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47 297名6~17岁中小学生。依据2011年WHO贫血诊断标准,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地区中小学生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贫血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2019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中小学生血红蛋白均值为135.19 g/L,贫血率为8.7%;女生贫血率(10.0%)高于男生(7.4%),西部地区贫血率(9.8%)高于中部地区(7.1%);西北、西南、中南、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贫血率分别为10.2%、9.7%、8.3%、7.5%、5.7%和3.5%;6~、11~、14~17岁年龄组贫血率分别为8.0%、8.3%和1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使用营养配餐软件的学校(OR=1.482,95%CI:1.296~1.694,P<0.001)、午餐不供应肉类食物的学校(OR=1.241,95%CI:1.103~1.395,P<0.001)以及低收入家庭(OR=1.297,95%CI:1.211~1.389,P<0.001)的学生贫血发生风险更高;模型增加学生饮食相关因素后显示,每周吃≥3次肉类食物的学生贫血发生风险较低(OR=0.907,95%CI:0.832~0.989,P=0.026)。结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我国中小学生贫血改善已产生重要影响,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学生贫血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生家庭收入、学校所在地、学校配餐能力及食物供应种类等是中小学生贫血发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需要各方给予进一步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