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腺鳞癌(PASC)和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临床和影像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8例)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PASC的171例患者(PASC组),以及2018年1至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100例PDAC患者(PDAC组)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由2名影像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S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PASC组病灶最长径大于PDAC组[35.0 mm(28.0 mm,45.0 mm)比29.5 mm(23.0 mm,36.0 mm)],影像表现为囊变坏死、环形强化、远端主胰管正常、远端胰腺实质正常的比例均高于PDAC组[分别为62.0%(106/171)比12.0%(12/100)、66.1%(113/171)比25.0%(25/100)、52.0%(89/171)比12.0%(12/100)、70.2%(120/171)比29.0%(29/100)],差异均有统计意义(Z=-4.001,χ2=72.183、42.612、43.284、43.221;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像表现为囊变坏死、环形强化、远端主胰管正常、远端胰腺实质正常均为PASC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0.083、2.361、3.086、2.632,95%可信区间8.736~11.639、2.096~2.660、2.605~3.656、2.267~3.057,P均<0.01),诊断PASC的灵敏度分别为62.0%、66.1%、51.7%、70.3%,特异度分别为88.0%、75.0%、88.0%、71.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3%、81.9%、88.1%、80.5%。结论PASC与PDAC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影像表现为囊变坏死、环形强化、远端主胰管正常、远端胰腺实质正常均为PASC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胰腺 癌,腺鳞状 导管腺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TPN)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43~65(53±7)岁。9例病理结果均为ITPN伴浸润癌,浸润成分为导管腺癌。8例位于胰头部,1例位于胰体部。6例主胰管型,3例混合胰管型。5例肿块型,4例管腔型。肿瘤呈实性肿块局限或填充于胰管内,CT平扫均呈等或稍低密度,T1WI等或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增强后较均匀轻度强化。9例主胰管扩张,3例伴分支胰管扩张,6例胰管中呈“双色征”和“酒瓶塞征”。5例胆管扩张,8例胰腺实质萎缩,5例病灶侵犯十二指肠,2例伴钙化。“双色征”和“酒瓶塞征”是ITPN特征性影像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

  • 标签: 胰腺 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化癌(UCOGCP)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例经病理确诊为UCOGCP患者的CT、MRI影像资料,记录肿瘤部位、长径、形态、边界、密度或信号、包膜、钙化、出血、囊变、强化程度,以及有无胰管扩张、胰腺实质萎缩,有无周围血管侵犯、淋巴结及器官转移。结果4例UCOGCP中病灶位于胰头部1例,胰体部2例,胰尾部1例。病灶长径3.3~13.0 cm,平均8.8 cm;呈类圆形3例,不规则状1例;边界清晰并见包膜2例,边界模糊2例。4例均为囊实性肿块,其中3例有囊腔分隔。CT平扫示4例肿块均呈不均匀低密度,其中1例有斑点状钙化;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轻度强化,其中2例部分实性成分明显强化。MRI检查示2例T1WI呈混杂低信号,其中1例见小斑片高信号出血灶;T2WI呈混杂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弥散受限。2例主胰管扩张,1例胰腺实质萎缩。1例侵犯十二指肠降部,3例周围血管(包括门静脉、脾动脉、脾静脉)受侵,其中1例伴门静脉和脾静脉瘤栓形成,1例伴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结论UCOGCP影像特征为体积较大的囊实性肿块,可伴出血及钙化,增强后实性成分轻度强化,部分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分析其影像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有望提高该疾病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胰腺肿瘤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胶样癌恶变的影像特征及其与导管腺癌恶变鉴别,并与病理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20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IPMN恶变成分为胶样癌的患者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同时收集同时期经手术病理确诊为IPMN恶变成分为导管腺癌患者30例。分析患者术前CT和MRI影像表现,包括病灶的部位、IPMN形态类型、最长径、成分、密度及信号、钙化、胰管扩张及胰管内径、胰腺实质萎缩、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等。两组影像表现特征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IPMN胶样癌发生于胰头部16例、胰体尾部7例、全胰腺1例。22例有肿块形成,最长径54.5(29)mm。囊实性19例、囊性4例、实性1例,囊壁和内部分隔增厚,增强后轻度强化。5例T1WI有高信号。肿块内有钙化13例、气体2例。胰管扩张内径(13±5)mm。胰腺实质萎缩21例。8例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IPMN胶样癌肿块最长径大于IPMN导管腺癌[31(16),Z=-3.758,P<0.001]。IPMN胶样癌以囊实性为主,IPMN导管腺癌以实性为主(P<0.001)。IPMN胶样癌钙化、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T1WI点状高信号多于IPMN导管腺癌(P=0.001、0.031、0.034)。结论与IPMN导管腺癌相比,IPMN胶样癌更倾向于囊实性肿块、伴有钙化、与周围器官形成瘘管、T1WI呈点状高信号。

