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及硬膜外阻滞用于单孔胸腔镜肺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单孔胸腔镜肺手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3组比对,分别采取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25例)、肋间神经阻滞(25例)及硬膜外阻滞(50例),比较三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小时内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不良反应。结果: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小时内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相似,P>0.05。但肋间神经阻滞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早于其他两组,术后24小时内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多于其他两组,P<0.05。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的不良反应相似,P>0.05。但硬膜外阻滞的不良反应多于其他两组, 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但其止痛作用不明显。硬膜外麻醉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但是手术过程繁琐,且有较高的副作用及并发症。超声导向下椎旁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缩短病人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副作用及并发症,适合大部分胸外科术后镇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全凭静脉麻醉组(C组)、全凭静脉麻醉复合TAPB组(T组)、全凭静脉麻醉复合RSB组(R组)、全凭静脉麻醉复合TAPB和RSB组(S组),每组30例。比较四组麻醉药(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麻醉满意度评分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S组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和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T组、R组和C组[(1.09 ± 0.23) mg比(1.49 ± 0.21)、(1.47 ± 0.26)和(1.48 ± 0.23) mg,(543.53 ± 41.78) mg比(618.96 ± 37.21)、(598.67 ± 37.86)和(607.87 ± 36.93) mg,(3.52 ± 2.03)次比(5.47 ± 1.83)、(6.63 ± 2.08)和(9.77 ± 2.16)次],麻醉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R组和C组[(18.13 ± 3.22)分比(21.43 ± 2.42)和(21.44 ± 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拔管时及术后12、24、48 h静息状态下VAS明显低于C组和R组,术后12、24、48 h静息状态下VAS明显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6.67%(2/30)比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B联合RSB可减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麻醉药用量,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轻围手术期疼痛,效果优于全凭静脉麻醉及全凭静脉麻醉复合TAPB或RSB。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全凭静脉麻醉组(C组)、全凭静脉麻醉复合TAPB组(T组)、全凭静脉麻醉复合RSB组(R组)、全凭静脉麻醉复合TAPB和RSB组(S组),每组30例。比较四组麻醉药(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麻醉满意度评分及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S组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和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T组、R组和C组[(1.09 ± 0.23) mg比(1.49 ± 0.21)、(1.47 ± 0.26)和(1.48 ± 0.23) mg,(543.53 ± 41.78) mg比(618.96 ± 37.21)、(598.67 ± 37.86)和(607.87 ± 36.93) mg,(3.52 ± 2.03)次比(5.47 ± 1.83)、(6.63 ± 2.08)和(9.77 ± 2.16)次],麻醉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R组和C组[(18.13 ± 3.22)分比(21.43 ± 2.42)和(21.44 ± 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拔管时及术后12、24、48 h静息状态下VAS明显低于C组和R组,术后12、24、48 h静息状态下VAS明显低于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6.67%(2/30)比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B联合RSB可减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麻醉药用量,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轻围手术期疼痛,效果优于全凭静脉麻醉及全凭静脉麻醉复合TAPB或RSB。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临床诊断妊娠期胎儿畸形中,应用胎儿系统超声和常规产科超声的诊断效果与作用。方法:研究于2020年5月—2024年5月进行,选取100例于我院行胎儿畸形筛查的1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先后为其进行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并根据分娩或引产结果,分析比较两种检查项目的诊断准确性。结果:以引产或分娩结果为金标准,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相比常规超声检查的畸形检出率更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在准确性、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对比中均可见统计学差异,常规超声检查低于胎儿系统超声检查,P<0.05。结论:胎儿系统超声对妊娠期胎儿畸形筛查与诊断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四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胎儿肢体畸形孕妇23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四维超声诊断方法,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产妇经引产后证实四维超声诊断结果有21例符合,准确率为91.30%,其余2例分别为疑诊(手畸形)与漏诊(指、掌缺失),各占4.35%。其中,有8例胎儿肢体畸形为马蹄足内翻,6例为四肢短小,肢体缺如和多指、趾以及桡骨发育不良或缺失分别为2例,指、掌缺失和手畸形以及指重叠则分别为1例。结论应用四维超声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超声诊断影像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符合率分别为95.08%、90.00%、93.10%,总体符合率为93.64%;甲状腺良性肿瘤的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明显比甲状腺癌小(P<0.05),两者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肿瘤可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并可为甲状腺良性肿瘤与甲状腺癌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 23 例(观察组)和肝血管瘤患者 32 例(对照组)资料。两组患者均接受肝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观察指标与疾病之间的联系。结果 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最小流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8、 2.36, P<0.05或 P<0.01),门静脉血流流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4, P<0.05)。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有效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