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阶梯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吕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行控制阶梯减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迟发性血肿比率为5.66%(3/53),急性脑膨出比率为3.77%(2/53),脑梗死比率为1.89%(1/53),低于对照组相应值(20.75%、18.87%、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Ⅴ级、Ⅳ级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控制阶梯减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减压 控制性 阶梯式
  • 简介:摘要当前肝癌的五年总生存率居我国十七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倒数第二。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进行加重的过程。目前的临床研究主要是针对中间阶段,即医院内阶段的诊疗原理及方法的探索。尤其是针对肝癌发生的癌前阶段和治疗后的康复阶段的研究现在还严重不足。提出阶梯防治的策略旨在强调只有对肝癌患者进行全病程的防治研究,才有可能显著改善我国肝癌的总体疗效。

  • 标签: 癌,肝细胞 癌前病变 预防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减压技术在开颅减压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需要开颅减压手术按照两个类别半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术中行控制减压技术,对照组行常规开颅手术,每一组又分为外伤1和自发性脑出血2两个类别。术后随访6个月,GOS预后评分4~5分预后良好,1~3分预后不良。结果治疗1组与对照1组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00%(28/50)比36.00%(18/50)](P<0.05)。治疗1组(GCS评分3~5分)与对照1组(GCS评分3~5分)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58(6/19)比12.50%(2/16)](P>0.05)。治疗1组(GCS评分6~9分)与对照1组(GCS评分6~9分)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97%(22/31)比47.06%(16/34)](P>0.05)。治疗2组与对照2组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00%(22/50)比40.00%(20/50)](P>0.05)。结论控制减压技术可以降低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减少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可以延长脑死亡、植物生存、重残患者的生存时间;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价值有限。

  • 标签: 颅脑外伤 控制性减压 外科手术 自发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早期下床活动改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入住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而且开展早期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94例。以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其中对照组46例(入院时间为2019年7~12月)开展常规的功能锻炼,试验组48例(入院时间为2020年1~6月)开展阶梯早期下床活动,对两个小组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相关指标、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及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展开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肠内营养期间的腹泻、误吸及呕吐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肠内营养中断的发生率方面,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1,P=0.034);在达到目标喂养量的时间方面,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为(3.57±0.82)d、(3.04±0.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8,P=0.024);在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为4.17%、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6,P=0.534)。结论对重症患者开展阶梯早期下床活动,不但具有现实可行,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能够使其肠内营养的耐受得到切实的提升,更早地将目标喂养量达成,对其健康的恢复颇为有益。

  • 标签: 危重病 早期活动 肠营养 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阶梯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独立、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脊髓独立评定量表第3版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护理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脊髓损伤 阶梯式护理 功能独立性 生活质量
  • 作者: 罗圣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系统医学》2023年第16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对阶梯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以上条件施加阶梯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出血手术病人,在手术后施加阶梯康复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恢复,并且效果相较常规护理更好。

  • 标签: 阶梯式康复护理;脑出血;生命质量;神经功能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缝关颅联合颅内压监测下控制减压在外伤性急性弥漫脑肿胀(PADBS)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7例PADB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中2017年6月前收治的采用颅内压监测下控制减压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7年6月后收治的采用预缝关颅联合颅内压监测下控制减压手术治疗的89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回顾对比分析2组患者间术中开颅时间、脑组织暴露时间、关颅时间、急性脑膨出发生率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开颅时间[(19.2±1.6)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15.4±1.4) min],脑组织暴露时间[(18.5±2.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6.3±2.2) min],关颅时间[(11.2±1.5)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8.3±2.1) min],急性脑膨出发生率(22.5%)明显低于对照组(38.2%),预后良好率(70.8%)明显高于对照组(50.0%),死亡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缝关颅联合颅内压监测下控制减压能够缩短关颅时间及脑组织暴露时间,降低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更有效地改善PADBS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预缝式关颅 控制性减压 急性脑膨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纵横阶梯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的27名护生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的29名护生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纵横阶梯教学模式,完成40周的实习,每轮次(4周)进行理论、技能出科考核。结果试验组护生的阶段性理论出科考核成绩为(91.52 ± 1.75)分、阶段技能出科考核成绩为(90.99 ± 1.44)分、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为(699.34 ± 8.85)分、阶段实习护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评分为(92.58 ± 1.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8.89 ± 2.82)、(88.27 ± 2.04)、(694.26 ± 7.61)、(89.44 ± 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50~-2.30,P<0.05)。结论纵横阶梯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临床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带教科室的实习计划制订起到了良性引导作用,提高了整体护理带教水平。

