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上所见的斑块内出血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卒中人群的出现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连续收治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卒中患者。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用于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分别比较所有斑块内出血组及症状性斑块内出血组与无斑块内出血组人口学特征和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能的与所有斑块内出血及症状性斑块内出血相关的因素。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卒中患者276例,年龄(66±11)岁。其中41.3%(114/276)出现至少一个斑块内出血,28.1%(32/114)是症状相关的;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斑块负荷(最大管壁厚度)是所有斑块内出血及症状性斑块内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2.15(95%CI:1.42~3.24)和3.46(95%CI:1.94~6.17)。结论斑块内出血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卒中人群的出现率并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是斑块内出血的独立预测因素,但其在识别症状性斑块内出血时不具有特异性。
简介:摘要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较差,改善这类患者的神经功能使其回归社会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尚无任何一种治疗方式被证明能够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血肿周围水肿形成是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可量化标志,与血管内皮细胞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免疫炎症反应激活诱导血脑屏障损伤以及红细胞降解导致的铁沉积等相关。考虑到水肿具有占位效应,水肿与继发性损伤直接相关,以及水肿生长多变,生长窗口期长的特点,阻断血肿周围水肿的异常扩大已成为脑出血继发性损伤的诊疗靶点。未来,针对血肿周围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自然发展及其危险因素实施整体化和个性化的管理策略并开展相应的临床前或临床转化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思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型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复杂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综合使用新型球囊、颅内支架铺助栓塞技术、超柔软微弹簧圈成篮技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探讨技术难点。结果本组50例患者共应用支架53个,每个支架内分别填入弹簧圈1~13只,平均5.4只。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进行脑血管造影,动脉瘤均获栓塞。术后2例患者出现轻微失语症状,经扩张血管、扩容、活血化瘀治疗后好转。对本组45例患者(其余5例均为2011年后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45例患者均未复发,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采用支架及球囊辅助超柔软微弹簧圈成篮技术治疗复杂型颅内动脉瘤效果理想,且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当企业储存的液氨场所构成重大危险源时,分析其储存场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以及分析重大危险源液氨储存场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视神经减压术(ONSF)和药物治疗对颅内静脉血栓(CVT)性视乳头水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因CVT导致高颅压视乳头水肿而接受ONSF的76例患者(107眼)为手术组,纳入接受药物治疗的35例患者(69眼)为药物组。依视乳头水肿Frisén分级,将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水肿亚组。比较两组患者各亚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视野平均缺损(MD)、Frisén视乳头水肿程度及视乳头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结果手术组76例患者,男26例,女50例,年龄(35.3±11.4)岁;药物组35例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龄(35.2±11.0)岁。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手术组中度水肿[(-8.4±6.6)比(-11.8±8.6)db,P=0.021]和重度水肿[(-8.1±5.3)比(-11.4±6.9)db,P<0.001]亚组MD值均有改善,药物组轻度水肿亚组MD值改善[(-1.5±5.3)比(-3.4±5.1)db,P<0.001];手术组(P<0.001)和药物组(P=0.010)Frisén视乳头水肿程度均有改善;手术组轻度水肿[(78.5±13.5)比(91.0±17.4)μm,P=0.002]、中度水肿[(126.6±67.6)比(154.8±77.9)μm,P=0.011]和重度水肿[(179.0±70.9)比(230.6±89.7)μm,P=0.001]亚组RNFL厚度均减小,药物组中度水肿亚组RNFL厚度减小[(142.0±29.3)比(158.8±22.7)μm,P=0.020]。结论ONSF能改善CVT性视乳头水肿程度,提高中、重度视乳头水肿患者的视功能。药物治疗对轻度视乳头水肿患者有益。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肛周脓肿采用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和传统分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分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患者随访2个月比较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97.67%VS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比传统分期治疗显著,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