  • 标签: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胶样癌 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胎儿期肾囊性病的产前遗传诊断情况,探索先天性囊性肾病产前遗传诊断的临床可行性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囊性肾病的25例胎儿。经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标本,17例仅进行了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检查,其他8例同时进行了CMA检查及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其中6例CMA检查及染色体核型检查阴性结果孕妇接受了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分析。结果25例胎儿中,CMA发现致病性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ntion,pCNV)4例,其中17q12染色体微缺失2例,10p15.1p14染色体微缺失1例,4q21.28q22.1染色体微缺失(含PKD2基因)1例,总体pCNV的检出率约为16.0%(4/25)。8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进行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的6例胎儿中,1例发现NPHS1基因c.1440+1 G>A剪切点杂合突变和c.925G>T无义杂合突变,诊断为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1例发现PKD1基因c.6878C>T错义杂合突变,诊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4例未发现明确致病突变。结论CMA和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为代表的二代测序技术是先天性肾囊性疾病精确诊断的有效工具。遗传诊断有助于明确病因,为部分先天性肾囊性病患儿的预后评估、治疗和家庭遗传咨询等提供依据。

  • 标签: 肾疾病,囊性 微阵列分析 遗传性疾病,先天性 全外显子组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限制性胎盘嵌合所致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假阳性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总结限制性胎盘嵌合对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影响。方法抽取无创产前检测16号染色体非整倍体高风险孕妇的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同时对引产后胎盘胎儿面、母体面、脐带根部及胎儿皮肤组织进行分子遗传验证。结果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SNP-array分析结果为arr[hg19] 47,XN,+16/46,XN,异常比例约20%;FISH结果为nuc ish(D16Z1×2) [75] / (D16Z1×3)[25];引产后的胎盘组织及胎儿皮肤组织分别经SNP-array分析,结果分别为arr[hg19] 47,XN,+16,和arr[hg19]46,XN。结论限制性胎盘嵌合是造成NIPT假阳性的重要因素,产前鉴别限制性胎盘嵌合、加强孕期管理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无创产前检测 限制性胎盘嵌合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中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并探讨不同血钾水平以及血钾变化速率对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944 446例次患者资料,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本次住院预后以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高钾血症定义为静脉血钾≥5.5 mmol/L,分析患者血钾水平以及血钾变化速率对住院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高钾血症患者15 771例,高钾血症发生率1.7%(15 771/944 446)。但出院诊断率仅为11.0%(1 735/15 771),漏诊率为89.0%(14 036/15 77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血钾者相比,入院时血钾<3.5 mmol/L(HR=1.338,95%CI:1.164~1.537,P<0.001)和≥6.5 mmol/L(HR=1.421,95%CI:1.158~1.744,P=0.001)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与患者血钾上升速率0.01~0.10 mmol/d者相比,入院即达到峰值血钾水平(HR=1.251,95%CI:1.077~1.453,P=0.003)、0.11~0.51 mmol/d(HR=1.499,95%CI:1.315~1.709,P<0.001)、>0.51 mmol/d(HR=2.431,95%CI:2.105~2.807,P<0.001)均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高钾血症患者未及时复查血钾也会增加死亡风险(HR=1.656,95%CI:1.434~1.914,P<0.001)。结论本研究住院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约1.7%,出院时漏诊率高。入院时低钾血症、重度高钾血症、血钾快速上升或高钾血症患者未及时复查血钾均可增加住院患者死亡风险。

