞癌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放疗组(对照组)25例及口腔、颈部靶优化组(观察组)25例。两组均采用IMRT同步铂类药物化疗,对照组行双侧颈部Ⅱ~Ⅳ淋巴引流照射(颈部淋巴结阳性侧包括ⅠB),双侧颈部Ⅱ给予肿瘤剂量60 Gy照射(阳性淋巴结予推量照射);观察组进行靶优化,其中健侧颈部(无阳性淋巴结侧)ⅡB给予肿瘤剂量50 Gy照射;观察组口腔结构勾画为危及器官并限制平均照射剂量(Dmean)<32 Gy。比较两组患者腮腺受照射剂量、急性口腔黏膜反应情况、远期(放疗结束6个月以后)口干反应情况、客观缓解率(ORR)、局部复发率(LRR)、3年总生存(OS)率差异。结果对照组健侧腮腺Dmean为(29±4)Gy,接受34 Gy照射体积占比(V34)为(48±5)%;观察组健侧腮腺Dmean为(23±3)Gy,V34为(4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4、4.98,均P<0.05)。对照组口腔Dmean为(35±6)Gy,接受30 Gy照射体积占比(V30)为(36±5)%;观察组口腔Dmean为(29±4)Gy,V30为(28±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1、5.98,均P<0.05)。对照组≥Ⅱ级急性口腔黏膜不良反应和口腔黏膜反应持续时间≥2周发生率分别为64%(16/25)和76%(19/25),观察组分别为36%(9/25)和40%(10/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2、6.65,P值分别为0.048、0.009)。≥Ⅱ级远期口干反应对照组为72%(18/25),观察组为44%(1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44)。对照组ORR、LRR、3年OS率为分别为80%、28%、48%,观察组分别为76%、24%、44%,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P=0.849)。结论口咽癌IMRT中口腔及颈部Ⅱ优化能改善涎腺功能,进而减轻患者口干反应及口腔黏膜反应,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同时不影响肿瘤治疗效果。

  • 标签: 口咽肿瘤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涎腺功能 辐射损伤 靶区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靶螺旋断层治疗(HT)中不同图像引导范围对各独立靶放疗精确度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28例双靶单计划HT患者根据靶区分布情况分为头胸组(15例),胸盆组(13例)。所有患者按整体、头侧靶、脚侧靶不同范围进行图像配准,分析各种配准范围下PTVCT对CTVMVCT的体积覆盖率、CTVCT和CTVMVCT的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结果头胸组和胸盆组结果近似。整体配准时两靶的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只配准某个靶时,该靶体积相似性指数和几何中心偏差都明显优于未配准靶(P<0.05);对于单个靶而言,单独配准该靶时所得覆盖率、体积相似性指数及几何中心偏差最优,整体配准时次之,另一侧靶配准时最差(P<0.05)。结论单独配准某个靶可能会降低另外靶的放疗精度,双靶单计划放疗时图像引导范围应包含所有靶或者分开配准。