  • 标签: 纵横阶梯式教学模式 学生,护理
  • 作者: 钟质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湖南省浏阳市集里医院,湖南浏阳410300
  • 简介:目的:观察阶梯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重点分析该护理模式对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及疼痛症状缓解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021.01~2023.01我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分组原则,借助Excel软件获得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其中前者由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组成,后者由接受阶梯康复护理的患者组成。结果: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JOA评分分别为(13.42±4.03)、(18.86±5.56),后者更高(P<0.05)。从自我功能恢复情况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ODI评分分别为(19.86±3.34)、(13.75±2.57),后者更低(P<0.05);从疼痛症状缓解情况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2.09±0.96)、(1.51±0.58),后者更低(P<0.05);从整体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27%、98.18%,后者更高(P<0.05)。结论:阶梯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阶梯式康复护理;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阶梯推送模式在腰椎间盘微创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该院接受微创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管理,试验组接受康复护理阶梯推送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术后1 w、1个月时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复护理阶梯推送模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改善其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功能障碍程度,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康复护理 阶梯化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下控制减压联合预缝关颅在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sTBI患者136例,其中2018年2月及以前收治的患者57例(对照组)术中均采取ICP监测下常规快速血肿清除及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未采取控制减压),2018年3月收治后的患者79例(研究组)术中均采取ICP监测下控制减压联合预缝关颅手术。对2组患者的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脑组织暴露时间、关颅时间、颅骨去骨瓣情况、非计划再次手术及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进行回顾对比分析研究,明确ICP监测下控制减压联合预缝关颅这种手术模式在救治中的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术前瞳孔散大、影像学资料及初始ICP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及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脑组织暴露时间及关颅时间较对照组短,双侧颅骨去骨瓣率较对照组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率较对照组低,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死亡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监测下控制减压联合预缝关颅模式的应用能降低sTBI患者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及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能降低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或双侧颅骨去骨瓣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控制性减压 预缝式关颅 颅内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吞咽障碍食品方案在口腔癌根治术后早期吞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口腔癌根治手术患者104例,应用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采用阶梯吞咽障碍食品方案指导患者饮食,比较两组干预后经口摄食功能评分(FOIS)、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VFSS)检查、吞咽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OIS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VF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吞咽障碍食品方案能改善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吞咽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吞咽障碍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阶梯式吞咽障碍食品方案 口腔癌根治 吞咽障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梯康复训练计划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功能恢复影响情况。方法选取61例接受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和研究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1例进行阶梯康复训练计划护理干预,比对护理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7%比70.00%),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脑梗塞患者阶梯康复训练计划护理可有效提高其肢体功能恢复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老年脑梗塞 肢体功能 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融合箱庭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临床症状、情绪认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三附院收治的ASD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35)。其中对照组患儿均进行结构化教育联合听觉系统训练法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阶梯融合箱庭疗法,两组均干预6个月。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2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ren autism rating scale,CARS)、社交反应量表(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情绪识别工具和儿童生存质量(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PedsQL)评分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干预前ABC、SRS、CARS评分及情绪辨别能力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ABC总分、社交知觉、社交认知、社交沟通、社交动机、孤独症行为、SRS总分、CARS评分均有降低(t研究组=5.182,7.200,6.778,7.302,5.140,36.178,3.955,15.294,9.014,11.063,9.723,45.354,25.827,均P<0.05;t对照组=1.971,2.612,1.665,2.294,2.129,10.809,2.305,5.544,2.650,2.955,2.849,16.485,5.910,均P<0.05),正立、倒置、上半面孔、下半面孔情绪辨别率、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及PedsQL总分均有升高(t研究组=16.723,31.037,10.951,7.234,7.572,7.393,9.036,7.236,6.223,均P<0.05;t对照组=5.458,14.008,4.196,2.653,3.260,3.566,3.298,2.766,3.876,均P<0.05)。研究组患儿干预6个月后感觉、社会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及AB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ABC总分差值高于对照组[ABC总分差值:研究组(21.9±2.8)分,对照组(7.5±2.6)分,t=23.537,P<0.05)];社交知觉、社交认知、社交沟通、社交动机、孤独症行为、S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SRS总分差值高于对照组[SRS总分差值:研究组(18.7±0.7)分,对照组(8.1±0.6)分,t=71.448,P<0.05)];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CAR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CARS评分差值:研究组(7.7±1.1)分,对照组(2.2±0.8)分,t=24.887,P<0.05)];而正立、倒置、上半面孔及下半面孔情绪辨别率、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PedsQL总分及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edsQL总分差值:研究组(8.4±1.2)分,对照组(0.7±0.9)分,t=31.648,P<0.05)]。相关分析显示,ASD患儿ABC总分、SRS总分、CARS评分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及PedsQL总分均呈负相关(rABC总分=-0.387,-0.334,-0.324,-0.289,-0.349, 均P<0.05; rSRS总分=-0.390,-0.343,-0.299,-0.283,-0.378,均P<0.05;rCARS评分=-0.321,-0.298,-0.293,-0.235,-0.319,均P<0.05);正立、倒置、上半面孔及下半面孔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交功能、学校功能及PedsQL总分均正相关(r正立=0.837,0.650,0.669,0.710,0.680,均P<0.05; r倒置=0.688,0.611,0.615,0.602,0.647,均P<0.05;r上半面孔=0.755,0.669,0.638,0.740,0.629,均P<0.05; r下半面孔=0.738,0.724,0.553,0.568,0.560,均P<0.05)。结论阶梯融合箱庭疗法可有效减轻ASD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社交反应能力,并改善患儿的情绪认知功能及生存质量。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阶梯式融合性箱庭疗法 假装游戏训练 临床症状 生存质量 情绪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阶梯减压治疗重型创伤脑损伤(TBI)的临床疗效,以及该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中转铁蛋白(TRF)及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治疗的70例重型TB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阶梯减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动力学水平、GCS评分、TRF、CTRP-3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术前双侧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峰值血流速度(PSV)及动脉搏动指数(P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的PSV、Vm及PI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PSV、Vm及P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GSC评分、TRF及CTR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CS评分、TRF及CTRP-3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增加幅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植物状态生存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及阶梯减压治疗重型TBI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其蛋白质代谢指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阶梯减压 血流动力学 转铁蛋白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急性疼痛管理对减轻烧伤患儿急性疼痛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效果。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96例烧伤患儿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前瞻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疼痛管理组97例(男51例、女46例,年龄1~6岁)和阶梯疼痛管理组96例(男55例、女41例,年龄1~6岁)。常规疼痛管理组患儿入院后采取常规急性疼痛管理方法;阶梯疼痛管理组患儿入院后在常规急性疼痛管理的基础上,采取阶梯急性疼痛管理方案(即中度疼痛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干混悬剂,每次10~15 mg/kg,每4~6小时1次;重度疼痛予吗啡静脉注射,每次0.1~0.2 mg/kg,每4小时1次)。采用舒适行为量表评估2组患儿伤后3 d内(每天1:00、9:00、17:00)的静息疼痛水平,记录阶梯疼痛管理组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采用PTSD修订版量表评估2组患儿伤后1个月内的PTSD发生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Bonferroni校正、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伤后1 d的1:00、9:00、17:00,伤后2 d的1:00、9:00、17:00,伤后3 d的1:00、9:00、17:00,阶梯疼痛管理组患儿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疼痛管理组(t=2.71、3.44、4.05,4.18、4.08、4.19,4.25、3.69、3.71,P<0.05或P<0.01)。2组患儿疼痛评分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阶梯疼痛管理组96例患儿中有84例患儿口服了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干混悬剂,12例患儿静脉注射了吗啡,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阶梯疼痛管理组患儿伤后1个月内PTSD发生率为3.12%(3/96),明显低于常规疼痛管理组的14.43%(14/97),P<0.05。结论阶梯急性疼痛管理可减轻烧伤患儿伤后急性疼痛程度,降低PTSD的发生率。