  • 标签: 高钾血症 住院病人 患病率 预后
  • 作者: 陈颖颖 丁姚 郭亚威 石彩晓 韩卉 吕晓攀 孙梦 王玲玲 刘媛 王莉 陈娟 路慧萍 王丰佳 史彩虹 吴静 赵晓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33期
  • 机构: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中医科,郑州 450018,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护理部,郑州 450018,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郑州 4500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郑州 450052,郑州人民医院儿科 450014,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科,郑州 450052,河南省驻马店平舆县人民医院儿科 463400,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中医院儿科 475400,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457000,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儿科,许昌 461700,河南省荥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450100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7—10月选取河南省13所医院的临床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安全氛围调查问卷、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量表、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量表、患者安全胜任力护理人员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的相关因素。共发放问卷1 104份,回收有效问卷1 070份,有效回收率为96.92%。结果1 070名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主动上报的上报率为14.42%,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量表得分为(98.1±21.46)分。医院安全氛围调查问卷总分为(77.36±12.97)分,护士长变革型领导风格量表得分为(74.4±15.89)分,患者安全胜任力护理人员自评量表得分为(107.81±2.59)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入职年限、职称、婚姻情况、领导风格、患者安全胜任力和医院安全氛围是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儿科护士用药接近失误报告障碍普遍存在,受学历、入职年限、领导风格、医院安全氛围等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儿科护士对用药接近失误报告的认知,实施变革型领导风格、提高患者安全胜任力和医院安全氛围,促进患儿用药安全。

  • 标签: 儿科 护士 用药接近失误 报告障碍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ACK基因表达下调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感染Jurkat细胞,使NACK基因表达下调,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检测NACK基因的沉默效率;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NACK下调后对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Notch1信号传导通路下游相关蛋白Hes1、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NACK-短发夹RNA(shRNA)通过慢病毒载体成功转染Jurkat细胞后,NACK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CCK-8法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37.27±4.48)%、(4.25±2.10)%和(2.43±1.40)%](F=132.640,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38±3.03)%、(6.07±2.61)%和(3.40±1.98)%](F=90.534,P<0.05);Western blot结果证实Notch1通路相关蛋白Hes1、c-Myc的表达量较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靶向沉默NACK可下调Notch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导致Jurkat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多,从而发挥其抗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

  • 标签: Notch活化复合酶 Notch1信号通路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心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重庆涪陵中心医院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及干预期间放射性皮炎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社会关系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干预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32.50%(13/40)明显低于对照组70.00%(28/40),差异有统计意义(Z=6.299,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6/40)明显低于对照组32.50%(13/40),差异有统计意义(χ2=5.832,P<0.05)。结论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且放射性皮炎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干预 食管癌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7年7月—2020年6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便利抽样,选取5所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关注2个糖尿病公众号的同类患者为线上补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自我病耻感量表(C-SS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共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9份,有效收回率为94.50%。结果80.42%的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病耻感处于中高水平。C-SSS总均分为(2.34±0.49)分,其中认知维度均分为(2.33±0.50)分,情感维度均分为(2.41±0.57)分,行为维度均分为(2.19±0.64)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父母身体状况、糖尿病类型、家族史、糖尿病并发症、是否胰岛素治疗的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的病耻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糖尿病类型是影响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自我病耻感水平的因素(P<0.05)。结论在读大学生糖尿病患者疾病病耻感水平普遍较高。医院、学校、家庭应加强联合,关注自我病耻感水平高的大学生,通过动态追踪、心理辅导等干预措施,针对性进行及早防控。

