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婴儿期是肠道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肠道菌群主要来源于母体与其之间的菌群交换。剖宫产、早期接触抗生素和配方奶喂养可能会破坏微生物的建立,并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母乳寡糖(HMOs)是一类结构多样的非共轭聚糖,母乳中含量丰富,可调节婴儿肠道菌群组成,对婴儿肠道健康产生有益影响。为了解婴儿肠道菌的定植特点及HMOs对肠道菌的影响,现就此综述如下。

  • 标签: 肠道菌群 菌群紊乱 母乳寡糖 婴儿
  • 简介:摘要2019年9月至11月,至医院先后就诊收治3例被马蜂群蜇伤的患者,入院时均表现为急性过敏性休克,并伴有不同程度器官功能损伤。经过血液灌流合并连续型血液透析治疗,以及激素冲击等内科综合治疗,最终1例患者救治成功,2例不愈出院。蜂蜇伤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过敏性休克、横纹肌溶解、血管内溶血、凝血功能异常、急性肝肾功能损伤、以及心肌损害等多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死亡率较高。蜂蜇伤应尽早就医,早期防治多脏器功能不全,选择准确的血液净化及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增加救治成功率。

  • 标签: 血液灌流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疗
  • 简介:摘要肠道菌与宿主免疫反应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肠道菌紊乱导致的生态失调与许多疾病的易感性有关,特别是免疫相关性疾病。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介绍了肠道菌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机制,阐述了肠道菌在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包括炎性肠病等肠道系统疾病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系统疾病,并总结了以肠道菌为靶点的疾病治疗策略。更好地了解肠道菌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此类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并拓宽我们发现疾病干预靶点的路径。

  • 标签: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免疫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三次医疗卫生革命的兴起和四次医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均对医疗卫生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极大改善了人类健康状况,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暴露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仍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本文拟浅述医学与价值医疗,为弥合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之间的裂痕以及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路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群医学 价值医疗 医疗卫生革命 医防结合
  • 简介:摘要双相情感障碍是慢性严重精神疾病,但其发病机制仍然不明,易复发,治愈率不理想。而肠道菌在维持人体健康和调节人体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体内肠道菌的改变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和部分躯体疾病的患者其肠道菌有着明显的改变,因此,脑-肠-菌轴的深入研究成为探索精神疾病客观标志物及发病机制的一个热点方向。文章就近年来肠道菌与双相情感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脑-肠-菌轴、双相障碍的肠道菌改变、肠道菌引起双相障碍的可能生物机制以及双相障碍的治疗新发现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双相障碍生物标志物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有效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肠道菌群 脑-肠-菌群轴 益生菌
  • 简介:摘要菌移植(FMT)作为一种革新疗法,为复发性难辨梭菌感染(CDI)的治疗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随着生物技术快速的发展,肠道菌与疾病的联系逐渐得到揭示,FMT在其他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肠道内外疾病的应用前景也被给予了厚望。但FMT作为新的疗法还存在诸多的未知领域,包括临床供体的筛选、标准化菌液和胶囊的制备、适应证的把握、供体受体的匹配和并发症的防治等,均还在探索阶段。本中心自2012年探索性地开展FMT的治疗,已经治疗逾3 500余例病例,共移植60 000余次。基于大样本的数据和经验,本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刊报道和讨论,并重点推出中国FMT标准化方法学的建立与临床应用,对我国FMT治疗的健康发展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肠道菌群 菌群移植 肠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肠道菌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位于人体胃肠道生态系统中,作为人体内一个隐藏的内分泌器官,肠道菌群失调不仅影响各种肠道疾病,还会导致代谢异常的发生,例如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与内分泌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其中肠道菌与糖尿病的研究最多,被广泛关注,而对于其他内分泌疾病与肠道菌的相关性还认识不足。从内分泌各腺体角度总结和讨论当前的发现,以阐明肠道菌在内分泌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可能会为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 标签: 肠道菌群 甲状腺 下丘脑及垂体 性腺
  • 简介:摘要非O1、非O139霍乱弧菌感染病情隐匿,在我国属于少见病,临床工作中普遍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易出现误诊、漏诊,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治尤为重要。现回顾分析1例非O1、非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肛周脓肿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归纳我国非O1、非O139霍乱弧菌肠外侵袭性感染的临床特征,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经验。

  • 标签: 霍乱弧菌非O1 霍乱弧菌非O139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近年来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与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肠道微生物影响造血系统的发育,同时也影响血液肿瘤的预后分层。肠道微生物易位在血流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失调和血流感染影响血液肿瘤的治疗效果,使用益生菌和粪菌移植可恢复肠道菌的多样性。

