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信息化血糖管理模式,提高非内分泌科联络护士的专科知识,实现全院血糖管理同质化。方法借助互联网技术在医院建立多学科联动的血糖管理系统,于2018年8—12月,通过对58个病区共86名联络护士专业化培训,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虚拟病区,对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开展远程治疗。采用便利抽样法,从58个病区抽取10个病区,以2018年5月入住10个病区的212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院内一般会诊制度。2019年5月入住的238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组,进行多学科-信息化血糖管理。比较培训前后联络护士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血糖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培训后,联络护士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均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时空腹血糖达标率97.48%、餐后2 h血糖达标率92.02%,住院期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83.61%,葡萄糖耐量检测率44.79%,患者满意度99.1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打造虚拟病区,进行多学科-信息化血糖管理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质量和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专科护士主导的线上随访管理系统在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糖尿病出院患者的糖代谢指标及自我管理能力。方法构建专科护士主导的线上随访管理方案并进行临床验证。选取2018年10—12月在内分泌科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采用以专科护士主导的时时线上咨询及定期视频复诊的线上随访管理系统,比较患者出院1、3、6个月的糖代谢指标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单因素重复测量方法结果显示,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在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6.49~1 737.59,均P<0.01)。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患者出院6个月的FPG(mmol/L)、2 hPG(mmol/L)、HbA1c(%)及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优于出院3个月(Z值为-0.948~1.433,均P<0.01);患者出院6个月的FPG(mmol/L)、2 h PG(mmol/L)、HbA1c(%)及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优于出院1个月(Z值为-2.705~4.517,均P<0.01);患者出院3个月的FPG(mmol/L)、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优于出院1个月(Z值为-1.432、3.083,P<0.01)。结论专科护士主导的线上随访管理系统可作为2型糖尿病出院患者远程血糖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5E康复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进行延续性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模式,观察组采用5E康复模式。应用1个月后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心绞痛稳定程度进行评分,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及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应用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应用后,观察组康复模式PPBG及HbAlC、FB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1个月应用后,观察组康复模式应用后患者康复锻炼、按时用药、饮食依从及戒烟戒酒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1个月应用后,观察组康复模式应用后患者局部压疮、低血糖、骨折、肺部感染、跌倒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5E康复模式用于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讲者从分子医学的角度分别就"乳腺癌干细胞"、"三阴乳腺癌适配子(Aptamer)"、"雄激素受体(AR)"几方面对乳腺癌的致病因素、靶向治疗以及如何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针对高复发乳腺癌,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检测指标和治疗靶点;乳腺癌干细胞可作为高复发乳腺癌治疗评估的指标和传统治疗的补充手段;Aptamer可用于高复发乳腺癌的早期筛查;AR可成为临床新的分子分型指标和治疗靶点。讲者的观点和经验为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宝贵方法和思路。
简介: 摘要: 进入21 世纪以来,人类在不断朝着信息化时代迈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出现是人类在科技领域的又一大探索。目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已经融入到了人民生活生活的各个方面,减少了人们生活中的很多麻烦。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使人们的生活发生转变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弊病。因此,对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具体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进一步发现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本篇文章将从影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的因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的积极影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的消极影响、加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现代生活积极影响的措施四方面进行细致研究,不断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组本院科室收治的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全身麻醉患儿共 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儿用生理盐水注射,观察组将生理盐水替换为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苏醒、拔管以及 PACU停留时间、躁动 PAED评分、持续躁动的时间、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苏醒、拔管以及 PACU停留时间、躁动 PAED评分、持续躁动的时间、躁动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躁动的发生,缩短麻醉恢复的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预后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利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检索并筛选1975年1月至2016年12月5 815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其预后。其中,乳腺癌骨转移组3 146例,乳腺癌非骨转移组2 669例。按照预后情况,将3 146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分为2个亚组:死亡组1 669例和存活组1 477例。利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骨转移和非骨转移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骨转移的影响因素;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分析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中死亡组与存活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乳腺癌骨转移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结果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患者在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人种、ER、PR、HER-2、肿瘤分子分型和预后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71、-2.39、-13.87、χ2=14.55、305.74、245.56、69.34、335.36、79.15,P均<0.050),2组间年龄、性别和原发灶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2.71、0.45,P均>0.0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阳性、PR阳性、肿瘤T分期高和N分期高为导致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危险因素(OR=1.775,95%CI:1.258~2.505,P=0.001;OR=1.425,95%CI: 1.236~1.643,P<0.001;OR=1.095,95%CI:1.043~1.149,P<0.001;OR=1.396,95%CI: 1.246~1.564,P<0.001),而组织学分级越高,发生骨转移的风险反而越小(OR=0.815,95%CI:0.733~0.907,P<0.001)。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患者的O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53,P<0.001)。骨转移患者中,2个亚组(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级、年龄、ER、PR、HER-2、肿瘤分子分型、原发灶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75、-3.22、-8.14、χ2=39.80、69.81、87.45、51.87、132.47、36.24、6.05、36.24,P均<0.050)。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PR、HER-2、肿瘤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化疗、放射治疗和原发灶手术是影响骨转移组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1.349,95%CI: 1.195~1.523,P<0.001;HR=1.151,95%CI: 1.101~1.203,P<0.001;HR= 1.077,95%CI: 1.033~1.123,P<0.001;HR= 0.715,95%CI: 0.626~0.817,P<0.001;HR=0.695,95%CI: 0.627~0.770,P<0.001;HR=1.349,95%CI: 1.260~1.414,P<0.001;HR=1.371,95%CI: 1.261~1.489,P<0.001;HR=0.626,95%CI:0.562~0.697,P<0.001;HR=0.874,95%CI:0.791~0.966,P=0.008;HR=0.663,95%CI: 0.561~0.784,P<0.001)。结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预后优于非骨转移患者,与年龄、T分期、N分期、PR、HER-2、肿瘤分子分型、组织学分级有关,治疗方面原发灶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有助于改善骨转移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