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不同运动模式下足底压力的受力特征,为步态识别和运动康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F-scan鞋垫式足底压力测量系统采集10例健康男性裸足状态下不同运动模式(慢走、正常行走、奔跑、双脚跳跃、单脚跳跃)的足底受力数据,本研究均使用受试者的右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ython和Excel 2010版数据分析软件处理本研究所得数据,分析足底受到的垂直压力、足底压强峰值、足底压力分布区域以及压力中心轨迹等。结果对比不同运动模式,慢走、正常行走、奔跑时,运动速率越快则压力中心轨迹变化越快,正常行走和慢走所受垂直力为体重的1.6倍,而奔跑则达到了体重的6倍;双脚跳跃时压力中心轨迹变化剧烈,单脚跳跃时的足底压强峰值最大。所有运动受力区域几乎都集中在足跟与前脚掌,脚趾中仅拇趾有明显受力。结论不同运动模式下,足底受力的各项指标均有各自的特征。奔跑运动时,足底所受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的差异最为显著,足内侧至足外侧的COP轨迹变化较为平稳;单脚跳跃和双脚跳跃时,垂直地面反作用力波形均有一定的起伏,呈现出"M"型双峰,双脚跳跃时,足跟侧至足趾侧的COP轨迹变化剧烈,单脚跳跃足底压强峰值的平均值最大,这些特征可为步态识别和运动康复等研究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热风润叶机是打叶复烤线主要工艺环节的一台主设备,它的性能与运转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热风润叶机由托轮支撑其全部重量,托轮损坏严重且未及时更换会造成严重的生产事故,因此,托轮的工作状态对热风润叶机能否稳定运转具有很大的决定作用。在车间,若发生热风润叶机上下窜动,可以通过调整托轮来保证热风润叶机平稳运转且通过受力分析从根本上解决热风润机上下窜动的情况,所以提高热风润叶机可靠性、稳定性是烟草企业生产和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磨牙远中移动不同设计方式下上颌牙列的三维受力,以期为临床设计合理的磨牙远中移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颌磨牙远中移动方式,进行3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同时移动组设计上颌第一和第二磨牙同时远中移动;第二磨牙移动组设计上颌第二磨牙远中移动;第一磨牙移动组设计上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每组制作10个矫治器,移动量设计为0.2 mm。建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上牙列三维力学传感测力装置,该装置包含14颗牙齿的上颌牙列模型,每颗牙齿与单独的传感器连接后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戴入该上颌牙列模型,通过数据采集软件对14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采集。以移动牙为目标牙,除移动牙外的其余牙为支抗牙,测量3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各牙位三维受力数据,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同时移动组第一和第二磨牙矢状向受力分别为(5.61±0.94)和(5.81±1.08)N,均显著小于其他组相同牙位目标牙(P<0.05);第一磨牙移动组第二磨牙受到矢状向反作用力(-6.73±1.99)N;3组前牙均受到矢状向反作用力,力值从尖牙至中切牙逐渐减小。冠状向上,同时移动组第二前磨牙受到腭向反作用力,力值为(-2.17±1.06)N;第二磨牙移动组第一磨牙同样受到腭向反作用力,力值为(-1.99±0.70)N;第一磨牙移动组第二磨牙、第二前磨牙也受到腭向反作用力,分别为(-2.85±0.57)和(-1.85±0.74)N。相比矢状向与冠状向受力,3组目标牙和支抗牙的垂直向受力均较小。结论同时远中移动第一和第二磨牙时两者受到的矢状向矫治力较小;单独远中移动第一磨牙时第二磨牙受到较大的矢状向反作用力;磨牙远中移动时应设计相邻支抗牙的颊向位移以抵消支抗牙受到的腭向反作用力。
简介:摘要清代医家孔毓礼《痢疾论》系统论述了痢疾之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并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全书理、法、方、药、案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孔毓礼治痢思路独特,其根据外感症状辨表里,根据排泄物辨寒热,根据患者体质辨虚实,并以脉为辨表里寒热虚实的重要补充。书中总结了治痢十大常用治法,即和血调气、发散、攻下、表里两解、清热导滞、温补、升补、初中末、固涩及暂宽法,还有痢疾诸方106首、痢疾要方12首。孔毓礼主张和血调气应视气血状态定夺具体如何"和""调",用攻下法须顾护胃气,还擅用温补法借阳气助血行,独创可暂时快速缓解后重症状的"暂宽法",并强调治疗需因人制宜,不可为常法所禁锢。
简介:摘要设备是企业宝贵的资产,是企业的生产工具。矿用汽车是包钢集团白云鄂博铁矿的主力运输工具,对矿用汽车进行科学管理非常重要。白云鄂博铁矿的矿用汽车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正朝着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前进。
简介:摘要设备是企业宝贵的资产,是企业的生产工具。矿用汽车是包钢集团白云鄂博铁矿的主力运输工具,对矿用汽车进行科学管理非常重要。白云鄂博铁矿的矿用汽车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正朝着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前进。
简介:摘要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通于天气,诸气皆属于肺。气为阳主动,升降出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邪阻气机,滞而不畅,其势为郁。郁则生热,郁热轻者,局于肺之经络,即温病之卫分证;郁之重者,闭于肺脏,致肺病贲郁。郁始于气,久及血,衍生痰、湿、火、积、瘀等诸多病理产物。临床可从郁论治肺系疾病,主要包括从肺经郁热辨治外感病与从郁论治肺病贲证两类情况。肺经郁热与肺病贲证虽有不同之处,但均以肺郁为中心,实则为一个整体,一为肺经郁,一为肺府郁,临证均可治以宣肺开郁之法,活用栀子豉汤、升降散、新加升降散、和风细雨汤等方药,重点在消散其郁,方可使肺宣肃复权,气机升降有序,症状得以缓解,肺病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