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等对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发生乙型肝炎(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规范慢性HBV感染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0年建立的江苏省慢性HBV感染者队列,通过2012-2020年的6次随访,分析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超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对乙肝再活动的影响。结果2 527例IHC随访至2020年,共随访17 730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7.0人年,共发生乙肝再活动98例,累积发生率3.9%,发病密度为5.53/1 0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线HBV DNA是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与≥60岁年龄组相比,40~49岁组(aHR=2.16,95%CI:1.20~3.90)及20~29岁组(aHR=5.48,95%CI:2.07~14.48)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与基线时HBV DNA<100 IU/ml者相比,存在低病毒水平者(HBV DNA=100~1 999 IU/ml)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aHR=1.67,95%CI:1.11~2.52);按照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50岁年龄组中,暴露于≥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者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高于无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者(aHR=2.73,95%CI:1.08~6.96)。结论江苏省社区人群中IHC仍有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尤其是青壮年和低病毒活动水平的IHC;对于≥50岁且合并≥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对这部分人群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对于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者应及时启动治疗,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与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有关的重要危险因素。方法:从我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接收的患有OSAHS疾病的患者随机选出100例,依照患病程度高低分为三个小组(A组、B组、C组),从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结果的角度展开详细的组间比较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方式,深度解析各个程度患病者的危险因素。结果:组间比较年龄、性别以及颈围,差异性显著(P<0.05);组间比较AHI、LSaO2、MSaO2、ODI、呼吸暂停次数,均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差距(P<0.05)。结论:对于各种程度的OSAHS而言,颈围均被视为是一种危险因素,除此之外,体质量指数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病情继续恶化,需要对这些危险因素予以高度关注,避免其对相关患者造成不良困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导式护理干预对髋关节骨折患者正念水平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9年1~12月选取徐州市矿物集团总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引导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正念水平、自我效能、功能锻炼积极性、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正念水平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功能锻炼积极性评分、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而术后疼痛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式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强髋关节骨折患者正念水平及自我效能,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积极性,从而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窦形态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0221年8月-2022年8月,对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06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通过颌面专用CT成像技术对上颌窦进行扫描,测量上颌窦内壁近远中径距离、上颌窦内外径宽度、上颌窦容积,并与呼吸紊乱指数、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上颌窦容积与呼吸紊乱指数呈正相关(P<0.05),和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呈负相关(P<0.05),上颌窦内壁近远中径距离及上颌窦内外径宽度与呼吸紊乱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最低血氧饱和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上颌窦形态与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通气综合征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上颌窦容积与上颌窦气化程度通过影响鼻腔支撑结果,影响气流通气,从而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病情产生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