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基于一例10岁肺炎支原体性肺炎伴肺实变患儿的病程记录,详细探讨了肺泡灌洗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患儿因咳喘一周余入院,经初步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后修正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性肺炎伴肺实变。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了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诊疗术,有效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促进了炎症吸收。本文重点分析了肺泡灌洗前后的护理过程,包括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等,并评价了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肺泡灌洗术结合细致的护理服务,显著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了患儿康复。本文还讨论了肺泡灌洗在肺炎治疗中的优势、潜在风险及护理措施的优化方向,为儿科护理人员在面对类似病例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简介:摘要:疼痛属于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的感受,常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属于是一种主观感受。临床上,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可以分为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并且患者感官疼痛除了与损伤本身有关外,还与心理、社会、经济等因素有关。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无法通过语音交流表达对于疼痛产生刺激的主观感受,会对新生儿早产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新生儿生理代谢、应激及神经系统(心率、呼吸、颅内压等),不仅会增加新生儿病情发展,还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儿健康及生活。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加强新生儿疼痛评估管理有助于降低疼痛对新生儿的负面影响,能促进新生儿早期恢复。由此看出:加强新生儿护士对患儿的疼痛评估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疼痛评估质量,利于新生儿恢复。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急性的肠道传染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主要是 10岁以下的儿童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它的典型的表现就是发热,在口腔、手、足还有臀部发生斑丘疹、疱疹或者是破溃以后出现溃疡,严重的会出现脑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目的观察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中心医院收治的 150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抗病毒、退热等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治护的效果、退热的时间、口腔溃疡愈合的时间、水疱结痂的时间、皮疹消退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结果接受治护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较高,其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水疱结痂、皮疹消退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 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的时间。
简介: 摘要;将核心稳定性训练作为研究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研究测试对象痉挛型脑瘫患儿选取4到12岁的患儿,共选取60人,概率法进行划分组数,得出30人为一组,叫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基础康复疗法和核心稳定性疗法,对照组则是基础康复疗法,都是治疗时间为20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分对比。痉挛型脑瘫患儿在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情况下,相对提高了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进一步加速恢复患儿下肢功能障碍,让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这种康复治疗手段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蚕豆病患儿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份收治到的25例蚕豆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然后分析了实际应用效果。结果25例患儿责任制整体护理后,体温和生命体征都恢复正常,住院时间在2-9天内治愈出院。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到蚕豆病患儿的预后,同时有效减少到并发生的发生率,为此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脑积水是指由于先天畸形、感染、出血、肿瘤等原因导致人体颅内脑脊液量超过正常范围,发病率为 0.3%~0.5%。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积水患儿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对其家属负性情绪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2年 1月至 2018年 1月于中心医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儿童 40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各 20例。综合护理组患儿入院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一般护理组患儿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前和干预 7d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家属负性情绪和希望水平的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干预 7d后神经功能均有所改善( P<0.05),综合护理组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 P<0.05);两组患儿家属干预 7d后负性情绪均降低( P<0.05),综合护理组家属负性情绪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 P<0.05);两组患儿家属干预 7d后希望水平均上升( P<0.05),综合护理组家属希望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家属( P<0.05);综合护理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护理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积水术后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水平、改善家属的负性情绪和希望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水痘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目的针对水痘患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标准化护理模式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 2016年 3月— 2019年 1月作为该次研究时段,方便选取上述时段内中心医院感染科收诊的水痘患儿 110例为基础研究资料,根据临床护理实施方案不同分为 2组,对照组( n=55)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 n=55)则给予标准化护理方案,将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护理质量评价以等作为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在疱疹( 3.21±1.04) d、瘙痒( 1.85±0.18) d、结痂(全部结痂时间)( 4.17±1.08) d以及痂落自愈( 6.13±1.23) d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t=10.3866, 69.1836, 10.0082, 8.5417, P<0.05)。研究组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水痘患儿治疗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的护理模式可促进疱疹、瘙痒等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消退,并提升患儿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为水痘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简介:摘要:儿科内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和心理护理在幼儿康复过程中起到显著作用。本研究采用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儿科内科护理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科学的疼痛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疼痛反应,提高其康复质量;而适当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儿的心理压力,增强其信心,对加快康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护士的专业素养要求也相对较高,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提供高效的全面护理。因此,儿科内科护理的实践中应结合有效的疼痛管理和心理护理,以促进患儿的全面康复。同时,加强护士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提高儿科内科治疗效果和患儿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腺样体肥大性鼾症患儿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31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性鼾症患儿展开研究;并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术后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22例)和未出血组(209例);就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展开对比,并对存在差异的因素实施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并找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出血患儿所占比例为9.52%,患儿年龄过小、LTR-RFA手术、止血不彻底、术后感染以及饮食不配合,是患儿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为腺体肥大性鼾症患儿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术后出血风险,所以需要结合患儿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切实做好术后止血与防感染措施,强化患儿的饮食配合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合中医特色措施的延续性护理对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化疗并下达出院医嘱的65例白血病儿童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离院后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实行结合了中医特色措施的延续性护理模式,2组均护理9个月。护理结束后通过出血减少、食欲改善、体质量增加、面色改善、乏力减缓5方面对2组患儿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儿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对比2组生活质量可知,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出血减少、食欲改善、体质量增加、面色改善、乏力减缓,且研究组生活质量总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SAS总积分和SDS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中医特色措施的延续性护理对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疗效显著,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改善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