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6年 1月到 2017年 12月的 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组,标准住院护理组对于本次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常规化护理,舒适护理模式组对于本次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开展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满意度;每周哮喘发作的次数、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水平;复发率。结果:舒适护理模式组满意度、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水平、每周哮喘发作的次数、住院的时间、复发率对比标准住院护理组有优势, P< 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控制哮喘发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月经初潮前与初潮后卵巢扭转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金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年龄<18岁的卵巢扭转患儿共52例。其中,月经初潮前患儿22例,年龄为(9. 18±2. 30)岁;月经初潮后患儿30例,年龄为(14. 00±2. 08)岁。记录患儿入院时年龄、是否月经初潮、临床表现、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术前辅助检查结果、术中情况和术后随访等相关内容;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及心电监护下行腹腔镜探查术。结果月经初潮前患儿,术前在就诊年龄、体格检查发现盆腔包块、超声检查发现卵巢占位性病灶、扭转卵巢最大径及卵巢容积上均小于月经初潮后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月经初潮前与初潮后患儿,在卵巢扭转度数、扭转色泽为黑色或紫黑色例数、正常卵巢扭转例数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月经初潮后患儿,卵巢扭转色泽为暗红色,术后卵巢囊腺瘤的例数多于月经初潮前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卵巢扭转复位后80.8%(42/52)的卵巢得到保留。月经初潮前患儿的术后病理以成熟囊性畸胎瘤[36. 4%(8/22)]和卵巢囊肿[27. 3%(6/22)]为主,约36. 4%(8/22)无卵巢病理性改变;而月经初潮后患儿以卵巢囊肿[50. 0%(15/30)]、囊腺瘤[30. 0%(9/30)]和成熟囊性畸胎瘤[16. 7%(5/30)]为主。月经初潮前8例正常卵巢扭转的患儿中,2例行扭转卵巢切除术;而卵巢占位合并卵巢扭转14例患儿中,5例行扭转卵巢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6个月,范围为5~24个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卵巢扭转复发、肺栓塞、健侧卵巢扭转等并发症;月经初潮后患儿中,仅1例在术后1年出现患侧卵巢成熟畸胎瘤复发,再次手术治愈。所有患儿中,保留卵巢的患儿在术后3个月复查子宫附件B型超声,与术前相比,扭转侧卵巢形态及大小基本恢复正常,月经初潮前患儿术前和术后3个月卵巢大小为(2. 01±0. 70) cm比(2. 21±0. 37)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初潮后患儿术前和术后3个月卵巢大小为(3.08±0.58)cm比(3. 22±0. 5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无卵巢萎缩情况。结论小儿卵巢扭转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及早发现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可使患儿卵巢得到有效保留,避免卵巢缺失。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精细化护理管理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60 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 儿 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 照 组和探究组,每组各 3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探究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予以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两组比较显示探究组 护理 效 果 显示优于对 照 组( P < 0.05 );且探究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 照 组( P < 0.05 )。结论 将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中优势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PDCA 循环护理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家属心理状态。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的 96 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循环组,每组各 48 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循环组予以 PDCA 循环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心理状态、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循环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 5 . 83 % ,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 9 3 . 75 % ,家长满意度评分为( 92.17±3.11 )分,均高于常规组患儿及家属( P<0.05 ) 。结论 PDCA 循环护理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满意度得以提升,是适用于临床的有效护理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从实际出发,探讨急诊气管插管病人首次口腔护理最适宜的时间。方法:抽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2021年内,于我院急诊接受气管插管众多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本次的实验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前50位单号患者设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后立即进行口腔护理,其余150位设为观察组,再将观察组内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人,分别在气管插管实施后6、8、10h进行患者的首次口腔护理,观察所有患者在接受首次护理后2h以及4h时的临床效果。结果: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首次护理2h后,各组患者口腔内的牙菌斑评分便出现明显差异;其中以观察组内的B组患者牙菌斑评分明显的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通过不同分组的对比实验结果发现,急诊患者在接受首次口腔护理时间上,以插管后8h实施效果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画视频陪伴对全身麻醉(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学龄前儿童术前分离焦虑和麻醉诱导配合度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吸入麻醉下行斜视矫正术的患儿80例,年龄3~6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视频组,每组40例。视频组患儿自术前等候、与父母分离至麻醉诱导意识消失过程持续观看动画视频,常规组患儿该过程中无视频陪伴。