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帕金森病(PD)患者视盘参数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检查确诊的原发性PD患者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轻中度、重度PD各为15例15只眼,并据此分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0名2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傅里叶域OCT对所有受检眼视盘进行扫描。测量视盘面积、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盘沿容积、视盘容积、视杯容积、盘沿面积、C/D面积、水平C/D、垂直C/D等参数;视盘平均以及上方、下方、颞侧上方(TU )、上方颞侧(ST )、上方鼻侧(SN )、鼻侧上方(NU)、鼻侧下方(NL)、下方鼻侧(IN)、下方颞侧(IT)、颞侧下方(TL)象限的RNFL厚度。3组受检眼视盘参数和RNFL厚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t检验。结果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视盘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6,P>0.05 );其余各项视盘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21、5.586、6.302、5.926、5.319、5.404、5.861、6.603 ,P <0.05 )。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受检眼视杯面积、视杯容积、C/D面积、水平C/D、垂直C/D大于正常对照组,盘沿面积、盘沿容积、视盘容积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PD组受检眼视杯面积、视杯容积、C/D面积、水平C/D、垂直C/D大于轻中度PD组,盘沿面积、盘沿容积、视盘容积小于轻中度P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视盘ST、SN、NU、NL象限RNF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86、2.852、2.961、2.404,P>0.05)。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受检眼平均RNFL以及TU、IN、IT、TL象限RNFL厚度均小于正常对照组;重度PD组受检眼平均以及TU、IN、IT、TL象限RNFL厚度均小于轻中度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随着PD程度的加重,TL、TU象限RNFL变薄最为显著。结论PD患者视盘面积及容积缩小,视杯面积及容积扩大,C/D明显扩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RNFL厚度明显变薄,且以颞上、颞下方最为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合并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疗效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BMSCs组,每组24只大鼠。将模型组及BMSCs组大鼠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梗死模型,空白组不给予任何特殊处理。于造模24 h后BMSCs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1 ml BMSCs溶液(细胞浓度为1×106个/ml),同期模型组及空白组则分别注射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在术后3 d、7 d及14 d时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梗死侧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在术后3 d、7 d及14 d时,BMSCs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4±1.34)分vs (9.2±0.84)分,(6.2±0.84)分vs (8.8±0.84)分,(5.0±1.00)分vs (7.8±0.84)分]、脑梗死面积占比[(39.09±1.66)% vs (45.78±1.26)%,(26.20±1.47)% vs (43.11±1.06)%,(22.45±1.45)% vs (38.16±0.87)%]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随着术后时间延长,BMSCs组脑梗死面积逐渐减小。在术后3 d、7 d及14 d时,空白组、模型组VEGF及GDNF mRNA表达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及模型组比较,BMSCs组缺血脑组织中VEGF、GDNF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移植对合并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缺血脑组织中VEGF、GDNF含量有关。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商丘市立医院、商丘市梁园区中医医院收治的246例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溶栓后发生出血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以1∶1配比选取同期CIS溶栓后未发生出血转化患者2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焦磷酸测序法,检测两组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统计两组ABCB1基因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分布,以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CIS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比较观察组不同预后患者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显示,观察组rs1045642位点CC基因型频率34.55%高于对照组25.02%,CT基因型频率12.20%、TT基因型频率3.25%低于对照组14.63%、9.35%(χ²=21.527,P<0.05);观察组rs2032582位点GG基因型频率17.89%、GT基因型频率21.54%低于对照组37.60%、93.96%,TT基因型频率10.57%高于对照组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80.427,P<0.05);rs1045642位点TT基因型是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rs2032582位点TT基因型是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OR=2.903,P<0.05)。商丘地区CIS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可能与ABCB1 rs1045642位点TT基因型、rs2032582位点TT基因型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患者因“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2年余,全身疼痛8个月,体重近半年下降15 kg”于 2020年9月15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患者有胸痛、咳嗽、咳痰等,经验性使用头孢类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但出现药物性皮疹,抗过敏治疗后皮疹缓解。颈部淋巴结肿大无缓解,活检提示多灶性肉芽肿性炎,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淋巴结有所缩小,但病情反复,继而出现全身疼痛,完善检查提示右肺上叶肺癌伴阻塞性肺炎,伴全身多部位转移。患者无明确免疫抑制病史,γ干扰素抗体强阳性,考虑成人起病的免疫缺陷综合征,淋巴瘤和感染不除外。为明确诊断需进行骨穿和组织活检,但患者不配合。既往右颈部淋巴结和左侧髂骨活检组织病理学弱抗酸阳性,疑似诺卡菌感染,经验性用磺胺和亚胺培南抗诺卡菌治疗好转,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为马内菲蓝状菌,含量较低,对此少见病原菌,积极完善实验室病原学检查培养阳性后,停用抗诺卡菌治疗,开始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2个月后患者全身结节和包块消失,皮肤创面愈合。患者标本取材合格性、实验室与临床之间及时沟通,及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的合理解读,对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多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本文报道1例存在多系统损害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在延迟免疫抑制治疗仍获缓解,提示在ANCA血管炎疾病发展中期阶段、累及多脏器损伤患者进行免疫调节治疗仍存在效果,亦有逆转肾功能进程可能。即使病史较长的患者仍不能放弃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甚至于进入透析状态,权衡利弊后仍应积极免疫调节治疗,使患者获益。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对此类疾病诊治的新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了60例院内接受骨科治疗的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研究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比较了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康复情况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VAS)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24小时:3.5±1.2 vs. 对照组:4.8±1.5;48小时:2.8±0.9 vs. 4.2±1.3;72小时:2.2±0.7 vs. 3.8±1.1)。此外,研究组的功能恢复时间(3.6±0.9周 vs. 4.8±1.2周)、并发症发生率(15.2% ± 3.5% vs. 23.5% ± 4.2%)和出院时间(9.5±1.8天 vs. 11.2±2.1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受,促进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因此,推广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对性护理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1月的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效果、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诊断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患者的检查依从率和护理满意度都能够有效提高,对显像的质量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