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85例行MHD患者的临床治疗,透析期间137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组),148例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收缩压、透析龄、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差异;采用Cox生存曲线分析透析龄(月)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透析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以及血肌酐、血磷、超敏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B=0.42,P=0.03,95%CI为1.06~3.06)、透析龄≥24个月(B=0.85,P=0.01,95%CI为1.23~3.79)、发生动脉粥样硬化(B=0.58,P=0.04,95%CI为1.13~4.02)、高血压(B=0.23,P<0.01,95%CI为1.34~9.25)、糖尿病肾脏疾病(DKD)(B=0.36,P<0.01,95%CI为1.19~8.27)、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B=0.83,P<0.01,95%CI为1.12~3.90)、高血磷(B=0.91,P<0.01,95%CI为1.06~1.54)、甘油三酯水平升高(B=0.50,P<0.01,95%CI为1.08~5.57)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相关因素。Cox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在透析龄≥12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概率增加,透析龄≥24个月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概率快速增加。结论年龄≥50岁、透析龄≥24个月、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DKD、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高血磷、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能是MHD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透析龄越长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越大。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2019—2021年浙江省长兴县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县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精准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长兴县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系统中户籍居民发病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生活行为方式、慢性病史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推断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2019—2021年长兴县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共报告7 201例。其中,急性心血管事件1 025例(14.2%),急性脑血管事件6 176例(85.8%)。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以冬春季为主。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在性别、年龄构成、婚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嗜烟、嗜酒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报告年龄男性低于女性(P<0.05)。急性脑血管事件从发病到确诊时间显著长于急性心血管事件(P=0.034),死亡占比显著低于急性心血管事件(P<0.001)。结论了解长兴县域急性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特点、好发季节和重点人群,为长兴县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压晨峰值变化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血压检测仪记录24 h血压,将血压晨峰值≥35 mmHg(1 mmHg=0.133 kPa)的40例患者设定为晨峰组,将血压晨峰值<35 mmHg的50例患者设定为非晨峰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血压参数、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进行1年随访,分析血压晨峰值变化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晨峰组血压晨峰值、清晨平均动脉压(MAP)、24 h收缩压均高于非晨峰组(P均<0.05),两组清晨脉压差(PP)、24 h PP、24 h MAP、24 h舒张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晨峰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5.00%(10/40)]、心律失常[22.50%(9/40)]、缺血性脑血管病[20.00%(8/40)]及出血性脑血管病[20.00%(8/40)]发生率均高于非晨峰组[8.00%(4/50)、6.00%(3/50)、4.00%(2/50)、4.00%(2/50)],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晨峰值组血压晨峰值与心脑血管事件呈正相关(P<0.05),非晨峰值组血压晨峰值与心脑血管事件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晨峰值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对其进行监测,控制血压晨峰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和低踝臂指数(ABI)联合作用对老年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0至2011年度完成颈动脉超声和ABI检测的开滦研究老年队列中的人群。按照有无颈动脉斑块及有无ABI降低将入选者分为3组,即无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有颈动脉斑块但ABI>0.9组和有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收集入选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入选者进行随访并记录其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发生情况,末次随诊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比较3组老年人群随访过程中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颈动脉斑块和低ABI对老年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共1 642人入选该研究,年龄(67.1±6.4)岁,男性1 028人(62.6%),其中无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526人、有颈动脉斑块但ABI>0.9组1 067人、有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49人。研究人群平均随访5.41年,无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有颈动脉斑块但ABI>0.9组和有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老年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1%(11/526)、5.5%(59/1 067)和12.2%(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有颈动脉斑块但ABI>0.9组和有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老年人群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为0.2%(1/526)、1.6%(17/1 067)和10.