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生在中国的首例疑似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者进行实验室确诊。方法采集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并采集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痘疱液、鼻咽拭子、结痂涂抹、唾液等标本以及密切接触者的痘疱液、口咽拭子、血清等标本后,利用4套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猴痘病毒正痘病毒。结果疑似感染者的脑脊液高通量测序结果检出285个猕猴α疱疹病毒样序列读数;猕猴α疱疹病毒1型特异性实时定量PCR检测患者脑脊液、结痂涂抹唾液标本阳性,疑似感染者的其余样本密切接触者的样本均为阴性。水痘带状疱疹、猴痘正痘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样本均为阴性。结论患者脑脊液、结痂涂抹唾液标本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核酸检测阳性,结合病人的临床特征、动物接触史高通量测序结果,确诊患者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

  • 标签: 中国 猕猴α疱疹病毒1型 实时定量PCR 疱疹病毒 首例
  • 简介:摘要猕猴α疱疹病毒1型,又称为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a疱疹病毒科,单纯疱疹病毒,是猕猴中广泛流行的疱疹病毒。猕猴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人感染后病死率约为80%。2021年4月,我国发现首例人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型感染病例,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管理措施,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有效地处置了该起疫情。本文结合我国首例人感染猕猴α疱疹病毒1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措施以及实验室检测进行讨论研究,形成专家共识,旨在为猕猴α疱疹病毒1型的风险评估疫情应对提供科学的依据。

  • 标签: 猕猴α疱疹病毒1型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检测 专家共识
  • 作者: 赵志敏 黄梦婧 李梦哲 邓瑶 王文 张磊亮 赵平 谭文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卫健委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呼和浩特 010010,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453003,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济南 250000,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生物医学防护教研室 上海市医学生物防护重点实验室 200433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可表达产生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的CHIKV DNA疫苗与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小鼠中的免疫应答与保护效果。方法C57BL/6n小鼠分别用CHIKV DNA疫苗20 μg肌肉注射加电转的形式免疫2次,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105 PFU皮下注射的形式免疫2次,阴性对照50 μLPBS皮下注射免疫2次,每次免疫后的第14 d进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检测。末次免疫后第4周进行CHIKV Ross攻毒实验。结果CHIKV DNA疫苗免疫后诱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特异性抗体反应均高于CHIKV 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CHIKV Ross致死性攻击后,DNA疫苗与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均可保护小鼠免于死亡。结论DNA疫苗20 μg与CHIKV181/clone25减毒活疫苗105 PFU均可有效预防小鼠CHIKV感染,但DNA疫苗诱导更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