  • 标签: 螺旋断层治疗 多发转移瘤 图像配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时间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功能的影响及与肾脏损伤分子1(KIM-1)的关系。方法选取雄性C57BL/6小鼠36只,异氟烷吸入麻醉下阻断双侧肾蒂血管,建立双侧肾脏IRI模型。根据肾缺血时间将小鼠分为四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阻断28 min组(28 Min组)、30 min组(30 Min组)和32 min组(32 Min组)。术后动态监测各组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的变化。术后48 h取肾脏组织行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近端肾小管细胞(PTCs)中KIM-1的表达。术后6周取肾脏组织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肾纤维化程度。结果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出现术后Scr及BUN升高,Scr和BUN的达峰时间为24 h,随后缓慢下降,至术后2周达稳定水平。IRI急性期评估提示,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术后48 h PTCs表达KIM-1明显上调,且KIM-1的表达量与肾损伤程度及缺血时间成正比。慢性期评估表明,Sham组和28 Min组术后6周无明显肾纤维化,而30 Min组和32 Min组出现明显肾脏纤维化,且纤维化程度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术后6周观察期内,Sham组、28 Min组和30 Min组均无小鼠死亡,而32 Min组有50%小鼠死亡。结论小鼠肾脏IRI的损伤程度随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IRI导致的轻微肾损伤是可逆的,急性期后肾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而严重的肾损伤会明显增加小鼠病死率,且会长期影响肾功能。KIM-1可用于监测IRI引起的肾损伤,并评价肾脏损伤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再灌注损伤 模型,动物 小鼠 热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缺血时间(WIT)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344例接受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40例,女104例;中位年龄57(23~89)岁;中位体质指数25.6(16.7~36.0)kg/m2;213例伴高血压病,66例伴糖尿病;92例有吸烟史。术前肌酐中位值73(32~170)μmol/L;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位值95(33~142)ml/(min·1.73m2)。肿瘤最大径中位值2.5(7~9)cm。344例均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肾动脉阻断方式均为缺血。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评估WIT与术后eGFR变化百分比[(术后eGFR-术前eGFR)/术前eGFR×100%]的相关性。根据术中WIT将患者分为WIT<20 min组、20 min≤WIT<30 min组和WIT≥30 min组,比较3组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协方差分析法对术前eGFR和肿瘤直径进行校正。结果3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29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2例,嫌色细胞癌11例,其他病理类型12例;病理分期T1a期318例,T1b期18例,≥T2a期8例。344例中WIT<20min组119例,20min≤WIT<30min组146例,WIT≥30min组79例,3组肿瘤最大径[2.1(0.7~5.0)cm与2.8(0.8~6.0)cm与3.0(0.9~9.0)cm]及术后6~12个月eGFR变化百分比[-3.3%(-29.3~43.8)%与-8.5%(-65.0~75.9)%与-9.3%(-42.5~2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WIT增加,术后eGFR变化百分比逐渐下降,在30min后曲线逐渐趋于平稳(R2=0.044,P=0.015)。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术前eGFR基线和肿瘤最大径进行校正后,WIT<20 min组术后eGFR显著高于20 min≤WIT<30 min组(P=0.009)和WIT≥30 min组(P=0.017)。20 min≤WIT<30 min组与WIT≥30 min组术后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结论肾部分切除术中,WIT< 20min的患者术后eGFR水平高于WIT≥20min患者。而当WIT超过20min后,缺血时间的延长不会造成肾功能的进一步下降。

  • 标签: 肾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热缺血时间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大鼠供肝常温机械灌注(NMP)模型,比较不同门静脉灌注压力对缺血大鼠肝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经心脏停搏30 min、冷保存8 h的大鼠肝脏,使用肝动脉供氧、常温双通道灌注肝脏体系后,比较门静脉常压(M1组,n=6)和低压(M2组,n=6)灌注对肝灌注液流量和肝酶学指标的影响,并使用HE染色和Suzuki标准评定肝脏病理损伤,免疫组化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的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和CD68表达,检测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脏停搏30 min、冷保存8 h的大鼠作为静态低温保存组(CS组,n=6)。结果保持门静脉灌注压力恒定的大鼠肝脏常温机械灌注模型建立后,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门静脉灌注流量呈增高趋势,NMP 60~120 min时灌注流量较0~20 min均增高(P<0.05)。与CS组比较,M1组肝淤血、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减轻,Suzuki评分减少(P<0.05)。与M1组比较,M2组的灌注液的肝酶学指标下降(P<0.05),镜下观察M2组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肝窦扩张减轻,Suzuki评分减少(P<0.05);肝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P<0.05);肝组织CD68和MPO表达、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大鼠常温双通道机械灌注模型,有效模拟肝灌注的生理状态;门静脉低压灌注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更有利于缺血大鼠供肝损伤的修复。

  • 标签: 肝移植 常温机械灌注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前牙种植义齿的穿龈轮廓对最终的美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前牙种植义齿穿龈轮廓设计进行评述,分析影响种植义齿穿龈轮廓的因素:种植体颈部设计(平齐对接设计、平台转移设计、软组织水平种植体)、种植体植入位置及角度(种植体植入深度、颊舌向位置、近远中位置、颊舌向角度)、修复基台类型及种植体颈部周围软组织的质量等。结合现有文献和笔者的临床实践与思考,为关键和次关键的穿龈轮廓设计分类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牙种植 义齿设计 美学,牙科 穿龈轮廓 基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密云疾控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求询者的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20年密云疾控中心VCT门诊求询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20年密云疾控中心VCT门诊共接受咨询1 088人,男女比例为1.15:1;求询者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所占比为72.9%;未婚者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询者比例较高,分别为45.8%、46.2%;求询原因主要以商业异性性行为(43.1%)和MSM性行为(23.4%)为主;HIV-1抗体阳性检出人群中,男性、离异或丧偶、大专及以上学历、MSM性行为以及梅毒阳性者是HIV感染的相关因素,同时MSM性行为也是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HIV-1抗体阳性检出76份,阳性率为6.98%。76份HIV-1抗体阳性样本WB带型59份出现8条带以上,单条带反应率p66和gp160无缺失,条带p55缺失率最高。结论VCT门诊是发现HIV感染者的重要途径,应在HIV高风险人群,特别是高学历男性,离异或丧偶人群要重点关注,尤其是MSM性行为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扩大宣传教育及合理化干预,不断加强体系建设,优化VCT服务策略,提高防范意识。