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10/526)、3.9%(42/1 067)和2.0%(1/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了性别、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吸烟、饮酒以及服用降压和调脂药物的情况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有颈动脉斑块但ABI>0.9组和有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老年人群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且ABI>0.9组(分别为HR=3.52,95%CI 1.49~8.35,P=0.004;HR=7.16,95%CI 2.11~24.26,P=0.002)。结论颈动脉斑块和低ABI联合作用增加老年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病例数据,获得围手术期脑血管事件的特点和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所做的209例CEA手术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和围手术期脑血管事件的特点,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并计算其优势比(OR)。结果男性多于女性患者(177∶32),脑梗死是最多的临床表现(68.42%),高血压是最多的合并症(68.42%)。围手术期出现高灌注者9例、卒中5例,其中脑出血3例。高灌注患者合并高脂血症比例高(8/9),脑出血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比例高(2/3),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脂血症是围手术期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3.861,P=0.029),合并高脂血症是围手术期高灌注的危险因素(OR=17.397,P=0.001)、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OR=33.333,P=0.007),也是围手术期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1.000,P=0.002),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围手术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OR=51.000,P=0.043)。结论CEA围手术期高灌注是出现最多的脑血管事件,脑出血是最严重的脑血管事件,高脂血症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高灌注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有更高的围手术期脑出血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透析(腹透)置管术围手术期使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对患者发生出血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01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腹透置管术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是否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分为停药组和未停药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术后出血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腹透置管术围手术期发生出血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共57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性34例,女性23例,年龄(67.37±13.93)岁(范围27~97岁)。停药组37例,未停药组20例。未停药组患者术前3个月内(10/20比3/37,χ2=10.671,P=0.001)及术前6个月内(11/20比3/37,χ2=12.980,P<0.001)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事件的比例显著高于停药组。停药组术前中位停药时间为5.0(2.0,14.0)d(范围1~30 d),术后中位恢复用药时间为4.0(3.0,7.0)d(范围1~14 d)。停药组与未停药组患者术后2周内发生出血(10/37比8/20,χ2=1.011,P=0.315)及心脑血管事件(4/37比0/20,校正后χ2=0.964,P=0.32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不是术后发生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OR=0.656,95%CI 0.195~2.206,P=0.496),而术前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为术后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OR=4.038,95%CI 1.044~15.626,P=0.043)。术后4例心脑血管事件均发生在停药组,术前6个月内有不稳定心绞痛病史(OR=9.764,95%CI 0.928~102.682,P=0.058)、血钙升高(OR=1.491,95%CI 0.976~2.278,P=0.065)者术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有增加趋势。结论腹透置管术前是否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不是患者术后发生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但需关注术前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患者的术后出血风险。术前6个月内有不稳定心绞痛发作及高血钙的患者停药后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有增加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水平及其对老年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老年(年龄≥65岁)T2DM患者386例,年龄(72.7±5.4)岁,其中男269例,女117例;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有92例,年龄(72.9±5.2)岁,其中男65例,女27例,检测血清sdlDL-C水平;同时分析老年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阳性组和心脑血管事件阴性组的脂蛋白(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I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生物标记物。