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物质伪影降低(MMAR)技术对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颌面部CT图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用宽体探测器 CT行颌面部扫描且含有金属义齿植入的30例患者资料,患者病变部位均受到金属植入物伪影影响,行能谱扫描后采用静脉期分别重建 120 kV-like、虚拟单能量成像(VMI)(70、90、110 keV)、VMI(70、90、110 keV)+MMAR(简称VMI+M)图像,共 7 个图像序列。测量同层面病变及头长肌CT值和噪声(SD),计算病变伪影指数(AI)。通过 Friedman检验及 Wilcoxon检验实现对图像质量的客观、主观评估。结果7组图像SD、A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D:χ²=133.800,P<0.001;AI:χ²=92.147,P<0.001),VMI 110 keV+M图像SD[10(8, 12)]、AI[6(5, 9)]为7组内最低,其AI值与VMI 90 keV+M图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1)。VMI+M组SD、AI值低于对应单能量水平VMI组(均P<0.05)。7组图像主观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51.199,P<0.001)。VMI(70、90、110 keV)+M图像评分高于对应单能量水平VMI图像(Z=-4.583,P=0.000;Z=-3.742,P=0.000;Z=-2.449,P=0.014)。VMI 90 keV+M图像主观评分[4(3, 4)]最高,高于其余6组(均P<0.05)。30例中有26例病变区域伪影完全消除,对比度良好,病变显示清晰,图像效果最佳。结论宽体探测器CT的MMAR技术去除口腔金属植入体伪影效果明显,能提高图像质量,VMI 90 keV+MMAR图像能兼顾最佳伪影去除效果及良好的组织对比。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及肺腺癌1例。患者女,48岁,CT表现为右鼻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与上中下鼻甲分界不清,密度不均匀,累及相邻多个窦腔,局部骨质呈溶骨性破坏,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MRI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和DWI呈稍高信号。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处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右肺下叶结节内见空洞,邻近胸膜牵拉,增强后中度强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增强CT影像表现及定量指标分析对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和肝转移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部增强CT扫描的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患者12例为试验组,同时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其他影像检查证实为肝转移瘤亦行腹部增强扫描52例为对照组,采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及临床资料。图像分析指标包括:病灶形态、大小、数目、密度、边界、位置、分布特点;平扫、动脉期、门脉期病灶CT值,动脉期和门脉期肿瘤与正常实质的比值(TNR);病灶中心和边缘的强化特点,病灶的特殊征象及继发改变。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病灶均以多发和弥漫型为主,HEH弥漫型病灶常融合呈条带状。门脉期病灶CT值及TNR肝转移瘤高于HEH组(P<0.05),两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6、0.841。HEH组病灶中心以几乎不强化和轻度较均匀强化为主,肝转移瘤以轻中度不均匀强化为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肝包膜下分布、肝包膜回缩、靶环征及棒棒糖征是HE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病灶门脉期较高的CT值和TNR、肿瘤标志物升高、淋巴结转移是肝转移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门脉期病灶CT值及TNR值、中心强化特点、特殊征象及继发改变有助于HEH与肝转移的鉴别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多参数成像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3例,女33例;中位年龄为53岁,年龄范围为22~87岁。所有病人采用能谱CT行腹部常规平扫和能谱动静脉期增强扫描检查,在后处理工作站对平扫图像、动静脉期70 keV单能量图像、动静脉期碘基图像进行分析。观察指标:(1)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2)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3)特殊病例介绍。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²检验或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86例病人中,64例伴淋巴结转移,22例无淋巴结转移。(2)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生长方式、肿瘤长径、瘤周脂肪浸润、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静脉期碘基值是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χ²=6.753,Z=-3.180,χ²=7.649,Z=-2.051、-2.971、-2.547,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瘤周脂肪浸润,静脉期碘基值[>12且≤16(100 μg/cm3)、>16(100 μg/cm3)]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13.154,3.761、7.583,95%可信区间为2.597~66.620,1.893~8.572、4.769~16.692,P<0.05)。(3)特殊病例介绍。病例1:男,46岁。术前能谱CT增强检查结果示胃窦占位性病变伴淋巴结肿大。能谱CT增强检查动脉期70 keV单能量和碘基图像,原发灶层面横断位图像显示胃窦部胃壁明显增厚,轻中度强化,浆膜面及周围脂肪间隙清晰,伴胃体小弯侧淋巴结肿大。能谱CT增强检查动脉期70 keV单能量和碘基图像,幽门下层面横断位图像显示幽门下淋巴结肿大。能谱CT增强检查静脉期70 keV单能量和碘基图像,原发灶层面横断位图像显示胃窦部病灶分层强化,黏膜面明显强化,病灶黏膜面高碘基值。CT检查诊断为胃窦部胃癌伴淋巴结转移,无浆膜面及瘤周脂肪浸润。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胃窦部中分化腺癌,浸润至肌层,合并淋巴结转移。病例2:男,53岁。术前能谱CT增强检查结果示胃体小弯侧胃癌伴淋巴结肿大。能谱CT增强检查动脉期70 keV单能量和碘基图像,原发灶层面横断位图像显示胃体小弯侧胃壁不均匀增厚,中度强化,瘤周脂肪间隙模糊,浆膜面模糊,伴胃体小弯侧多发淋巴结肿大。能谱CT增强检查静脉期70 keV单能量横断位图像显示胃体小弯侧病灶,胃体小弯侧肿大淋巴结分界不清晰,瘤周脂肪间隙模糊。能谱CT增强检查动脉期70 keV单能量腹腔干层面横断位图像显示脾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周边环形明显强化,中央坏死成分无强化。CT检查诊断为胃体小弯侧胃癌伴淋巴结转移,合并浆膜面侵犯及瘤周脂肪浸润。