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研究者们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外泌体具有与间充质干细胞等效的生物学效应时,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效应的代表产物: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就成为间充质干细胞“无细胞”治疗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多数研究者采用传统培养条件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外泌体用于治疗创面或者其他疾病。从理论上讲,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效应与创面(疾病)微环境的病理状况或者体外培养条件直接相关,其旁分泌的组分与生物学效应也会随着创面(疾病)微环境或体外培养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因此,不考虑拟治疗疾病的实际情况,仅仅采用传统培养条件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提取外泌体,治疗不同疾病的研究方案是否可行值得商榷。由此,笔者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研究,应尽可能考虑拟治疗创面(疾病)微环境因素,否则提取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能不“精准”,或者说难以真正达到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该文总结了笔者对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创面微环境研究的相关思考与问题,希望与研究者共同商讨。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外泌体 创面修复 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纵三横法在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穿支定位及深度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深度创面患者,其中男7例、女10例,年龄12~72岁。清创后创面面积为7 cm×3 cm~11 cm×7 cm。通过腋窝中点、髂后上棘和骶髂关节突出点定位2条纵线,在2条纵线间通过腋窝中点下5、10、15 cm定位3条横线(即二纵三横法),从而形成2个梯形区域,再使用便携式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在2个梯形区域内探寻胸背动脉穿支,以此设计并切取单个、分叶或携带部分背阔肌的面积为7 cm×4 cm~12 cm×8 cm的游离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区均直接缝合。记录术前定位与术中探查胸背动脉穿支数量、位置及第1穿支(距离腋窝顶点最近的穿支)穿出肌肉的位置距离背阔肌外侧缘的长度,术中测量的胸背动脉穿支管径,采用的组织瓣类型;术后随访组织瓣成活情况与供区外观。结果每例患者术前定位胸背动脉穿支数量、位置与术中探查情况一致,穿支数量为2条或3条(共42条);穿支均位于2个梯形区域内,在第1个梯形区域中均定位和探查到1条稳定的穿支(第1穿支),第2个梯形区域的平均穿支数量为1.47条;第1穿支穿出肌肉的位置距离背阔肌外侧缘2.1~3.1 cm。术中测量的胸背动脉穿支管径为0.4~0.6 mm。本组患者中12例采用单个胸背动脉穿支皮瓣、3例采用胸背动脉穿支分叶皮瓣、2例采用携带部分背阔肌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术后随访6~16个月,17例患者组织瓣均成活,质地柔软、弹性好、血运良好;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结论二纵三横法有助于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的穿支定位,方法简单可靠,基于该方法设计切取的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良好,供区损伤小。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外科皮瓣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二纵三横法 背阔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桥式交叉游离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3~60岁[(39.6±5.7)岁]。缺损面积为10.0 cm×4.5 cm~21.0 cm×9.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2 cm×5 cm~25 cm×10 cm。Ⅰ期切取游离皮瓣覆盖患肢创面,血管与健侧小腿胫后动静脉桥式交叉吻合,其中旋股外侧动脉皮瓣6例,旋髂浅动脉皮瓣1例,背阔肌肌皮瓣1例,同时切取健侧小腿内侧带蒂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或任意皮瓣包裹血管蒂。术后双小腿平行伸直体位。Ⅱ期断蒂后,胫后动脉与远端动脉重新吻合,带蒂皮瓣缝合于原位。观察Ⅰ期术后是否发生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对该体位的接受程度。Ⅱ期断蒂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末次随访时观察皮瓣外观、质地、患肢功能、对健侧小腿的影响,并采用下肢功能评分(LEFS)评估患肢总体功能及Kofoed评分评价足踝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8.3±1.8)个月]。Ⅰ期术后未发生压疮或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患者均对体位无抵抗。Ⅱ期断蒂后皮瓣全部成活。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质地及患肢功能均良好,健侧小腿未受任何影响。患肢LEFS和足踝Kofoed评分分别由修复前的(31.5±6.9)分、(51.0±10.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51.7±9.8)分、(84.8±8.1)分(P<0.01)。结论对于小腿软组织缺损,改良桥式交叉游离皮瓣术后患者体位相对舒适,健侧小腿的功能不受影响,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腿损伤 软组织损伤 游离皮瓣
  • 简介:摘要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中最常见的损伤,既往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高达50%的患者,尤其是合并连枷胸者,会出现慢性疼痛或胸壁畸形,超过30%的人会遗留长期残疾,而且往往无法重返全职工作。虽然肋骨骨折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救治结局,但普遍存在治疗不规范、疗效差异大等问题。国内外专家共识着重于整体治疗决策和方案的指导,国外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缺少近几年肋骨骨折手术治疗进展。为此,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本着科学性与实用性,制订了《创伤性肋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对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固定部位选择、内固定方式和材料选择及肋骨骨折常见合并损伤的处理等7个方面提出建议,为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肋骨骨折 创伤与损伤 外科手术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股外侧动脉分叶皮瓣修复下肢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下肢复杂创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8~69岁[(42.2 ± 3.7)岁]。