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作者: 徐建芳 姜洁 杨丽 钱姣 王涵 陈海明 刘红建 宋词 徐昕 朱凤才 朱立国 翟祥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8期
  • 机构:丹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与免疫规划科,丹阳 212310,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项目办公室,南京 210009,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厦门 361102,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 210029,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张家港 215600,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项目办公室,泰兴 225400,南京医科大学肿瘤个体化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9,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肠道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等对非活动HBsAg携带者(IHC)发生乙型肝炎(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规范慢性HBV感染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0年建立的江苏省慢性HBV感染者队列,通过2012-2020年的6次随访,分析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超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对乙肝再活动的影响。结果2 527例IHC随访至2020年,共随访17 730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7.0人年,共发生乙肝再活动98例,累积发生率3.9%,发病密度为5.53/1 0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线HBV DNA是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与≥60岁年龄组相比,40~49岁组(aHR=2.16,95%CI:1.20~3.90)及20~29岁组(aHR=5.48,95%CI:2.07~14.48)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与基线时HBV DNA<100 IU/ml者相比,存在低病毒水平者(HBV DNA=100~1 999 IU/ml)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aHR=1.67,95%CI:1.11~2.52);按照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50岁年龄组中,暴露于≥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者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高于无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者(aHR=2.73,95%CI:1.08~6.96)。结论江苏省社区人群中IHC仍有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尤其是青壮年和低病毒活动水平的IHC;对于≥50岁且合并≥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对这部分人群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对于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者应及时启动治疗,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代谢性疾病 队列研究 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 乙型肝炎再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于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共计64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QLI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护理后观察组MVV、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使肺癌患者癌疼痛、肺功能、生存质量会得到一定改善,利于提高预后质量,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肺癌 癌性疼痛 肺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龄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脑卒中(ALVOS)患者机械取栓的收益及风险,并探讨影响该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序贯性地收集国内3家高级卒中中心自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80例行机械取栓的前循环ALVOS患者进行研究。(1)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高龄组(≥80岁)与非高龄组(<80岁),比较2组患者间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90 d预后良好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及病死率的差异。(2)根据90 d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机械取栓预后的独立因素。(3)根据90 d预后情况将高龄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亚组(mRS评分≤2分)与预后不良亚组(mRS评分>2分),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高龄患者机械取栓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1)680例患者中高龄组92例(13.5%),非高龄组588例(86.5%)。高龄组患者的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67.4%)明显低于非高龄组(77.9%),90 d预后良好率(20.7%)明显低于非高龄组(50.2%),90 d病死率(40.2%)明显高于非高龄组(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间术后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15.6% vs. 10.6%)及恶性脑水肿发生率(12.2% vs. 17.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1∶1)后统计分析显示,91例高龄组患者的90 d预后良好率(20.9%)明显低于91例非高龄组(36.3%),恶性脑水肿发生率(12.4%)明显低于非高龄组(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67.0% vs. 71.4%)、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15.7% vs. 17.6%)及90 d病死率(39.6% vs. 37.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68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组314例(46.2%),预后不良组366例(53.8%)。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中高龄比例明显更高,男性比例明显更低,既往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比例明显更高,基线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明显更低,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更高,心源性栓塞型比例明显更高,串联病变发生率明显更低,发病至置鞘时间明显更短,颈内动脉闭塞比例明显更高,侧支循环2级比例明显更低,血管成功再通比例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基线ASPECT评分、基线NIHSS评分、糖尿病、血管成功再通及侧支循环分级以外,高龄(OR=3.144,95%CI:1.675~5.900,P<0.001)也是影响患者机械取栓后90 d预后的独立因素。(3)92例高龄组患者中预后良好亚组19例(20.7%),预后不良亚组73例(79.3%)。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预后良好亚组相比,预后不良亚组中男性比例明显更低,侧支循环2级比例明显更低,血管成功再通比例明显更低,基线NIHSS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OR=1.482,95%CI:1.187~1.850,P=0.001)是影响高龄患者机械取栓后90 d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尽管高龄是影响前循环ALVOS患者机械取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仍有部分高龄患者可从机械取栓中获益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尤其是对于低基线NIHSS评分的患者。

  • 标签: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 前循环 高龄 机械取栓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低分子肝素和贝米肝素治疗产后出血所致弥漫血管内凝血对患者血清中的CRP及D-D水平的改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内收入的产后出血患者68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随机精准组别划分,分别以对照组和观察组呈现,各组均为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贝米肝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低分子肝素治疗。就此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CRP(C-reactive protein)、D-D(D二聚体,D-dimmer)指标测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和D-D水平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所致弥漫血管内凝血的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方式与贝米肝素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中的CRP及D-D水平,此外,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可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展开推广使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贝米肝素治疗 产后出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