  • 标签: 艾滋病 自愿咨询检测 MSM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成年人流感早期就诊的影响因素,为流感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调查对象早期就诊行为的差异,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早期就诊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共调查平谷成年流感病例80人。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与≥60岁相比,18~59岁流感病例早期就诊OR(95%CI)值为0.52(0.38~0.71);居住城区相比农村早期就诊OR(95%CI)值为0.70(0.52~0.94);文化程度高中以上比高中以下早期就诊OR(95%CI)值为1.76(1.32~2.34);最高体温≥38.5 ℃比体温<38.5 ℃早期就诊OR(95%CI)值为0.20(0.16~0.27);医疗费用承担方式自费比医保报销早期就诊OR(95%CI)值为2.37(1.65~3.39)。结论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就诊前最高体温、医保方式是影响成年流感病例是否早期就诊的因素,针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付费方式等方面制定有效措施。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成年人 早期就诊
  • 简介:摘要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高击穿电压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DCBL-HEMT),它具有通过在栅极和漏极之间的钝化层中加入两个负电荷形成的双电荷势垒层结构。负电荷的引入可以氟等离子体处理实现。相较于普通钝化层结构和场板结构的晶体管,具有双电荷阻挡层结构的晶体管沟道中的电子被势垒层中的负电荷耗尽。栅边缘的电场集中得到改善,沟道层出现两个新的的峰值电场,使电场分布更加均匀。双电荷势垒层结构可以调节沟道层中的电场分布,有效地提高器件的击穿电压。通过sentaurus仿真软件对器件的结构和双电荷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了284V的击穿电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摆位误差对靶体积和关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且接受放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均接受同步整合加量IMRT;设定肿瘤总体积、临床靶体积、低风险淋巴结区域分别为70.0、59.4及54.0 Gy,总计33次分割;前、后、上、下、左、右同中心移动3、5及10 mm用以模拟摆位误差;评估平均剂量、最大剂量、计划靶体积(PTV)接受量>110%与<93%处方剂量;对于两侧腮腺,评价平均剂量与>50%腮腺的剂量;分析最大剂量及2cc脊髓接受剂量。结果与无位移相比,肿瘤总体积(GTV-70.0 Gy)在3 mm等中心位移的平均剂量最大百分比变化偏小2.2%,5 mm和10 mm等中心位移平均剂量的最大百分比变化分别为6.4%和16.0%;不同位移的临床靶体积(CTV)与计划靶体积(PTV)剂量体积分析显示,CTV-54.0 Gy的体积为(112.06 ± 55.92)cc(50.6~243.8 cc),相对于无位移,接受处方剂量(V54%)3、5和10 mm等中心位移最大百分比变化分比为1.5%、6.8%和23.8%。沿后侧及外侧摆位误差3 mm可显著影响脊髓的剂量;摆位误差沿外侧与前侧方向可显著影响两侧腮腺的剂量,朝患者右侧位移10 mm产生的最大剂量为(46.28 ± 5.10)Gy,同样条件下左侧位移产生的最大剂量为(46.38 ± 5.35)Gy。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对于摆位误差应常规定时确认同中心位置,以实现较为理想的靶体积剂量,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摆位误差 靶体积
  • 简介:摘要本研究构建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模型评估小儿输尿管镜使用不同规格钬激光光纤对工作区域温度的影响。WOLF F4.5/6.5小儿输尿管镜灌注压为100 mmHg(1 mmHg=0.133 kPa),分别置入不同规格钬激光光纤,采用不同功率和不同工作时长,结果表明工作区域温度与光纤直径、碎石功率和激光激发时间相关:小儿输尿管镜使用550 μm光纤、工作时间>3 s,或365 μm光纤、工作时间>6 s,局部区域温度都能>42℃,可能会对局部输尿管造成损伤,导致狭窄。

  • 标签: 输尿管镜 儿童 钬激光 镜纤比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