创面位于小腿7例,足踝部7例,足背11例。单处宽大不规则创面15例,缺损面积10 cm × 9 cm~18 cm × 12 cm;2~3处创面10例,每处缺损面积4 cm × 3 cm~12 cm × 5 cm。均采用旋股外侧动脉分叶皮瓣修复创面,皮瓣供区均直接闭合。末次随访时,观察皮瓣外观与质地、供区瘢痕形成情况及患肢行走情况;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分级与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评估皮瓣感觉功能恢复与供区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 7~30个月[(12.1 ± 1.8)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供区仅残留线性瘢痕,患肢可以正常行走。末次随访时BMRC分级S3、S4级为23例,高于术后1个月的0例(P < 0.01);VSS评分为4~8分[(6.0 ± 1.3)分],低于术后1个月的7~13分[(9.9 ± 1.6)分](P < 0.01)。结论旋股外侧动脉分叶皮瓣修复下肢复杂创面,皮瓣外形、质地及感觉功能恢复良好,供区仅留线性瘢痕。

  • 标签: 外科皮瓣 下肢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手背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4~56岁[(38±9)岁]。创面位于掌背侧9例,面积3 cm×4 cm~4.5 cm×13 cm。创面位于指背侧3例,累及单个手指1例,累及2个手指2例。于小腿内后侧设计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其中皮瓣采用单穿支5例,2个穿支5例,3个穿支2例。皮瓣切取后修复手背创面,其中采用分叶皮瓣2例,皮瓣供区直接缝合。观察皮瓣是否成活、外观、质地、Weber两点辨别觉试验。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掌指和指间关节伸屈功能。观察小腿供区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20个月[(10±1)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质地良好,皮瓣形成保护性感觉,两点辨别距离5.0~6.5 cm。掌指及指间关节伸屈功能评分:掌指关节4.1~5.0分,近指关节3.1~4.0分,远指关节2.1~3分。皮瓣供区仅残留线装瘢痕,对小腿功能无影响。结论腓肠内侧动脉穿支恒定,对供区损伤小,术后皮瓣成活率高、手功能恢复满意,是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 标签: 手损伤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鼠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体外模拟创面炎症微环境的可行性。方法(1)取10只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在背部中线两侧用打孔器各取直径1.0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组织,制作正常皮肤组织匀浆上清液。形成全层皮肤缺损创面48 h后,取距创缘2 mm内创面组织,制作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取2种组织匀浆上清液,调整总蛋白质量浓度为1 mg/mL,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样本数为6。(2)取原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并培养至第3代,培养48 h后提取正常外泌体。另外取第3代hUCMSC,分别加入总蛋白质量浓度为30、50、100 μg/mL正常皮肤组织匀浆上清液和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培养48 h后,提取30、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和30、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取正常外泌体、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和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检测外泌体粒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9和CD63表达。(3)取1 d龄C57BL/6小鼠乳鼠20只,分离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Fb)和第3代Fb,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取第3代Fb,培养2 h,利用细胞爬片法结合免疫荧光法观察波形蛋白的表达。(4)取第3代Fb,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30、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及30、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每组4孔。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7组依次加入实验(2)中制备的正常外泌体,30、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和30、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并调整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0 μg/mL。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8组细胞活力。(5)取2个批次第3代Fb,同实验(4)进行分组及处理,每组4孔,并分别调整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10 μg/mL,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培养6、12、24 h细胞迁移率。(6)取2个批次第3代Fb,同实验(4)进行分组及处理,但不设置对照组,每组3孔,并调整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10 μg/mL,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培养48 h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法。结果(1)伤后48 h,小鼠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中TNF-α含量为(116±3)pg/mL,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匀浆上清液的(97±5)pg/mL,t=3.306,P<0.05。(2)hUCMSC正常外泌体、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均呈典型茶托样;3种hUCMSC外泌体粒径为30~150 nm,均在外泌体正常粒径范围内;3种hUCMSC外泌体CD9和CD63均呈阳性表达。(3)原代细胞轮廓清晰,呈突起的纺锤形、不规则多角形或细长条状;第3代细胞形态与原代细胞相近。培养2 h,细胞中波形蛋白呈阳性表达,细胞鉴定为Fb。