  • 标签: 基孔肯雅热病毒 DNA疫苗 减毒活疫苗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小鼠中筛选确定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融合糖蛋白(fusion glycoprotein,F)附着糖蛋白(attachment glycoprotein,G)特异性的H-2d限制T细胞表位。方法本研究基于NiV FG蛋白全序列设计合成多肽库(单肽长15个氨基酸,前后肽重复10个氨基酸),使用表达NiV FG蛋白的DNA疫苗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通过矩阵设计将FG抗原全序列肽库分别混合成肽池,取免疫后小鼠脾细胞进行IFN-γ ELISPOT检测,确定肽库中特异反应的优势表位肽。结果F肽库筛选到12条特异性优势肽,第56条多肽产生的反应最强;G肽库筛选到4条特异性优势肽,第72条多肽产生的反应最强。结论本研究使用IFN-γ ELISPOT方法筛选确定了12条NiV F抗原特异性4条NiV G抗原特异性H-2d限制优势T细胞表位,NiV免疫学与疫苗研究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尼帕病毒 H-2d限制 T细胞表位 IFN-γ ELISPOT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脂多聚复合物(lipopolyplex, LPP)递送平台保守抗原开发的新型流感病毒mRNA疫苗小鼠体内的免疫原性评价。方法将4个拷贝的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2胞外域(extracellular domain of matrix 2 protein,M2e)与核蛋白(nucleoprotein,NP)编码基因按照真核密码子优化,串联构建融合抗原并体外转录4M2eNP-mRNA,利用LPP技术平台制备甲型流感病毒mRNA疫苗(LPP-4M2eNP)。转染真核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体外验证NPM2e表达;BALB/c小鼠经肌肉注射10 μg、30 μg mRNA疫苗,间隔4周加强免疫次,酶联免疫法检测免疫后血清抗体滴度,免疫斑点法检测细胞免疫应答。结果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4M2eNP-mRNA转染真核细胞后NPM2e正确表达。单针免疫可明显诱导抗原(NPM2e)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小鼠中诱发了抗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呈Th1型偏向;NP细胞免疫应答显著提高,但M2e细胞免疫应答强度无明显改变。结论本研究制备的LPP-4M2eNP疫苗小鼠中单针免疫即可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加强免疫后可诱导明显的体液细胞免疫应答,表明疫苗具有较好的研发应用前景。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mRNA疫苗 免疫应答 核蛋白 基质蛋白2胞外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骨手法治疗颈头痛的效果。方法:取2019年7月到2020年8月入院的124例颈头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成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正骨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头痛(VA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比对照组高,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P>0.05无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并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正骨手法 颈性头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评价种基于COYOTE® Flash2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快速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使用靶向SARS-CoV-2 ORF1ab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探针组构建快速反应体系,并验证体系的灵敏度特异性。同时,使用10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样本对方法进行应用评估。结果检测方法无需核酸提取、手动操作时间仅用1 min,样本进、结果出,可以30 min完成检测。方法最低检测限为4×102拷贝/ml;与其他人类冠状病毒(包括HCoV-229E、HCoV-NL63、HCoV-OC43、HCoV-HKU1、SARS-CoVMERS-CoV)以及其他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病毒无交叉反应。临床样本应用评估显示,与常规需要核酸提取的RT-qPCR的总符合率98.15%。结论通过对SARS-CoV-2快速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应用评价发现,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灵敏,适用于多种场景即时快速检测需求。

  • 标签: SARS-CoV-2 实时荧光定量PCR 现场即时检测 最低检测限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人群小鼠血清对变异株(Delta株Beta株)的交叉中和活性。方法各取20份人群常规两剂基础免疫血清、三剂加强免疫血清和两剂小鼠免疫血清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新型冠状病毒原型株、DeltaBeta变异株3株病毒,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中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通过分析不同稀释度血清对固定剂量病毒的中和活性,计算血清阳性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 GMT),评估免疫血清的交叉中和水平。结果人免疫血清对不同变异株的阳性率均大于95%;基础免疫后,接种者血清对原型株、Delta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109、4115,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7倍7.3倍;加强免疫后,接种者血清对原型株、DeltaBeta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446、19086,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3倍5.2倍。小鼠免疫血清对不同变异株的阳性率均为100%;对原型株、Delta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为2 037、862408,与原型株比较,针对DeltaBeta变异株的中和抗体GMT分别下降2.4倍5.0倍。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后的人群小鼠血清均可对DeltaBeta变异株产生定水平的中和保护,且人群加强免疫后可产生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交叉中和抗体,疫苗的临床应用保护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基础免疫 加强免疫 变异株 交叉中和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的传染特征是调查病例感染来源、确定密切接触者范围病例隔离时间等防控措施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技术报告与专业指南等资料进行综述,基于病原学流行病学两个维度的研究结果,探讨新冠病毒感染者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阶段的传染特征。现有研究提示,新冠病毒感染者潜伏期末发病期均可分离到具有感染的病毒,发病4~6 d后在上呼吸道样本中病毒载量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提示潜伏期末发病1周内的传染性相对较强。个别病例恢复期尽管可再次检出新冠病毒核酸,但未发现具有传染的证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潜伏期 临床症状期 恢复期 传染性
  • 简介:摘要自2014年肠道病毒D68感染在北美地区暴发流行以来,其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急性弛缓脊髓炎(acute flaccid myelitis,AFM)的主要病原体之。肠道病毒D68人群中持续流行并累积变异,可进化出嗜神经系统的高毒力致病株。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抗病毒药物,故对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尤显重要。本研究主要从肠道病毒D68不同基因型亚基因型、基因组变异病毒使用不同细胞受体对嗜神经毒性的影响,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途径,以及感染病毒后机体免疫反应等方面,介绍肠道病毒D68感染致AFM的病毒学机制。