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胃体小弯侧低分化腺癌,浸润至浆膜层,伴淋巴结转移。结论瘤周脂肪浸润、静脉期碘基值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巨大的肠系膜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侵犯空肠的病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1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腹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伴有钙化成分及杂乱分隔,增强呈轻度不均匀强化,误诊为脂肪肉瘤。患者经对症抗感染、手术、引流等处理后症状好转出院,术后病理确诊为肠系膜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术后随访8年未见复发及明显并发症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19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胃腺癌患者的临床及能谱CT影像资料,其中男143例,女53例,年龄28~81(59±11)岁,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根据病理资料细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测量并计算胃腺癌能谱参数值并进行淋巴结CT评估。基于不同能级(40、65和100 keV)的双期图像提取273个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组学标签。对能谱参数和组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诺模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用于评价预测模型诺模图的诊断性能,不同数据集之间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静脉期碘基值均大于非转移组[训练集:22.98(100 mg/L)>20.31(100 mg/L),P=0.086;验证集:25.14(100 mg/L)>21.07(100 mg/L),P=0.009];淋巴结CT评估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联合预测模型中组学标签40 keV-动脉期、65 keV-静脉期、肿瘤静脉期碘基值和淋巴结CT评估作为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ROC曲线分析中,诺模图预测淋巴结转移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应的AUC及95%CI分别为0.822(0.739~0.906)和0.819(0.732~0.906),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能谱CT的影像组学对术前定量预测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比,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低辐射剂量下对乏血供肝转移瘤CT图像质量及检出效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乏血供肝转移病变需行全腹部增强CT的56例患者,增强后第1静脉期均行常规辐射剂量(400 mA)CT扫描,根据第2静脉期管电流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280 mA,19例)、B(200 mA,19例)、C(120 mA,18例)组。各组第1静脉期和第2静脉期图像均进行权重为60%的ASiR-V(ASiR-V60%)和高强度的DLIR(DLIR-H)重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噪声、肝脏的信噪比(SNR肝脏)和门静脉的信噪比(SNR门静脉)、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病灶),主观评价指标包括总体图像质量评分、病灶显示能力评分、诊断信心度评分,并记录各组有效辐射剂量(ED)和病灶检出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ASiR-V60%和DLIR-H图像间客观指标的差异,采用配对资料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主观评价指标。结果第2静脉期A、B、C组ED分别为(5.56±0.35)、(3.88±0.23)、(2.42±0.23)mSv。A、B、C组第2静脉期的ED分别比第1静脉期的ED降低30%、50%、70%。随着辐射剂量的降低,噪声逐渐增加,CNR病灶、SNR肝脏、SNR门静脉逐渐降低。在相同辐射剂量条件下,DLIR-H的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均优于ASiR-V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各组的主观评分随辐射剂量的降低而降低,在相同辐射剂量条件下,DLIR-H的总体图像质量、病灶显示能力和诊断信心评分均高于ASiR-V60%(P均<0.001)。A组的ASiR-V60%和DLIR-H均将全部病灶检出,检出率为100%(84/84),B组检出率均为92.0%(75/81),C组检出率均为88.0%(79/89)。结论与ASiR-V60%相比,DLIR-H在低辐射剂量下均可提高总体图像质量及乏血供肝转移病灶的显示能力,增加诊断信心。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应用于PICC置管白血病化疗患儿对其置管风险及患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治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100例PICC置管白血病化疗患儿,对其开展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进行管理。查找出PICC置管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效内容及潜在风险因素,并按照公式计算出风险数值(RPN)。以RPN值为依据展开剖析,制订出白血病PICC管道维护与操作的规范化流程,并对其临床成效进行后续观察。结果在开展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后,评估失误、操作不规范、患儿不配合、用物准备不足等置管操作RPN评分分别为(619.5 ± 11.7)、(859.3 ± 18.7)、(248.6 ± 20.6)、(597.4 ± 8.4)分,而实施该项干预前评分分别为(1 347.5 ± 27.8)、(1 127.4 ± 34.7)、(427.3 ± 41.9)、(703.2 ± 14.7)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563~14.279,均P<0.05);在开展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后,药物因素、患儿因素、封管无效、输液中断、宣教不到位、置管维护RPN评分分别为(598.4 ± 17.4)、(537.2 ± 12.1)、(407.3 ± 12.1)、(178.4 ± 12.1)、(85.6 ± 12.7)分,而实施该项干预前评分分别为(986.4 ± 30.7)、(685.7 ± 17.8)、(527.4 ± 23.6)、(359.2 ± 29.4)、(148.3 ± 26.5)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1.092~19.634,均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应用于白血病PICC管道置管与维护的患儿,能提高管道管理成效,降低管道维护风险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