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毽球运动是一项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更能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同时,毽球运动开展起来简单、方便,并且适合老、中、青、少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因此深受各地区男女老少的欢迎,尤其适合在各地区的中小学校普及和推广。本文以ⅹⅹ镇中小学8所公办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毽球运动在该镇中小学推广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推动毽球运动在我镇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同时也为毽球运动在我市中小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简介: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全面发展、个性化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和多元化评价机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简介: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起始环节。通过实践考察,发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内生力不足、评价机制不完善、平台建设不够有力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区域产业结构匹配的路径: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注重培育内生力,提高高职院校自身调整专业设置的能力。打造产教融合平台,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容错机制,以确保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持续优化。通过以上措施,期望高职院校能够更好地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心室电激动延迟程度(LVED)及右心室与左心室起搏位点的距离(DRLV)在优化左心室起搏位点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应用左心室四极电极进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测量其左心室4个起搏位点的LVED及DRLV。按如下流程优化选择左心室起搏位点:(1)避免膈神经刺激(PNS);(2)合适的起搏阈值;(3)避开心尖部起搏;(4)选择最大LVED;(5)选择最大DRLV。按流程选择左心室起搏位点进行CRT,统计左心室四极电极置入的靶血管分布情况。记录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双心室起搏百分比;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QRS波时限、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 min步行距离、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并统计CRT术后有应答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应答的患者比例。结果入选29例心力衰竭患者,男性19例(66%),年龄(61.7±7.6)岁。扩张型心肌病17例(59%),缺血性心脏病12例(41%)。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左心室四极电极至靶血管内,且4个起搏位点亦均在靶血管内,侧静脉15例(52%),前静脉2例(7%),后静脉11例(38%),心大静脉侧分支1例(3%)。术后6个月双心室起搏百分比均大于95%。以最大的LVED及最大的DRLV作为依据选择左心室起搏位点的患者分别有19例(66%)和4例(14%)。最终29例患者中,有5例(17%)以D1作为起搏位点,5例(17%)以M2作为起搏位点,7例(24%)以M3作为起搏位点,12例(41%)以P4作为起搏位点。10例(34%)患者应用了传统双极电极具备的起搏位点(D1、M2),19例(66%)患者应用了左心室四极电极特异的起搏位点(M3、P4)。29例患者术前QRS波时限、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 min步行距离、NYHA分级分别为(171±24)ms、(231±79)ml、(28±5)%、(74±11)mm、(294±103)m、(3.2±1.0)级;术后6个月分别为(130±12)ms、(158±73)ml、(36±10)%、(66±12)mm、(371±86)m、(1.9±0.5)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01)。CRT术后6个月应答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答率分别为97%(28例)、83%(24例)。结论左心室四极电极的4个LVED和DRLV可用来选择左心室起搏位点,且以最大LVED及DRLV作为依据选择起搏位点,CRT应答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