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针对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在系统梳理临床治疗、疾病控制和科学研究三者定位的基础上,结合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的建议。临床治疗方面,要加强医务人员依法报告意识,强化症状检测能力,充分发挥传染病直报系统的作用,建立健全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国家或地方监测平台。疾病控制方面,要从法律和体制机制上赋予疾控相关权限和保障,提升疾控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加强防控与应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储备。科学研究方面,要加强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建设重大疫情应对中"一锤定音"的科研机构,建立国家和区域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加强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救治的战略技术储备。
简介:【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以 CIPP 模式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一套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背景、现状的分析,阐述了 CIPP 模式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和重要性。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和保障措施,以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诱导痰DKK3基因甲基化并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80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5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炎、支气管扩张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对照组,MSP法检测肺癌细胞和肺正常上皮细胞DKK3基因甲基化,分析DKK3基因甲基化与临床影响因素的关系,比较DKK3基因甲基化与未甲基化NSCLC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诱导痰DKK3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3%(65/80)比2.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细胞系中DKK3基因处于甲基化状态,而正常人肺上皮细胞BEAS-2B细胞中DKK3基因处于未甲基化状态。观察组患者诱导痰DKK3基因甲基化与胸腔积液、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观察组DKK3基因甲基化患者R0切除率、3年生存率及总生有期(OS)均显著低于DKK3基因未甲基化患者[53.8%(35/65)比15/15、28.1%比37.9%、(1.8 ± 0.3)年比(2.1 ± 0.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诱导痰DKK3基因甲基化率显著升高,且与患者预后相关。诱导痰DKK3基因甲基化检测可为NSCLC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科学证据。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诱导痰DKK3基因甲基化并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山东省临沭县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80例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5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炎、支气管扩张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对照组,MSP法检测肺癌细胞和肺正常上皮细胞DKK3基因甲基化,分析DKK3基因甲基化与临床影响因素的关系,比较DKK3基因甲基化与未甲基化NSCLC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诱导痰DKK3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1.3%(65/80)比2.0%(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细胞系中DKK3基因处于甲基化状态,而正常人肺上皮细胞BEAS-2B细胞中DKK3基因处于未甲基化状态。观察组患者诱导痰DKK3基因甲基化与胸腔积液、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观察组DKK3基因甲基化患者R0切除率、3年生存率及总生有期(OS)均显著低于DKK3基因未甲基化患者[53.8%(35/65)比15/15、28.1%比37.9%、(1.8 ± 0.3)年比(2.1 ± 0.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诱导痰DKK3基因甲基化率显著升高,且与患者预后相关。诱导痰DKK3基因甲基化检测可为NSCLC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科学证据。
简介:【摘要】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基于 CIPP 模式,构建高职院校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设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构成要素咨询表,明确评价主体、对象和指标。从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验证与分析。最后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措施,以提高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为智慧城市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联合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肠炎患者70例,以患者入院病床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常规组(35例,选择单一左氧氟沙星治疗)和试验组(35例,左氧氟沙星+甲硝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远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常规组相比,呈下降的趋势(P<0.05),结论:在慢性肠炎患者的治疗中实施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合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增加安全性,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