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2002年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之第13课题(编号:2001BA509813)实质性研究的一年,在收集资料、田问试验和模型研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进展。年内广泛收集了环流、海温、气候及田间试验等各类资料。开展了干旱对小麦影响盆栽试验和油菜盆栽淹水试验,并在荔枝和香蕉园建立自动气象站,进行小气候观测。初步研制出4种灾害的长期统计预测模型和华南寒害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建立了基于东北玉米、华北小麦和夏玉米以及江淮小麦、油菜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模式,探讨了实现作物模型区域化的方法,开展了区域气候模式与东北下垫面嵌套,生成作物模式所需预报值的方法试验。
简介:1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究对华北农业干旱、东北作物低温冷害、江淮小麦油菜渍害、华南经济林果寒害和水产寒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分别建立了统计预测模型和机理预测模型相结合、长中短不同预报时效相结合的预警预测模型。其中作物生长模型与区域气候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农业气象灾害预测技术在实现区域尺度预测应用上取得重要进展;各类预测模型在灾害指标、预测方法上取得新的突破,预报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出包含多种预测方法、不同预报时效、可供准业务运行的农业气象灾害多灾种综合预测预警系统。课题研制的模型进行了业务试验,部分成果如广东经济林果寒害预警已投入业务运行。课题于2005年12月顺利通过项目主持单位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该课题成果代表了我国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测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水平,对于进一步开展和提高其他地区、其他灾害的预报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借鉴作用和应用前景。
简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启动,世界各国兴起了建立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热潮,尤其通过国际互联网把世界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联为一体,在网络空间的原野上,虚拟空间正在淡化着地理空间,网络环境正在孕育着信息经济。气象档案蕴藏着丰富的技术信息、记录信息等宝贵的信息资源,并以其记录信息原始性和真实性,成为信息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在信息环境下,各种信息存储技术、新型文献载体、大容量数据库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气象档案信息的社会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快速的信息交流,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在一定的范围内充分共享,成为信息环境下气象档案利用的新趋势。
简介:讨论了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问题,并分析和强调了塔站资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结合地面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提出了逻辑极值检查、僵值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相似一致性检查、决策算法、质量控制码的标注和人工干预检查等组成的一套针对塔站资料的质控方法。利用提出的质量控制流程,对敦煌戈壁塔站2001年4月至2009年4月共9a的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该流程能很好的找出缺测、错误、可疑的数据并给与标注,特别是在处理过程中,结合了综合判别法,使得该检验结果更为可靠。结果表明:塔站观测资料的质量是比较好的,正常数据占总数据的91.2%,非正常数据只是少数情况,其中大部分为缺测数据,占其78.7%。错误数据占总数据的1.93%,其中大部分为僵值数据,占其87.02%,其次分别为一致性和逻辑极值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