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60年代初以来,韩国不失时机地利用西方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的机会,积极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力促进加工工业,增加出口创汇,迅速摆脱了贫困落后的局面,加快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据统计,最近30年,韩国经济年均增长8%,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23.2亿美元增加到1991年的2808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7美元增加到6498美元,分别增长120倍和74倍,现居世界第15和第26位。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韩国的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从1962年至1990年,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43.3%、11.1%、45.6%变为9.3%、31.1%、59.6%。
简介:自“阿拉伯之春”以降,伊斯兰极端主义日益成为全球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的主要议题.以往的研究已经注意到极端宗教思想对“一失败,即溃散”的弥散型恐怖主义之影响,但对于弥散型恐怖主义生成根源、传播路径与扩散范围却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区分与探讨.基于对伊斯兰文明圈核心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在宗教地位、部族影响、民族国家认同与区域权力结构四种因素的区分,在伊斯兰文明核心区域容易形成向外围单向辐射的跨国弥散型恐怖主义;而在伊斯兰文明边缘区域容易接受来自文明核心区域的影响并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扩张工具与动员手段.半边缘区域因地缘上的过渡性和宗教上的亚文明特征而介于两者之间.“一带一路”倡议途径广大的伊斯兰国家,为确保中国海外投资安全,在伊斯兰文明核心区和半边缘区域应该注重发展同当地部族关系,而在边缘区则需要强化政府间官方合作.
简介:冷战时期,东盟将美苏角力、分离主义等视为威胁东南亚各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孱弱的东南亚各国为了化解威胁,一方面积极推进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步伐,另一方面努力探索东盟安全机制的构建。1967年东盟正式成立后,东盟先后签署和发布了《曼谷宣言》、《吉隆坡宣言》、《巴厘协议》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一系列条约、协议和宣言就东盟安全机制的决策机构、运行原则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界定,东盟安全机制初露端倪。在其四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东盟安全机制框架逐步形成,主要表现在多元安全决策主体体制的确立、安全运行原则的恪守以及争端处置程序的设定等方面。尽管此机制框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它在化解东南亚国家安全问题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性保障,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需要警醒的是,东盟安全机制所彰显出的大国平衡性、制约中国的针对性和多边主义转型的时代性,对中国周边特别是南海地区安全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必须及时做出战略性应对。
简介:近年来,欧盟危机叠加,问题丛生,行动力下降,衰落趋势渐显。种种衰落迹象中,三个主要问题值得关注。一是倒退风险增大。欧盟近年来遭受重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其几十年来持续深化、扩大后反作用力的集中爆发,而欧盟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联合体,难以应对危机,倒退、解体风险将长期存在。二是经济活力匮乏。欧盟目前的问题和危机,包括社会的激进化、穆斯林融合难、极右势力兴起、恐怖主义威胁增大、难民潮、甚至乌克兰危机等等,都与其经济低迷、缺乏活力密切相关。三是国际地位下滑。无论从欧盟所面临问题和危机的复杂性、严重性,还是从欧盟危机应对的表现看,欧盟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受损都不是短期或暂时现象,而是长期性问题。欧盟的衰落趋势虽难以逆转,但仍主要是相对而言,且这一进程是渐进的、缓慢的,欧盟当前是、未来也仍将是一支重要的全球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