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ANU)在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RANU 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7例;年龄(63.8±11.4)岁,体质指数(23.6±2.5)kg/m2。术前均诊断为局限性UTUC,肾盂癌8例,输尿管中段癌3例,输尿管下段癌10例;左侧11例,右侧10例;高危患者20例(95.2%)。手术均为同一术者完成,全麻下采用75°健侧卧位、整体15°头低足高位。穿刺套管布局:患侧脐旁两横指向下2 cm处为镜头套管C,患侧腹直肌外缘距C>8 cm近肋缘处、C与患侧髂嵴连线中点下2 cm处分别为1号、2号机械臂套管,腹中线脐上2 cm和脐下4 cm处分别为1号、2号辅助套管,右侧病变需在腹中线剑突下增加1个辅助套管用来挑起肝脏。游离输尿管至髂血管水平并于肿瘤远端用Hem-o-lok夹闭后,将患肾行根治性切除;无瘤原则下切除输尿管及距管口1 cm范围的膀胱壁全层后连续缝合膀胱。游离肾、输尿管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后拔除导尿管时行膀胱内灌注化疗。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更改体位,无围术期输血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21例手术时间(205.2±57.3)min,中位术中出血量50 ml(20~120 ml)。术后中位引流管留置时间4 d(3~7 d),中位尿管留置时间7 d(5~8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7 d(6~12 d)。术后Clavien-Dindo Ⅰ级并发症7例(33.3%),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好转。21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UTUC,切缘均提示阴性。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4~22个月),1例术后7个月死于车祸,3例(14.3%)分别于术后6、8、10个月出现复发,予肿瘤电切+膀胱灌注化疗、化疗栓塞等治疗后肿瘤无进展。结论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RANU安全、有效,术中无需更改患者体位、增加穿刺套管以及重新定泊和连接机械臂,节省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患者恢复快,短期复发率低,控瘤效果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锚式腰椎侧方椎体间融合术(self anchored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SA-L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至12月采用SA-L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59.6±11.3)岁(范围49~77岁)。诊断包括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17例、椎间盘退变性疾病8例、退变性滑脱8例、退变性侧凸5例、融合术后翻修3例,其中5例伴骨质疏松;责任节段包括L2, 3 2例、L3, 4 11例、L4, 5 20例、L2~L4 3例、L3~L5 5例。手术采用侧卧位,取椎间隙中点斜向腹侧6 cm小切口,经腹膜外入路显露腰大肌前缘,向背侧牵开腰大肌,切除椎间盘及处理椎间隙,试模撑开,经同切口取髂骨填充融合器,正侧方植入融合器,以融合器远侧和近侧嵌片锚定融合器与相邻椎体。术后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融合器位置、腰椎前凸角、椎间隙高度和滑脱率。结果手术时间(79.0±19.5)min(范围60~100 min);术中出血量(38.0±28.2)ml(范围15~70 ml)。术后随访(10.6±4.6)个月(范围4~15个月)。41例患者VAS评分由术前(6.2±2.1)分降低至术后3个月(1.9±1.2)分、末次随访时(1.6±1.1)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48,P=0.00);末次随访时VAS改善率为73.9%±16.4%,各病因组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 ,P=0.97)。ODI由术前47.8%±15.1%降低至术后3个月14.6%±10.5%、末次随访时11.0%±7.3%,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29 ,P=0.00);末次随访时ODI改善率为75.8%±16.9%,各病因组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P=0.99 )。腰椎X线片示脊柱序列明显恢复,融合器无移位或脱位。7例出现融合器下沉2~3 mm,除1例肥胖患者一过性腰痛外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角由术前36.4°±10.2°恢复至48.0°±10.7°,椎间隙高度由术前(8.3±2.5)mm恢复至(11.3±3.3)mm, 8例腰椎滑脱患者滑脱率由术前19.7%±4.4%减少至9.3%±5.3%,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L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以增加单纯LLIF的即刻稳定性,避免后路内固定,术后近期疗效满意。
简介:【摘 要】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取得了较快的进步,自动化技术成为了体现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标志之一。很多行业开始大量使用自动化技术,这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降低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也能够让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提升竞争力。目前,很多企业开始研究自动化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的结合,以这种方式实现信息的机械化处理,为企业赢得核心竞爭力。电子始终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能源,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电子行业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各种自动化技术逐渐应用于电子工程中。本篇文章通过认识当前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状况,探讨电子信息自动化发展优势,从而分析电子信息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 1 电子信息自动化发展的优势 1. 1 自动化利用效果更强 自动化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机械帮助人力完成复杂、繁琐的工作,提高生产力。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自动化的技术能够很好地降低成本,通过设备代替人工的方式,有效节省了人力和物力,而且生产效率同时也得到了提升。电子信息自动化则能够通过信息识别和处理,将工作机械以及重复的动作进行筛选,借助自动化的设备来完成,让人力更专注完成关键的核心任务。信息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则更加有效地发挥了自动化技术,对于设计人员来说,电子信息工作是两种技术的结合,不仅要熟悉自动化技术的操作要领,还要有较强的电子信息专业素质。 1. 2 智能化有所加强 自动化技术并不能完成企业所有的操作,设备是按照人员设定的规律完成一部分的操作任务,而电子信息自动化则加强了这种智能操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很多收集、储存的信息在处理时包含了相同的步骤,自动化技术能够巧妙地处理这些流程,从而加强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智能。部分企业生产大批量的产品,需要进行高密度的工作,这时候可以选择自动化设备以智能的方式处理反复任务。而产品的优化可以通过电子信息自动化的部分实现,让企业生产更优质的产品。 2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建议 2.1 柔性化发展趋势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分析对行业而言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当前电子设备自动化智能系统已经呈现出柔性化的发展趋势。柔性化主要包括两点:首先,智能系统在控制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处理各项信息;其次,提高智能化水平以满足用户需求,同时不断扩大其覆盖范围。探究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的能为这一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可将电子设备自动化的协调运作在一个全面的操作系统上呈现,有益于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 2.2 向高效化、高精度化发展 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各个领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智能化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不断拓宽应用范围,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技术之一。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已经开始向高效化、高精度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电子工程自动化中的关键就是 CPU ,而多 CPU 控制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智能化控制具备实现了高效化、高精度化的基本条件。人们当前任务就是提高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运转速度,实现智能化技术的前提就是具有足够的 CPU 速度。当前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发展方向就是实现高效化、高精度化,加快信息的处理运转,进一步拓宽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应用领域,这也是当前智能化技术应用面临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