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多模态磁共振影像组学及临床危险因素构建急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列线图模型。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174例,将患者病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22)和测试集(n=52),根据治疗后24 h的磁共振图像将患者分成出血转化组和无出血转化组。采用A.K.软件提取弥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病变区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筛选最佳预测因子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每例患者各提取1584个影像组学特征,降维后筛选出15个与卒中出血转化高度相关的特征。ROC曲线显示联合影像组学标签、房颤史、年龄及入院NIHSS评分构建的诺莫图模型预测训练集出血转化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79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0.989),预测测试集出血转化AUC为0.885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6、0.908),均优于单一影像组学模型(AUC=0.763)或临床特征模型(AUC=0.707)。结论多模态磁共振联合临床特征的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可以预测急性脑卒中动脉取栓术后出血转化,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选择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诊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患者入院时接受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指标的检验。肾功能检查视为最终诊断标准。将单独尿糖检验、单独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尿糖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三者进行比较。结果 106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诊断结果:阳性45例、阴性61例。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结果:检验敏感性为93.33%、特异度为96.72%、准确度诊断为95.28%,高于单一尿糖检测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度[71.11%、85.25%、79.25%](P<0.05);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高于单一尿微量白蛋白诊断准确度(P<0.05)。早期肾损伤患者的尿葡萄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未发生早期肾损伤的患者(P<0.05)。结论 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使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方法,检出疾病的符合率较为理想,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也得以提升,值得使用。
简介:摘要:为了有机融合“互联网+”的特点与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发挥出互联网技术的作用,带动小学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拓展体育教育时间与空间,优化分配教育资源开展教学工作,改变体育教学方法,创新体育教学流程,构建具有较高信息化水平的体育教学体系,为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简介:摘要 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充分满足广大农村用电需求,加快城乡电力服务均等化进程,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拉动有效投资,从1998年开始,我国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中投入越来越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类型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42例CS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42例患者分为两型,Ⅰ型95例,Ⅱ型47例。A组92例患者(Ⅰ型84例,Ⅱ型8例)行清宫术方案(宫腔镜下检查+超声监视下清宫术治疗);B组50例患者(Ⅰ型11例,Ⅱ型39例)行病灶切除术方案。Ⅰ型患者两种治疗方案术后第1、7、14天,其血清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水平均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Ⅱ型患者A组血清β-HCG下降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型患者中,A组的术后临床指标与B组相比,其总出血量少,术后出血时间短,月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32.52±15.07)比(61.45±22.02)ml,(4.12±1.13)比(8.36±1.57)d,(29.45±2.05)比(33.73±4.10)d,(3.33±0.70)比(5.00±0.45)d,(3 713.82±748.23)比(6 139.64±1 247.7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的成功率均在9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患者中,B组的术后临床指标与A组相比,其总出血量少,术后出血时间短,月经恢复快,成功率高[(39.85±8.92)比(67.13±20.20)ml,(6.54±1.82)比(9.50±2.39)d,(28.85±2.03)比(35.50±3.66)d,94.9%(37/39)比62.5%(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型患者A组术后生活质量(心理、生理领域)评分均高于B组(均P<0.05),Ⅱ型患者B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均P<0.05)。结论Ⅰ型CSP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超声监视下清宫术治疗,因治疗易于实施,安全性更高,疗效更确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应用广泛,值得临床推广。Ⅱ型CSP患者宜行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不同类型的CSP,所选择的治疗方案不同,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模拟环境下临床医学实习生腹腔镜操作能力的培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符合研究要求且自愿参加研究的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40名[男20名,女20名,年龄(21.80±0.85)岁],开展培训前后腹腔镜理论知识考试、模拟环境下腹腔镜操作培训考核以及腹腔镜带教满意度问卷调查,录入数据,前后对比分析。结果研究对象腹腔镜理论知识考试,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90±6.47)分比(63.83±5.51)分](t=-19.66,P<0.001);模拟环境下腹腔镜操作考核,各项目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腹腔镜操作培训带教满意度调查,培训前后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模拟环境下,对本科临床医学实习生进行腹腔镜操作培训,能有效提高其腹腔镜理论知识及基本操作能力,为临床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内镜技术基础,为本科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维重建(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ion,3D)技术在肋软骨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8排螺旋CT机按照胸部常规扫描条件对29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图像拆薄后进行二维CT(2DCT)重建,并将重建图像导入CT三维(3D)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建成像(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成像(SSD)及容积成像技术(VRT)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所有受检者的MSCT后处理图像均能显示肋软骨。正常肋软骨表现为周围密度均匀、形态规则、表面光滑。29例肋软骨骨折病例中共发现39处骨折,表现为肋软骨密度不均匀或者其中有裂隙的21处;错位型骨折共9处;青枝骨折(局部凹陷型或成角型骨折)7处;2处呈粉碎状。结论多排螺旋CT(MSCT)是1种无创伤性显示肋软骨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相关CT表现可望成为临床诊断肋软骨骨折的“金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患者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且确诊的梅毒患者42例,随即将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1例,研究组患者使用TPPA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的准确率。结果使用TPPA方法检测的研究组患者其准确率为100.00%,使用ELISA方法检测的对照组患者其准确率为80.95%,研究组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2,P=0.0355)。结论在梅毒患者的检测中,TPPA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