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在心血管内科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20~2021年收治的2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因素,并对两组护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根据不同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不选择任何安全护理,对照组选择安全护理。每组101例,两组在一般资料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观察组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为35%,对照组为10%(P
简介:摘要:放疗技术的质量控制工作对治疗效果和愈后生活质量都具有关键作用。医学物理师是肿瘤放疗的实施者、研究者、管理者,在肿瘤放疗中扮滚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探究并明确医学物理师对肿瘤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医学物理师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提高医学物理师团队的专业水准和整体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CTU)技术诊断膀胱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CTU检查和经手术病理确诊膀胱癌的CTU影像特点,病例均采用5mm层厚和层间距行腹盆部CT增强扫描,获得原始图像,原始图像经1.25mm层厚和50%的重叠处理后利用系统自带图像工作站进行重建处理。结果58例CTU检出率100%,确诊成功率93.1%,多层螺旋CTU能够清晰显示膀胱癌的大小、形态、范围和与其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螺旋CT扫描结果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64排螺旋CTU具有扫描速度快、侵袭性小、憋气时间短的特点,同时可多方位、立体、多平面地显示膀胱肿物,特别适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筛选。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深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血管通路护理小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10-2023.10本院进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41例,将其随机抽样分组为对照组(70例,基础护理)和干预组(71例,血管通路护理小组干预)。比较两组在护理干预后的置管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置管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深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血管通路护理小组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发生置管感染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MRI多序列模型融合(multi-sequence model fusion,MSMF)影像组学模型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的疗效进行预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5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患者均接受CCRT的治疗及MRI检查。采用RESIST 1.1评估治疗后的反应,分为完全反应组(83例)、非完全反应组(71例)。将数据按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手动分割各序列图像的感兴趣区域。使用Matlab 2018a软件分别从三个序列中各提取9766个影像组学特征,通过t检验、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筛选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Logistic回归分别构建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比较预测性能。结果在验证集中,临床模型、T1WI、T2WI、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值分别为0.542、0.633、0.711、0.842 (P值分别为0.661、0.161、0.026、<0.001)。多序列融合模型中MSMF、临床-MSMF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96、0.867 (两者P<0.05)。MSMF、临床-MSMF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对CCRT疗效反应的AUC显著高于T2WI、T1WI及临床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MF影像组学模型预测CCRT疗效的能力优于常规单一序列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及临床模型,因此该模型有望成为一种预测CCRT疗效的方法,进一步促进精准医疗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严谨的研究方法明确静疗护理小组在重症医学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且分析其对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要静脉治疗的患者6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静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治疗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疗护理小组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因静脉治疗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统计学结果表示,观察组患者因静脉治疗的疼痛程度(45.57±4.10)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疗护理小组应用于重症医学科静脉治疗中对患者有多方面好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在评价大动脉炎(TA)患者颈动脉新生血管的价值以及经验总结。方法应用SMI分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的23例TA患者,共计38条颈总动脉,检测增厚的血管管壁厚度,增厚的管壁中新生血管情况,并与超声造影(CEUS)结果相对比,比较两者诊断的一致性。结果SMI可以清晰地显示TA患者颈动脉管壁增厚情况,并且可以显示极细小的血流通道。总计有34条血管经SMI可检测到新生血流信号,评分为1分的23条,SMI检查可见星点状低速血流,评分为2分的11条,SMI检查可见弥漫点状或条状低速血流。与之对应的,总计有34条血管经CEUS可检测到新生血流信号,22条血管CEUS评分为1分,12条血管CEUS评分为2分。30条血管SMI结果与CEUS结果相一致,两组间评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663,P<0.01)。结论SMI可作为TA患者增厚的颈动脉管壁新生血管的重要筛查手段之一。在TA患者诊断、治疗、随访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胎儿心肌病(FCMs)的病因、临床及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北京安贞医院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中心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70例FCMs的临床、超声、病理资料和临床结局,并进行全外显子组及全基因组测序明确相关遗传学改变。结果原发性FCMs共55例(78.6%,55/70),包括39例心肌致密化不全(NVM)、1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和1例限制型心肌病(RCM)。继发性FCMs共15例(21.4%,15/70),病因包括母体抗Ro/La抗体阳性(7例DCM)、双胎输血综合征受血儿(2例DCM,2例HCM)、贫血(2例DCM)、母体糖尿病(1例HCM)及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例DCM)。最终9例胎儿出生,3例围产期死亡,58例因宫内治疗无效或确诊后直接引产。30例原发性FCMs进行遗传学检测,13例有遗传学改变(12例NVM,1例HCM)。结论原发性FCMs较继发性FCMs相对多见。胎儿NVM病因中遗传学改变所占比例较高,胎儿DCM及HCM可由原发性或由继发性病因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