(4)培养48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活力为(137.4±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正常外泌体组的(107.5±2.4)%、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的(113.3±3.2)%及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的(104.0±2.0)%、(101.9±1.5)%,P<0.01, 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103.4±2.2)%、(102.5±1.4)%],P<0.01。(5)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 μg/mL时,培养6、12、24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培养12 h,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以及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外泌体终质量浓度10 μg/mL时,培养6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P<0.05);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培养12、24 h,3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3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外泌体组及50、10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6)外泌体终质量浓度1 μg/mL时,7组细胞培养48 h TGF-β1、TGF-β3、α-SMA mRNA表达量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3、1.537、1.653,P>0.05)。外泌体终质量浓度为10 μg/mL时,培养48 h,7组细胞TGF-β1、α-SMA mRNA表达量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87、1.308,P>0.05)。5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细胞培养48 h TGF-β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外泌体组、50 μg/mL正常蛋白刺激外泌体组及30、100 μg/mL炎症蛋白刺激外泌体组(P<0.05)。结论小鼠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预处理对hUCMSC外泌体的总蛋白含量无影响,低浓度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刺激所得的hUCMSC外泌体能够上调Fb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但炎症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炎症介质含量过低,不足以有效启动间充质干细胞抗炎及组织修复旁分泌效应。

  • 标签: 炎症 成纤维细胞 外泌体 组织匀浆 微环境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底内侧动脉深支远端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及逆行修复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例男性成人足部标本的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进行血管解剖,观察足底内侧动脉及分支、足背动脉及其分支的分布吻合情况。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2例,采用逆行足底内侧动脉深支远端穿支皮瓣进行修复,供区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观察皮瓣成活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解剖研究可见足底内侧动脉深支是足底内侧动脉的直接延续,走行于趾短屈肌与展肌之间,沿途发出多条穿支,近端穿支穿过展肌,与足内侧动脉浅支和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吻合,在第1跖趾关节近端发出3条穿支,即关节支、皮穿支和交通支,皮穿支为足底内侧动脉深支远端穿支皮瓣的主要血供来源。临床12例患者共切取皮瓣12块,面积为4.5 cm×3.0 cm ~9.0 cm×6.0 cm,3例术后皮瓣出现颜色暗紫、少许水泡,立即给予拆除蒂部缝线,外涂抗生素软膏保持湿润等处理,术后5 d皮瓣颜色逐渐好转。12块皮瓣最终均完全成活。所有患者均获2~12个月电话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患足可正常行走。结论足底内侧动脉深支远端穿支皮瓣血供可靠,将其逆行修复第1跖趾关节以远趾中小面积的皮肤缺损,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效果较好。

  • 标签: 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解剖学 临床研究 足底内侧动脉
  • 简介:摘要自体脂肪移植被广泛应用于面部年轻化、胸部塑形以及身体各部位软组织凹陷的填充、创面及瘢痕的防治。然而,脂肪移植后的临床效果并不稳定。当前,大量的研究集中在脂肪组织的获取、提纯、注射和移植后的再生机制等领域,鲜有文献系统地总结供体因素对脂肪移植临床效果的影响。该文就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的作用机制、供体因素对脂肪组织和AS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稳定脂肪移植的临床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脂肪移植 供体 脂肪来源干细胞 生物学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在体内外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巨噬细胞表型的调控及对创面愈合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取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5名足月分娩健康孕妇产后弃用的新鲜羊膜,酶消化法分离纯化培养hAMSC,取第3代细胞,经成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取第4代细胞,经hAMSC表面标志物鉴定。取10只C57BL/6小鼠(均为雄性,6~8周龄,性别、鼠龄下同),腹腔灌洗法提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含γ干扰素的DMEM培养基培养诱导制备M1型巨噬细胞。将M1型巨噬细胞分为hAMSC+巨噬细胞组及单纯巨噬细胞组。hAMSC+巨噬细胞组每孔巨噬细胞加入1×104个第4代hAMSC后加入DMEM培养基2 mL,常规培养;单纯巨噬细胞组每孔巨噬细胞仅加入2 mL 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于培养1、7 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2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精氨酸酶1及IL-10含量(样本数为6)。(2)取56只C57BL/6小鼠,建立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AMSC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每组28只。hAMSC组小鼠于创周皮下注射100 μL采用PBS悬浮的含1×107个/mL hAMSC的细胞悬液,PBS组小鼠创周仅注射100 μL PBS。