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腹部手术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义乌市中心医院行腹部手术的COPD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比重(FEV1%pre)分为轻度组(FEV1%pre≥80%,n=39)与中度组(80%>FEV1%pre≥50%,n=29)。比较两组入室后(T0)、完成诱导后(T1)、腹腔探查时(T2)、术毕前(T3)、拔管后(T4)两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生命体征[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外周血管阻力(SVR)变化,分析两组苏醒质量指标差异。结果T1、T2、T3时轻度组的PaO2分别为(301.6±76.2)mmHg、(292.6±73.4)mmHg、(112.8±34.1)mmHg,SaO2分别为(99.1±0.8)%、(98.8±1.0)%、(94.5±2.2)%,均较T0时均显著升高(t=23.51、22.73、12.34,2.75、2.93、2.22,均P<0.05),而PaCO2分别为(40.5±9.3)mmHg、(40.2±9.1)mmHg、(43.7±7.9)mmHg,较T0时均显著下降(t=0.98、1.12、0.84,均P<0.05);中度组与轻度组有相同趋势,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4时,两组PaO2、PaCO2、SaO2水平均较T0时无明显变化,且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时,轻度组MAP分别为(75.5±11.0)mmHg、(80.7±11.9)mmHg,HR分别为(71.4±12.5)次/min、(74.2±13.6)次/min,SVR分别为(9.1±1.6)×102 dynes·s-1·cm-5、(9.9±2.0)×102 dynes·s-1·cm-5,均较T0时显著下降(t=1.35、0.95,1.83、0.64,1.42、0.27,均P<0.05),中度组与轻度组有相同趋势,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3、T4时,两组MAP、HR、SVR水平较T0时无明显变化,且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度组自主呼吸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送返病房时间均略短于中度组,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用于COPD患者腹部手术,造成血气指标变化趋势并不受COPD病情影响,可为临床确立麻醉方案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94例 2015年 1月到 2015年 12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7例。给予所有患者吸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为 95.74%,对照组为 82.9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但与美托洛尔相比,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卡维地洛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疗法联合视功能训练治疗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临汾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65例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患儿的病情进展程度将其分为A、B、C组三组,其中A组(21例)为轻度弱视,B组(31例)为中度弱视,C组(13例)为重度弱视。全部患儿在常规弱视治疗的同时进行视功能训练。记录、比较治疗前,治疗3、6个月后入选患儿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和不同弱视程度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立体视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呈明显改善趋势(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呈明显改善趋势(P均<0.05),但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B、C组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呈明显改善趋势(P<0.05),且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A、B两组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立体视水平呈明显改善趋势(P<0.05),且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立体视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C组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立体视水平呈明显改善趋势(P<0.05),但治疗3、6个月后患儿的立体视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常规弱视治疗法、视功能训练联合疗法进行治疗,诊治结局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视力水平,加快患儿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进程,临床应用价值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