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为头部放疗患者定制个体化3D打印头膜,通过与热塑头膜对比,评价其材质的物理特性及该技术的摆位精准度。方法分别将3D打印头膜和热塑头膜置于固体水表面,通过电离室和胶片测量深度5 cm处和表面剂量来进行剂量学评估。选取30例头部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热塑头膜和3D打印头膜进行固定,通过CBCT获取患者X、Y、Z方向的平移和旋转摆位误差来进行临床摆位误差评估。结果深度5 cm处两种材质对射线衰减率均<1%。表面位置热塑头膜剂量升高27%,3D打印头膜升高18%。两组患者各取116组摆位误差数据,对照组和试验组X、Y、Z方向平均平移误差分别为1.29 mm和1.16 mm、1.42 mm和1.24 mm、1.38 mm和1.16 mm;平均旋转摆位误差分别为1.29°和1.08°、1.02°和0.96°、1.01°和1.0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Y、Z方向平移摆位误差和X方向旋转摆位误差不同(P<0.05),其他方向相近(P>0.05)。结论3D打印头膜体位固定技术符合现代放疗的精准摆位要求,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用于进一步临床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介素1-53(IMD1-53)对于多柔比星引起的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9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分为3组:对照组(CON组)、多柔比星组(DOX组)和多柔比星+ IMD1-53组(IMD组)。造模5 d后,戊巴比妥麻醉小鼠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造模7 d后,乙醚麻醉后摘眼球取血,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记录小鼠体重、心脏质量/胫骨长度比值(HW/TL)。取小鼠心脏做HE染色。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脏中IMD受体及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体外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骨髓巨噬细胞中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结果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多柔比星引起小鼠心脏功能损伤,DOX组小鼠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40%、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下降43%、HW/TL下降37%(均为P<0.01)。HE染色显示,心肌间质炎症细胞聚集。Elisa方法测量血清中IL-1β含量升高54.2%,心脏中NLRP3、caspase-1蛋白水平分别升高18.47和24倍(均为P<0.01)。与DOX组相比,IMD组小鼠的存活率升高33%,LVEF升高44%、LVFS升高51%(均为P<0.05),心肌间质炎症细胞聚集明显减轻,血清中IL-1β含量降低20.4%,心脏中NLRP3、caspase-1蛋白水平分别降低70%和67%(均为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DOX组相比,IMD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L-1β含量降低41.6%,骨髓巨噬细胞中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分别降低31.8%、32.4%(均为P<0.01)。结论IMD1-53可以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减轻多柔比星引起的心脏毒性,从而提高小鼠心脏收缩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26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同期取260例非癫痫患者为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脑电图检查以及动态脑电图检查。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动态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较高,与常规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差异性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动态脑电图检出总异常率较高,与对照组检出总异常率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清醒期的病样放电发生率较低,与睡眠期病样放电发生率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者实施动态脑电图检查,便于医师尽早对患者实施诊断,且对与其余疾病鉴别有显著价值。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时代观念的改变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变革,现代护理内容从过去单一的身体护理延展到全身心、全方位的护理,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疾病治疗的进度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存在着紧密联系,要心理护理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护理是通过研究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制定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有效缓解患者在陌生治疗环境中的不安感。本文探究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扩宽应用范围,密切结合实际,对,现如今临床护理中患者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和效率,促使患者更好的适应治疗环境,进一步加快患者的治疗进度,有效地缓解医患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链接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中暑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救治(48例),研究组接受无缝链接急救护理模式(4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降温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30min体温(℃)体温和体温降至38.5℃所需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中暑救治的患者实施无缝链接急救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体温现状,还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开展期间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98例在我院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吸入麻醉,观察组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优良率、自主恢复时间、血氧饱和度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自主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手术开展期间,全凭静脉麻醉优于吸入麻醉,麻醉优良率更高,自主恢复时间更快、血氧饱和度更高,疼痛评分更低,可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
简介:摘要:目的:用治疗药物控制(TDM)方法评估抗菌药物(TDM)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2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患者主要人口条件统计、病原体分布情况,研究影响血浆浓度达标的因素,包括剂量、负荷量、测量时间、性别、Child-Pugh等级。Logis-tic对血浆浓度一致性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161例患者中,女性52例(32.3%),男性109例(67.7%),中位年龄52岁(1 - 88岁)根据血液中药物浓度是否在匹配范围内,剂量是否按公斤体重(成人静脉负荷剂量6mg·kg-1、静脉维持剂量4mg·kg-1,儿童和轻体重青少年推荐静脉负荷剂量9mg·kg-1、静脉维持剂量8mg·kg-1)、是否负荷剂量、测定时机、性别、Child-Pugh评分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剂量、载荷剂量和测量时间都是影响TDM合规性的因素。世界贸易组织只占总数的50.3%(81/161)。。结论多种抗菌药物TDM优化给药方案,可能改善ICU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结局,降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样本,将其设为实验组,依据感染类型,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每组各50例,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以上150例受检者进行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较高(P<0.05);且细菌感染组各项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开展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能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有利于判定感染类型,建议临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人员例数一共为100例,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分为两组进行比对,采用常规全麻方案的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镇静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极小,p>0.05。结论胫骨骨折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人员例数一共为 100例,治疗时间为 2016年 9月 ~2017年 9月,分为两组进行比对,采用常规全麻方案的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镇静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p< 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极小, p> 0.05。结论:胫骨骨折患者采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