  • 标签: 烧伤 疼痛 应激障碍,创伤后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合MOTOmed训练的阶梯个体化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2例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MOTOmed训练联合阶梯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平衡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量表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MA量表与BBS评分高于对照组[(77.68±8.54) vs. (63.21±7.23)分,(49.97±5.27) vs. (42.38±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61.18±9.49) vs. (47.86±7.81)分,(78.32±10.54) vs. (63.27±8.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评分及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PBS的身体负担、情感负担、经济负担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11.06±1.93) vs. (15.12±2.61)分,(8.94±1.76) vs.(12.47±1.92)分,(3.64±0.59) vs. (3.72±0.56)分,(23.64±3.66) vs. (31.31±4.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57.73±28.57) vs. (140.26±25.39)分,(164.24±24.48) vs. (143.52±2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MOTOmed训练的阶梯个体化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老年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提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 标签: 脑出血 偏瘫 康复护理 MOTOmed训练 阶梯式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阶梯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理困扰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期间于该院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阶梯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学应对问卷(MCMQ)、依从和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IDAS)评分,记录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和MIDAS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理困扰和应对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治疗依从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阶梯式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理困扰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配合阶梯带教在肾病与内分泌科规培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四川省科学城医院肾病与内分泌科轮转的39名规培生归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另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轮转的42名规培生归为研究组,采取形成性评价配合阶梯带教。对比两组出科考核成绩;比较研究组入科、出科时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评分、平时表现考核成绩及360度评估评分;比较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研究组出科时理论、技能操作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ini-CEX评分、平时表现考核成绩及360度评估评分比较,出科时均高于入科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满意度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肾病与内分泌科规培生的规培带教中采用形成性评价配合阶梯带教,可提高规培生出科考核成绩及其临床综合素养,并可提高教学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形成性评价 阶梯式带教 肾病与内分泌科 规培生 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