于注射后1、3、7、14 d,2组分别取7只小鼠,处死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创面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CD68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双阳性、CD68与精氨酸酶1双阳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创面IL-10、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MIP-2的mRNA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t检验、Bonferroni校正。结果(1)培养1 d,2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精氨酸酶1含量相近(t=0.448、0.536,P>0.05),hAMSC+巨噬细胞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含量明显低于单纯巨噬细胞组(t=14.722,P<0.01)。培养7 d,hAMSC+巨噬细胞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含量明显低于单纯巨噬细胞组(t=13.226,P<0.01),精氨酸酶1和IL-10含量明显高于单纯巨噬细胞组(t=30.172、31.406,P<0.01)。(2)注射后1 d,2组小鼠创面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注射后3 d,2组小鼠创面炎性细胞浸润均增多,hAMSC组炎性细胞浸润较PBS组少;注射后7 d,2组小鼠创面炎性细胞浸润均减少,hAMSC组炎性细胞浸润较PBS组少;注射后14 d,2组小鼠创面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3)注射后1、14 d,2组小鼠创面CD68与iNOS双阳性细胞百分比、CD68与精氨酸酶1双阳性细胞百分比相近(t1 d=0.134、0.693,t14 d=1.146、2.585,P>0.05);注射后3、7 d,hAMSC组小鼠创面CD68与iNOS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PBS组(t=6.396、4.787,P<0.01),CD68与精氨酸酶1双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PBS组(t=3.928、4.473,P<0.01)。(4)注射后1 d,2组小鼠创面IL-10的mRNA表达相近(t=2.005,P>0.05);注射后3、7、14 d,hAMSC组小鼠创面IL-10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PBS组(t=7.758、124.355、80.823,P<0.01)。注射后1、3、7、14 d,hAMSC组小鼠创面MIP-1α和MIP-2的mRNA表达(0.341±0.212、0.648±0.004、0.611±0.106、0.763±0.049,1.377±0.099、1.841±0.042、1.181±0.035、0.553±0.028)均明显低于PBS组(3.853±0.035、6.914±0.163、3.648±0.113、2.250±0.046,11.119±0.495、8.634±0.092、5.722±0.021、4.862±0.036,t=43.198、101.904、51.845、58.231,51.074、177.501、291.752、251.614,P<0.01)。结论hAMSC具有促进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的生物学效应;可以上调抗炎及抗纤维化因子IL-10的表达,下调重要的炎症反应介导因子MIP-1α和MIP-2的表达。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 炎症趋化因子类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创面愈合是多种类型细胞、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是参与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的主要细胞。相关学者分别对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过程中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Fb)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上皮细胞在创面复杂的微环境刺激下会失去其上皮特征并获得间充质细胞典型特征及迁移能力,同时伴随细胞结构和细胞行为等的复杂改变,进而通过细胞迁移覆盖创面,参与组织创伤修复过程,包括正常或纤维化修复。而Fb是创面纤维化修复的关键细胞,在创面愈合包括创面过度愈合和延迟愈合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者们认识到上皮细胞与Fb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即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明显影响着这2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决定着真皮重塑和创面再上皮化的质量。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在胚胎发育期皮肤的形态发生和维持成人皮肤的结构完整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创面愈合再上皮化过程中,Fb能够促进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和迁移,同时KC接受来自Fb的信号以重建功能性的上皮,相关研究已成为目前创面愈合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在创面愈合和瘢痕形成中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供相关学者参考。

  • 标签: 伤口愈合 上皮细胞 间质干细胞 细胞因子类 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足踝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常常需要皮瓣进行覆盖修复,但是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时间长,显微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容易造成皮瓣臃肿。局部带蒂穿支皮瓣常只包含单穿支血管供血,一旦切取过长将出现皮瓣远端供血不足,甚至皮瓣坏死。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4年3月— 2017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足踝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采用顺行外踝上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手术方法及疗效,为足踝部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治疗提供一种途径。

  • 标签: 足损伤 踝损伤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电气安装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程,电气工程安装的质量也是评判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安全性及投资效益。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确保使用安全,必须要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实施有效的控制、认真管理、严格施工,运用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确保电气安装质量,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 标签: 建筑电气 安装特点 施工技术 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