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来分析各变量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所有研究对象的LDL-C、sdlDL-C与年龄和其他血脂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确定sdlDL-C的升高对老年T2DM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在两组基线临床数据的比较中,心脑血管事件阳性组的LDL-C、sdlDL-C、Non-HDL-C、GLU、HbA1c、ApoB水平明显高于心脑血管事件阴性组(t分别为3.26、3.46、2.91、2.47、4.03、3.00,P<0.05),而ApoA-I水平明显低于心脑血管事件阴性组(t=-2.39, P<0.05);校准年龄的Cox回归分析显示,每10 mg/dl sdlDL-C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独立相关(HR 1.281, 95%CI 1.225~16.032,P<0.01);sdlDL-C与TG、Non-HDL-C、ApoB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3、0.588、0.623,P<0.01),与年龄、HDL-C、ApoA-I呈负相关(r分别为-0.363、-0.301,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dlDL-C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AUC=0.736, 95 %CI 0.554 9~0.918 2, P=0.003),同时HbA1c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样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AUC=0.725, 95 %CI 0.524 3~0.927 3, P=0.006),两者联合检测提高预测能力(AUC=0.837, 95 %CI 0.711 4~0.973 5, P=0.001)。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sdlDL-C的升高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显著独立相关。血清SdlDL-C相对LDL-C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有望作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评估的最有效预测血脂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以提高介入术的安全性。方法本院神经内二科于2019年1月1日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为主题,通过PDCA程序化循环管理方法来减少并发症。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进行脑血管介入术患者135例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1月1日—5月31日已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进行脑血管介入术患者132例设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情况,评价品管圈的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仅发生6例(4.55%),而对照组患者发生34例(25.19%),活动后发生率较活动前明显降低(P=0.00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是通过PDCA程序化循环管理方法,针对当前主题的现状,在科内建立统一的预防管理标准作为指引,强化介入相关护理知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可明显降低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穿刺部位并发症,提高护理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对患者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发生率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住院并行CABG治疗的患者880例。503例(57.2%)患者在CABG术前接受过他汀类药物治疗,将这些患者设为试验组;其余377例患者术前未应用他汀类药物,设为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胸骨切口感染事件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再进行相应的风险因素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CABG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2.0%、27.6%,与对照组(5.6%、3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869、0.298,P=0.005、0.022)。同时多元逻辑回归结果显示患者CABG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与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显著下降具有独立相关性(OR 0.34,95%CI 0.16~0.74,P=0.006)。此外,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也与CABG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独立有关(OR 0.60,95% CI 0.44~0.81,P=0.001)。结论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降低患者CABG术后胸骨切口感染事件和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9年10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首次MHD治疗前均行心电图检查,记录QTd值。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随访1年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分组(分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分析QTd与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年内,93例MHD患者中41例发生心血管事件(纳入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发生率为44.09%,52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MHD患者纳入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MHD患者正五聚蛋白3(PTX3)、QTd表达均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Td升高是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因子(OR>1,P<0.05)。结论MHD患者有较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MHD患者QTd升高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心血管事件(CV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CVE对患者入院后30 d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山东省和云南省的5家教学医院住院的所有CAP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将入选患者按是否发生CVE分为CVE组和无CVE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院当天肺炎严重性指数(PSI)/CURB-65评分、血常规、生化检查和影像学资料,以及入院后30 d死亡人数。研究主要终点为住院期间发生急性CVE,次要研究终点为入院后30 d死亡。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CAP患者发生CVE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发生和未发生CVE的CAP患者入院后30 d的累计生存率,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CVE对CAP患者入院后30 d死亡的影响。结果共有3 561例住院CAP患者纳入该研究,其中210例(5.9%)发生了CVE(CVE组),3 351例(94.1%)未发生CVE(无CVE组)。与无CVE组比较,CVE组患者年龄较大(P<0.001),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脏病、吸入因素、长期卧床者比例较高(P均<0.001),CURB-65评分3~5分和PSI分级Ⅳ~Ⅴ级者比例较高(P均<0.001)。