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大数据时代,以第一课堂为主的统计学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统计学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积极拓展第二课堂阵地,构建立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统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所必需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以“明德数据”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为试点,探索利用第二课堂构建统计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形成“12345+X”的培养模式,通过“三个结合”的创新点实现“五种素质”的培养,并通过思想、组织和制度三方面保障第二课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简介:本文针对中国加入WT0后,统计学教育必然与世界主流统计学教育接轨这样一个事实,回顾并讨论了我国统计学教学的历史及现状,针对目前我国统计学的现状,提出教学手段等计算机化。并提出,要将我国统计系基础统计教研室的统计学教师组织起来,利用全国统计教育网站作为连接的纽带,将全国不同院校的统计学教师联合起来,共同合作编制统计学课件和供多媒体教学用的统计学教材,为我国非统计专业开设的统计学课程提供一个标准的、授课用的统计学授课课件和标准的、供多媒体授课用的统计学教材,以保证我国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从一个比较封闭的、相对比较落后的、交流机会非常低下的、没有融入世界的统计教学现状,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开放、教学思想先进、交流机会频繁、完全融入世界的统计学教学状况。
简介:一、统计学的三个源流在统计科学发展史上,早期有三种学术对统计学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统计学形成的三个源流。第一个源流是德国的国势学。在1660年德国的大学中,开设有关欧洲各国的国家组织、军队、领土、居民职业,资源财富诸项国势现况的课程。这些课程先由德国学者康令讲授。其后德国学者阿亨瓦尔的著作《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纲要》于1749年发行,流传于欧洲各国,从而使欧洲各国接受了他将国势学定名为statistik(统计学)一词。德语statistik词源为拉丁语Status(状态)或stato(国家)。它也是英语Statistics(统计学)一词的由来。但应指出,由于国势学的内容偏重以文字记述有关国家各种重要事项的知识,且不注重数量的计算,因而被後人仍称其为国势学。
简介:这是一本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要求相适应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教材。全书较为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指标、方法和制度,内容包括: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对象和范围;农村人口与劳动力统计;自然资源与固定资产统计;农村生产统计;农村工业、建筑业、商业与运输业统计;农村金融、服务业与教育、卫生、文化、科学技术统计;农村社会总产值和净产值统计;农村生产总值统计;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产业结构分析;农村社会经济效益统计;农村经济收入分配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统计;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等。本教材的对象是高等院校的统计专业、经济类专业和农学类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师生以及各统计科研单位、统计机关的工作人员。
简介:通过对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季刊》1970年至2012年所载学术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者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总结出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