  • 标签: 糖尿病 在读大学生 自我病耻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糖高脂饮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据库中关于低糖高脂饮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Handbook(5.1.0)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RevMan 5.3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3篇RCT,总样本量为6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糖高脂饮食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改善,但就FEV1来说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SMD=0.33,95%CI(-0.26,0.93),P=0.27〕。但FEV1/FVC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MD=4.47,95%CI(2.43,6.51),P<0.01〕。结论低糖高脂饮食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通气功能相关指标,缩短了机械通气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提高了脱机成功率,考虑到肺功能检查成本高、干预时间短等原因,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低糖高脂饮食对COPD患者肺功能中的FEV1、FVC指标有显著影响

  • 标签: 低糖高脂饮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4例,性别不限,年龄45~64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2):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生理盐水组(NS组)。Dex组于常规麻醉诱导后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继之以0.5 μg·kg-1·h-1的速率输注至术毕;NS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替代。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CPB开始后30 min(T2)、CPB停止即刻(T3)及停止后24 h(T4)时采集颈内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18和IL-1β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NOD样受体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及消皮素-D(GSDMD)的表达。记录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结果与T1时比较,2组T2~4时血浆IL-18和IL-1β浓度升高,单核细胞NLRP3、caspase-1和GSDMD表达上调(P<0.05);与NS组比较,Dex组T2~4时血浆IL-18和IL-1β浓度降低,单核细胞NLRP3、caspase-1和GSDMD表达下调,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5),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和ICU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caspase-1通路,减轻外周血单核细胞焦亡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心肺转流术 炎症 细胞焦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5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阑尾炎手术护理研究,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结合舒适护理,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后疼痛情况,评估阑尾炎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等相关指标。结果:术后24小时对比组阑尾炎手术患者疼痛感指数、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实验组,P<0.05;对比组阑尾炎手术患者身体恢复时间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较强,并且容易因为负性情绪加重疼痛感,不愿意配合术后康复措施,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舒适护理措施后,能够有效改善其负性心理,缓解阑尾炎手术后疼痛感,减轻身体恢复对其主要影响

  • 标签: 负性情绪 患者疼痛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和哺乳期壬基酚(nonylphenol,NP)暴露对后代小鼠脑组织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方法30只C57BL/6孕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和NP处理组(饮用0.2 μg/ml或2.0 μg/ml NP水溶液)。使用ELISA试剂盒测量仔鼠血清中的TNF-α、IFN-γ和IL-17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仔鼠脾脏Treg、Th17细胞频率,定量RT-PCR分析仔鼠脑组织中RORγt、Foxp3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仔鼠脑组织中RORγt、Foxp3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免疫荧光分析仔鼠脑组织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P暴露增加了雄性后代小鼠的血清IL-17、TNF-α水平(P<0.05),降低了IFN-γ水平(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NP暴露(0.2 μg/ml或2.0 μg/ml)的雄性后代小鼠脾脏中Th17细胞的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而Tregs细胞的百分比降低。与对照组相比,NP暴露(0.2 μg/ml或2.0 μg/ml)的雄性后代小鼠脑组织中Foxp3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RORγt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qRT-PCR分析中也观察到类似的mRNA表达结果。在孕期和哺乳期暴露于剂量增加的NP期间,雄性后代小鼠脑组织中mTOR(p-mTOR)及其上游相关调节因子[PI3K、p-Akt(Ser473)、p-Akt(Thr308)]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免疫荧光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NP暴露(0.2 μg/ml或2.0 μg/ml)的雄性后代小鼠脑组织中Iba1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孕期和哺乳期小鼠暴露于NP可能通过神经免疫轴影响后代神经元的发育/功能,增加后代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

  • 标签: 孕期 哺乳期 小鼠 壬基酚 Th17/Treg细胞平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