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 目的观察内科教学中多种方式结合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效果。方法 对 2019 年到我院内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 90 名,将 90 名学生平均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 45 名,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理论教学与常规见习带教,给予观察组学生多种方式结合培养方式教学,对比两组 各项考试成绩 以及 学习能力 。结果 观察组的 各项考试成绩 以及 学习能力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具有可比性。结论 多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见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内科临床教学中 PBL 教学法结合思维导图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内科实习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 67 人,将其分为两个组,既对照组( 34 )与试验组( 33 ),两组实习生所授课程内容相同,但是授课方式不同,对照组学生给予常规教学模式,试验组学生给予 PBL 教学法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观察对比两组客观题与病例分析题以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客观题与病例题指标得分高于对照组实习生,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具有可比性。结论 PBL 教学法联合思维导图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内科知识理论和内科实践操作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HBV感染对NK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外周血标本来源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经体外扩增培养NK细胞后回输的49例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7~87岁,中位年龄60岁。根据患者有无HBV感染,将血标本分为HBV(+)组和HBV(-)组。体外扩增、培养CD3-CD56+的NK细胞和CD3+CD56+的NK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NKT细胞百分率。两组细胞活性率和细胞凋亡等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HBV(-)组细胞活性率为(94.4±1.2)%,明显高于HBV(+)组的(85.1±4.6)%(t=2.146,P<0.05);而HBV(-)组细胞凋亡率为(3.2±0.9)%,明显低于HBV(+)组的(11.6±4.1)%(t=-2.220,P<0.05)。HBV(-)组NK细胞百分率为(55.8±4.4)%,明显高于HBV(+)组的(34.7±5.9)%(t=2.889,P<0.05)。结论HBV(-)患者来源的细胞体外扩增诱导可获得较多NK细胞。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黄山首康医院(黄山高新区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每日3次,每次30 min。患者经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后去甲肾上腺素减量至0.5 μg·kg-1·min-1,对照组继续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不进行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去甲肾上腺素减量至0.5 μg·kg-1·min-1时开始进行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干预组康复训练时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72例患者被纳入最后分析,干预组35例,对照组37例。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3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基础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ICU住院时间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0.5 μg·kg-1·min-1的时间明显缩短〔ICU住院时间(h):193.0(145.5,312.0)比242.5(180.0,483.5),P<0.05;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0.5 μg·kg-1·min-1的使用时间(h):120.0(72.0,144.0)比144.5(120.0,192.0),Z=2.976,P=0.003〕。干预组35例患者在康复期间未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晕厥、中心静脉导管脱落和胃管脱落现象,1例患者因牵拉导尿管出现肉眼血尿,经对症处理后次日消失。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恢复自主血压,缩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支原体检测用培养基存放在15~25 ℃不同时间的质量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支原体肉汤、支原体半流体、精氨酸支原体肉汤、精氨酸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灭菌后在15~25 ℃存放0、21、35、49、70 d,检测各时段4种培养基的外观、pH值和灵敏度,综合分析3个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引起变化的因素。结果4种支原体检测用培养基的3个质量指标相互作用,均随存放时间延长而变化;存放21 d内,支原体肉汤和半流体培养基内环境变化最剧烈,颜色变化明显,pH下降较快;存放35 d内,4种培养基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不同稀释度的对应支原体生长管数均达到接种管数的2/3或以上。结论4种支原体检测用培养基在15~25 ℃存放35 d,质量符合标准;存放过程中,分装容器的密封性决定溶于培养基的空气总量,进而影响培养基的质量稳定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视觉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视觉反馈训练。分别于康复干预前、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N9、N20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上肢FMA评分(47.91±6.92)分,高于对照组的(40.31±7.87)分,Barthel指数评分(77.33±11.82)分,高于对照组的(66.79±12.3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偏瘫侧上肢SEP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视觉反馈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提高SEP的N9、N20波幅,缩短其潜伏期,促进镜像神经元系统中与上肢运动功能有关脑区的兴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