  • 标签: 微生物群 血液肿瘤 治疗 微生物群易位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常孕妇阴道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建立的孕妇队列,将所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正常"孕妇阴道样本,按采样孕周顺序排列,以每个孕周为一抽样层,每层随机抽取5例样本,不足5例则全部纳入,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测得样本V3~V4序列。利用MicrobiomeAnalyst进行优势菌种分析。Alpha多样性以Chao1、Observed Features、Shannon、Simpson、Faith_pd、Pielou′s Evenness指数的对数值进行表示,并依据样本是否以乳酸菌为主导划分为两类,分别利用多重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因素。连续性变量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 Wallis检验,分类数据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检验。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纳入91例孕妇/91例阴道标本,平均年龄为(27.37±3.60)岁,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别纳入18个、56个和17个阴道样本,孕周中位数分别为11.93周、19.43周和38.29周。样本物种组成:门水平上,厚壁菌门相对丰度为91.30%;属水平上,乳酸菌属相对丰度为87.67%;种水平上,惰性乳酸菌、卷曲乳酸菌相对丰度分别为42.95%、36.33%。惰性乳酸菌在所有孕期均显示出优势性,其相对丰度较高的样本数随孕期逐渐减少,卷曲乳酸菌在孕中期、孕晚期显示出优势性,其相对丰度较高的样本数随孕期逐渐增加。孕期阴道菌Alpha多样性随着孕周推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吸烟习惯孕妇阴道菌Pielou′s Evenness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饮酒习惯孕妇阴道菌Shannon多样性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育水平孕妇阴道菌Chao1、Observed Features、Faith_pd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水平孕妇阴道菌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孕妇阴道内以乳酸菌为主导,随着孕期推进,惰性乳酸菌的优势性逐渐降低,卷曲乳酸菌优势性逐渐升高。正常孕妇阴道菌Alpha多样性与吸烟、饮酒、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水平有关,孕前戒烟、孕前有饮酒习惯的孕妇阴道菌Alpha多样性较低,较低教育水平、较高家庭收入水平孕妇阴道菌Alpha多样性较高。

  • 标签: 阴道菌群 孕妇 特征 危险因素
  • 作者: 许莉莉 赵金叶 高雅然 吕佩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张家口 075000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唐山 063210,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教研室,石家庄 050017,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2常见痴呆类型。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通路,脑肠轴已成为众多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介导或影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和缺血性卒中等血管危险因素,最终加速VCI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对肠道菌与VCI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为VC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胃肠道微生物群 认知功能障碍 卒中 脑缺血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2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痰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肺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仍较低。随着细菌16s核糖体小亚基RNA(rRNA)基因测序、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呼吸道样本中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得以量化,潜在病原体和共生环境也得以识别,揭示了健康肺部存在丰富的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部菌不仅可以调节肺部免疫稳态,而且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肺移植受者的肺部菌有异于健康人群,并与其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相关。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肺移植受者的肺部菌特点及其与肺部感染、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肺移植 菌群失调 慢性移植物失功
  • 简介:摘要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研究发现特定微生物比例的变化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包括口腔中的微生物、胃肠道内菌及胰腺内菌等,其中口腔内牙龈卟啉单胞菌与胰腺癌风险呈正相关,这可能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微生物与胰腺癌的多种治疗方式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化疗效果,胰腺癌内的细菌可诱导免疫耐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多。