  • 标签: 肠道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D68 急性弛缓性脊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甲型流感病毒双价DNA疫苗,并在小鼠模型中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将SARS-CoV-2 Beta突变株S1蛋白编码序列甲型流感病毒Cambodia (H3N2)株HA蛋白编码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合成,采用Over-lapping PCR方法,将两个编码基因通过自裂解2A肽(self-cleaving 2A peptides)序列连接成S1-2A-HA片段,构建能同时表达S1蛋白HA蛋白的双价DNA疫苗,命名为pVRC-S1-2A-HA,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验证S1蛋白HA蛋白的表达。将DNA疫苗肌肉注射加电转途径(IM+EP)免疫BALB/c小鼠,间接ELISA、假病毒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小鼠体液免疫应答,IFN-γ ELISPOT、胞内细胞因子染色(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ICS)CBA法检测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结果双价DNA疫苗pVRC-S1-2A-HA可以同时表达S1蛋白HA蛋白,初次免疫后能够显著诱导小鼠产生针对S1蛋白的特异性细胞免疫针对HA蛋白的特异性IgG结合抗体;加强免疫后特异性免疫应答都显著增强,针对S1蛋白的特异性IgG结合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提高至3 251,细胞免疫提高至1 238 SFC/106个细胞,针对HA蛋白的特异性IgG结合抗体GMT达到45 407。ICS法检测到疫苗加强免疫可诱导小鼠CD4+CD8+T细胞产生IL-2、IFN-γ、TNF-α;CBA结果显示单针免疫后小鼠脾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IFN-γ)。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能同时表达SARS-CoV-2 S1蛋白甲型流感病毒H3N2亚型HA蛋白的双价DNA疫苗,疫苗可诱导产生针对S1蛋白HA蛋白的特异性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具有较好的研发与应用前景。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 DNA疫苗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种新型西尼罗病毒(WNV)DNA疫苗小鼠模型中免疫效果。方法首先构建了表达WNV新疆分离株(XJ11129-3)前体膜(prM)包膜蛋白(E)的DNA疫苗VRC-prME,体外验证其表达并能产生病毒样颗粒,经肌肉注射加电转途径免疫C57BL/6小鼠,间隔4周加强免疫。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免后血清抗体,WNV(NY99株)单轮感染颗粒检测中和抗体,免疫斑点法与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检测细胞免疫应答。结果VRC-prME加强免疫2周后诱导小鼠产生了较强的Th1型偏向抗体应答,并能交叉中和WNV(NY99株)的单轮感染颗粒,疫苗同时诱导了抗原特异性的多功能CD8+ T(IFN-γ、IL-2、TNF-α)细胞应答。结论本研究制备的表达西尼罗病毒新疆分离株前体膜包膜蛋白的新型DNA疫苗小鼠中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具有较好的研发与应用前景。

  • 标签: 西尼罗病毒 DNA疫苗 体液免疫 CD8+ T细胞
  • 简介:摘要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隶属披膜病毒科的甲型病毒,可通过埃及伊蚊白蚊伊蚊传播,主要引起高热、皮疹、多发性关节炎/多关节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威胁。目前仍无针对基孔肯雅病毒的疫苗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本篇综述简要概述基孔肯雅病毒的基因组与流行病学特征、主要抗原的免疫应答特点疫苗的最新研发进展。