记录两组患儿进入等候区即刻(T1)、与父母分离时(T2)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麻醉诱导时记录诱导合作量表(ICC)评分,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期间记录苏醒时间,恶心呕吐、喉痉挛、严重咳嗽、低氧血症、窦性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术后第1天随访记录疼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术后不良反应,并进行患儿家长麻醉满意度评分。结果T1时,两组患儿mYPAS评分及mYPAS评分>30分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视频组患儿mYPAS评分和mYPAS评分>30分的比例分别为(34.41±13.23)分和52.50%,低于常规组患儿的(50.64±20.96)和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视频组ICC评分为(1.83±2.26)分,低于常规组的(4.03±2.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频组ICC=0比例为37.50%,高于常规组12.50%,而ICC=4~10比例为17.50%,低于常规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PACU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视频组家长麻醉满意度评分为(9.23±0.89)分,高于常规组的(8.63±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动画视频陪伴能够减轻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学龄前儿童术前分离焦虑,改善吸入麻醉诱导配合度,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使用改善微循环障碍药物对于处于CKD5期的病患血管钙化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我们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4例进行血液透析的病患进行研究。根据病患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的情况对病患分为研究A组(34例)和研究B组(30例),其中,研究B组未使用过改善微循环药物,研究A组病患使用过改善微循环药物。分别对病患进行临床指标、生化指标和血管钙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研究A组与研究B组的病患在高血压率、糖尿病率、BMI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与研究B组的病患在TG、TC、CRP、脉压差的比较存在差异,P<0.05;研究A组比研究B组的病患的血管钙化阳性率、血管僵硬率和穿刺部位硬结率都低,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技术联合规范化癌痛护理对癌痛患者的作用。方法:此次分析对象选取本科收治的60例癌痛患者,收录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3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中医护理技术联合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NRS)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AMA量表、HAMD量表更优(P<0.05)。结论:对癌痛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技术联合规范化癌痛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抑郁和焦虑等情况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补肾利咽汤联合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0年3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脑卒中恢复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利咽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NIHSS)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障碍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VEGF、IL-18、IL-23、SOD及MDA水平,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6%(50/54)、对照组为72.2%(39/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8,P=0.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383、9.740,P值均<0.001),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t=4.064,P<0.01);研究组血清BDNF[(8.42±0.72)μg/L比(6.69±0.63)μg/L,t=13.288]、IGF-1[(142.20±12.29)μg/L比(118.35±10.73)μg/L,t=10.742]及VEGF[(151.29±12.26)ng/L比(102.21±9.77)ng/L,t=23.00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L-18、IL-23及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892、9.897、6.206,P值均<0.001),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18.510,P<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利咽汤联合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可有效减轻脑卒中恢复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吞咽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 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认知行为以及分娩结局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 8 0例产妇,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观察组采取临床 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分娩知识认知情况、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接受护理后,观察组的分娩知识认知优良率为 57.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6.31%( P<0.05);观察组的分娩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各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新生儿 Apgar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临床 护理干预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提升产妇产时应对能力,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风险等级护理,观察中心静脉血管相关血路感染情况。方法:本次病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11月-2023年11月,将100例患者根据护理差异性分为两组,一般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等级组采用风险等级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一般组置管一个月和置管三个月的中心静脉血管相关血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等级组;一般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等级组,(p<0.05),两组存在差异。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风险等级护理后中心静脉血管相关血路感染率较低,该种方式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