  • 标签: 微生物群 胰腺肿瘤 治疗
  • 简介:摘要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通路。缺血性卒中可促进肠道菌群失调和移位,肠道菌及其代谢产物也会反向影响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文章对缺血性卒中与肠道菌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以综述两者的联系及相关机制,并对靶向肠道菌的卒中治疗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胃肠道微生物群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胃肠功能并引发肠道菌失衡,导致脊髓神经炎症加剧。近年来,随着“肠道菌-肠-脑”轴理论的提出,肠道菌在中枢神经与胃肠系统中的调节作用逐渐得到重视。尽管已有相当多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关注脊髓损伤患者肠道菌特征对脊髓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但当前以肠道菌为干预靶点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模式繁多,仍缺乏统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笔者就脊髓损伤患者肠道菌特征及以肠道菌为靶点的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救治与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脊髓损伤 胃肠道微生物组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链球菌(GAS)抗原快速检测法在儿童GAS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疑为GAS感染的患儿44 733例。采集所有患儿的咽拭子标本,用BinaxNOW Strep A Test试剂进行GAS抗原快速检测,其中有346例患儿的咽拭子先接种血培养基进行传统的细菌培养,再行GAS抗原快速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根据GAS抗原快速检测结果,分析其年龄、性别及季节变化趋势。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6例同时用2种方法检测的患儿中,以细菌培养法结果作为参考方法,GAS抗原快速检测法敏感度为89.41%(152/170例),特异度为94.32%(166/176例)。共检测GAS抗原44 733例,其中阳性10 024例,阳性检出率为22.41%。GAS抗原快速检测法阳性率5年的曲线趋势一致,均以3~8岁阳性率较高,其中4~6岁阳性率最高。2个季节性高峰明显,分别出现于每年的4-6月,11月-次年1月。男女检出率比例为1.74∶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93,P<0.000 1)。GAS抗原快速检测在不同病区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肤科门诊(52.34%)、急诊科门诊(47.74%)、内科门诊(37.36%)、感染病区(19.71%)、五官科病区(10.27%)、内科病区(8.63%)、外科病区(7.34%)、新生儿病区(0)。结论GAS抗原快速检测法和细菌培养法结果符合率高,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在儿童GAS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推广使用。GAS检出率在急诊科门诊和皮肤科就诊患儿较高。GAS抗原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年龄和性别)差异,未发现新生儿感染者。

  • 标签: A群链球菌 A群链球菌抗原快速检测 儿童 猩红热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发生在人体下消化道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其在各种癌症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于第三和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近来的数据表明,肥胖、饮食和运动会影响CRC的发病率。而这些因素对CRC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肠道菌的代谢活动。肠道致病菌可以通过其表面蛋白定殖于结直肠组织,并通过其毒力蛋白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使肠道微环境发生变化,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产肠毒脆弱拟杆菌(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 fragilis,ETBF)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是结直肠癌相关的重要致病菌。本文就F.n、ETBF和E.coli的毒力蛋白及代谢物,在CRC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益生菌柔嫩梭菌对CRC的影响等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毒力蛋白 代谢物 益生菌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因不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与AD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通过脑-肠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在AD患者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肠道菌与AD临床标志物存在密切关联,通过改善AD患者肠道菌也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因此,针对肠道菌领域的研究为AD的防治尤其是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上消化道肿瘤内细菌群落特征。方法研究人群为上消化道肿瘤患者(食道癌、胃癌)。对入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n=17)并在肿瘤部位进行取材,同时取距离肿瘤组织4 cm以上远端的非肿瘤组织作为对照。对样本总DNA进行提取纯化后进行高通量16S DNA基因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肿瘤组织内特有的细菌群落特征及与非肿瘤组织相比细菌群落水平上的差异。结果16S DNA PCR结果显示肿瘤内的细菌负荷没有发生明显变化。α和β多样性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的细菌群落组成相似度较高,组内各样本较为离散,菌落构成差异性较大,但整体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维恩图展示出肿瘤组织1 358个OTU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非肿瘤组织2 068个OTU,表明肿瘤组织的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组成分析发现普雷沃菌科(属)、乳杆菌科(属)、梭杆菌科(属)在肿瘤组织中富集(丰度平均百分比均超过非肿瘤组织的1倍以上)。进一步对两组样本菌科和菌属丰度前十的细菌进行配对比较显示,假单胞菌在科(P=0.041)和属(P=0.041)水平上均显示在肿瘤组织中明显减少,而普雷沃菌在科(P=0.031)和属(P=0.007)水平上在肿瘤组织中均显著富集。结论上消化道肿瘤微环境的细菌群落发生改变,富集在肿瘤部位的物种主要为口腔常见的厌氧菌如普雷沃菌科(属)、乳杆菌科(属)、梭杆菌科(属),其中以普雷沃菌科(属)最为显著。

  • 标签: 胃镜 上消化道肿瘤,肿瘤内菌群 普雷沃菌 厌氧
  • 简介:摘要肠道菌-肠-脑轴在神经、精神发育和胃肠道疾病的生物和生理学基础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关注。肠道菌和大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和支链氨基酸)等多种途径相互交流。影响宿主菌群组成的因素众多,包括遗传、分娩方式、感染、抗生素的使用、营养状况、环境压力源、生活习惯和昼夜节律等。焦虑症、抑郁症、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肥胖、孤独症等多种疾病涉及肠道菌-肠-脑轴改变,动物模型、粪菌移植、脑成像和菌基因组测定等研究方式的发展对了解肠道菌-肠-脑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肠道菌群 肠-脑轴 信号交流 疾病 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