  • 标签: 基孔肯雅病毒 感染 抗原 疫苗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疫情已造成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19-nCoV变异株不仅毒力发生变化,传播力增强,这些特性的改变已引发持续关注。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COVID-19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基于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Cas)的核酸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便携、价廉的特点,2019-nCoV分子检测中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CRISPR/Cas系统2019-nCoV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RISPR/Cas系统 检测
  • 作者: 胡月超 宋敬东 耿合员 朱娜 谭文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学病毒和病毒病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2,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海关卫生检疫中心实验室,南京 210019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优化人冠状病毒NL63参考株(HCoV-NL63-NC_005831)的体外富集方法。方法恒河猴肾细胞系(LLC-MK2)培养HCoV-NL63,离心力135 000×g、分别离心病毒培养上清4 h、6 h、8 h、10 h12 h富集病毒,并以商品化PEG沉淀试剂盒富集方法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空斑实验对原始病毒液、富集病毒液分别进行病毒核酸病毒生物活性定量检测,评价病毒富集效果;通过透射电镜负染观测病毒富集前后的形态。结果经超速离心法经PEG沉淀法分别进行体积100∶1富集处理,两种方法获得的富集病毒液相较于原液的病毒核酸浓度活病毒浓度均有提高(P<0.001)。超速离心方法富集前后,电镜下观察到的病毒颗粒呈正常的负染形态;4 h、6 h、8 h、10 h12 h超速离心后活病毒浓度平均分别是原病毒液的(7.35±1.62)倍、(13.98±1.71)倍、(36.36±10.41)倍、(48.16±9.38)倍、(54.26±7.02)倍,PEG沉淀后活病毒浓度是原病毒液的(3.39±0.16)倍,经超速离心法获得的富集病毒液的核酸浓度活病毒浓度显著高于PEG沉淀法(P<0.05);8 h、10 h、12 h超速离心后病毒浓度显著高于4 h6 h(P<0.05),但8 h、10 h、12 h之间病毒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速离心法相较于商品化的PEG沉淀法能更有效富集HCoV-NL63病毒;离心力135 000×g时,选择8 h的超离时间可获得较优的体外富集效果。

  • 标签: HCoV-NL63 超速离心 PEG qRT-PCR 病毒富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修饰株NTV-C7L,细胞小鼠体内分别评价病毒毒力。方法通过同源重组构建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修饰株NTV-C7L,通过病毒的细胞扩散能力复制能力,以及小鼠呼吸道感染实验小鼠尾部划痕实验分别评估NTV-C7L的体外体内毒力。结果经同源重组蓝白斑纯化获得的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修饰株NTV-C7L,通过PCRWestern blot鉴定证明C7L基因正确插入并能表达C7L蛋白;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BALB/C 3T3)中,NTV-C7L的扩散能力复制能力比NTV强,但低于VTT;痘苗病毒小鼠滴鼻实验结果表明,106PFU病毒感染后TTV组小鼠体重与NTVNTV-C7L组相比,体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6, P<0.001;t=5.73, P<0.001),NTV组与NTV-C7L组相比,体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7,P=0.081);107PFU病毒感染后,NTV组NTV-C7L组体重下降与TTV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86, P<0.001;t=10.71, P<0.001)。NTV组与NTV-C7L组相比,体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16,P<0.001)。小鼠尾部皮肤划痕实验表明,接种106PFU VTT组小鼠第5天尾部形成较为明显皮肤红肿、损伤,而107PFU NTV组NTV-C7L组仅在局部形成红肿,且范围较VTT小,后逐渐结痂愈合。结论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修饰株NTV-C7L细胞内小鼠体内毒力较NTV升高,但明显低于VTT,痘苗病毒载体优化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 标签: 非复制型痘苗病毒修饰株NTV-C7L 毒力 痘苗病毒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RespiFinder® 2SMART临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性能。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青海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哨点医院收集的471份鼻咽拭子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单管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RespiFinder® 2SMART实验室自建方法对12种病毒进行平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对于不致的样本采用巢式PCR结合测序或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分析。实验室检测结果参照,分析试剂盒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等指标,综合评估试剂盒的性能。结果两种方法对12种呼吸道病毒的检出符合率均超过95.00%。对结果不致的样本(10.20%,48/471)复核,证实了试剂盒检出的HCoV-229E、HAdVHRV/HEV部分样品真阳性(38.00%,23/48)。实验室检测结果参考标准,试剂盒对大部分病原检出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可达到100.00%,但检出HCoV-229EHAdV的阳性预测值偏低(50.00%87.93%,95%CI2.56~97.4477.13~94.03);试剂盒对大部分病原体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均可达到100.00%,但检出PIV-1、PIV-2RSV-A的灵敏度偏低(58.33%,57.14%,64.28%,95%CI31.95~80.67,99.17~100.00,38.76~83.00);试剂盒检测大部分病原的约登指数均超过0.98,但检测PIV-1、PIV-2RSV-A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58、0.570.64。结论RespiFinder® 2SMART试剂盒用于临床样本中HCoV、HMPV、HAdV、HRV、PIV-3RSV-B的检测性能好,但对于PIV-1,PIV-2RSV-A的检测灵敏度还有待提高。

  • 标签: 呼吸道病毒 多重核酸检测 RespiFinder® 2SMART 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