与无CVE组比较,CVE组患者腋温<36 ℃、呼吸频率≥30次/min、意识改变、血白细胞计数>10×109/L、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300×109/L、血白蛋白<35 g/L、血尿素氮>7 mmol/L、空腹血糖>11 mmol/L、血C反应蛋白>100 mg/L、血降钙素原≥2 μg/L、动脉血pH值<7.35、动脉血氧合指数≤300 mmHg(1 mmHg=0.133 kPa)以及胸部X线或CT显示多肺叶浸润和胸水者比例较高(P均<0.05),入院后30 d病死率也较高(P<0.001)。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CVE发生率高于无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患者[13.9%(150/1 079)比2.4%(60/2 482),χ2=178.737,P<0.001)]。PSI分级Ⅰ/Ⅱ级的患者CVE发生率为1.7%(22/1 273),Ⅲ级的患者为7.8%(40/512),Ⅳ/Ⅴ级的患者为16.9%(72/426),依次升高(χ2=228.350,P<0.001)。CURB-65评分0~1分的患者CVE发生率为3.8%(110/2 924),2分的患者为17.1%(78/457),3~5分的患者为18.9%(14/74),依次升高(χ2=387.154,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5,95%CI 1.02~1.09,P=0.002)、基础疾病为冠心病(HR=1.88,95%CI 1.01~3.51,P=0.048)和慢性心衰(HR=4.25,95%CI 1.89~9.52,P<0.001)、PSI分级(HR=1.66,95%CI 1.50~2.62,P=0.029)以及血降钙素原≥ 2 μg/L(HR=3.72,95%CI 1.60~8.66,P=0.002)是CAP患者发生CVE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发生CVE的CAP患者入院后累计30 d生存率低于未发生CVE的CAP患者(P<0.001)。校正了年龄、性别、基础疾病、CURB-65评分和PSI分级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CVE增加CAP患者入院后30 d死亡风险(HR=6.05,95%CI 3.11~11.76,P<0.001)。结论虽然CVE在我国CAP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不高,但在重症肺炎和原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则较为常见。年龄、心血管基础疾病和PSI分级以及血降钙素原是住院CAP患者发生CVE的重要危险因素。CVE可增加CAP住院患者30 d死亡风险。
简介:目的:分析、说明预防性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术中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控制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0月于我院就脑血管疾病接受医疗措施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病史、并发症、合并症指标,结合人数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所采用的措施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及相关风险发生率、对护理评分。结果:在整体上,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相关风险总体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脑血管疾病患者开展脑血管介入术过程中,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下肢静脉及相关风险发生情况,从而使得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感受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该院进行脑血管病介入术治疗的9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循证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循证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不良情绪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皮下血肿、脑出血、血栓、血管痉挛、造影剂反应及过度灌注等,且循证组患者总发生率为10.87%,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2.61%(P<0.05),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SAS及SD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循证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2.42±6.05)分及(45.01±7.23)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3个月,其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且循证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行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旋磨术(RA)后随访期间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RA治疗的191例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每年对患者进行电话或者门诊随访MACE事件,根据是否发生MACE事件分为MACE事件组(34例)和无MACE事件组(157例)。应用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明确MACE事件出现的危险因素;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可靠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44个月,MACE事件组的肾功能不全患者明显多于无MACE事件组(26.5%比12.7%,χ2=4.092, P=0.043),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无MACE事件组(49.4%±8.4%比54.6%±8.1%, t=0.486, P<0.01),血管狭窄程度[95%(90%,98%)比90%(90%,95%),F=0.054,P<0.01]和SYNTAX评分(37.2±9.6比31.1±10.9,t=0.184, P<0.01)均明显高于无MACE事件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MACE事件的发生与LVEF(HR=0.95,95%CI: 0.92~0.99,P=0.008)及SYNTAX评分(HR=1.05,95%CI:1.01~1.08,P=0.007)相关。ROC曲线分析发现,LVEF(AUC=0.697,P<0.001)和SYNTAX评分(AUC=0.678,P=0.001)均可预测MACE发生风险。结论行RA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MACE事件与低LVEF及高SYNTAX评分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发生危及生命事件(ALTE)的临床表现,并提供事后评估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477例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和REDcap数据库记录疑似ALTE的相关信息。结果477例中有18例在生后第1年发生ALET,大多数(14/18,78%)发生于生后6个月内,表现为呼吸暂停和(或)癫痫发作。ALTE患儿中,8/14(44%)发作超过1次。很多ALTE的初次发作是在使用婴儿汽车座椅时发生的(11/18,61%)。ALTE后评估显示颅颈交界区异常和(或)癫痫发作最常见,12/18(67%)患儿进行脊髓减压,5/18(28%)患儿在ALTE事件后开始服用抗癫痫药物。结论尽管这是一项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但其结果表明软骨发育不全患儿易发生ALTE。事件后的评估应该包括枕骨大孔的神经影像学检查,住院患儿应进行呼吸监测、脑电图检查和汽车座椅激发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