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应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临床价值。方法:选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46例胃癌患者及4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患者组、健康组。采集受检者2mL空腹静脉血,比较患者组、健康组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CEA、CA242、CA199、CA724联合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65%、95.65%、95.65%,较其单独诊断高(P<0.05)。结论:在对胃癌诊断中,CEA、CA242、CA199、CA724联合诊断效果显著优于其单独诊断。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用于卵巢癌患者中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一年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出院60天对比SAS评分、SDS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生活质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60天时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卵巢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程度,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类似乳腺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MASC)是2010年首次报道的一种原发性涎腺低级别肿瘤,也称腮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SC)。其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乳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breast cancer,SBC)相同,常被误诊为涎腺腺泡细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AciCC)。由于腮腺SC患者数量较少,其诊断、治疗和随诊的指导原则尚未标准化。我们通过报道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5月收治的1例青年男性原发性腮腺SC患者,旨在提高对这一诊断的认识,为制定标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复杂性疾病,大部分确诊时为晚期,因此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HCC中具有差异性表达,可作为诊断及评估预后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者陆续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可影响lncRNA的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lncRNA及其SNPs在HCC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选 取为 30 例 201 8 年 7 月至 20 20 年 5 月 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宫颈癌患者,采用 掷骰子法将其 分为 联合护理组( n = 15 ) 与 单 一护理组( n= 15 ) 。 单 一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护理,将 疼痛护理 + 心理护理应用于 联合护理组患者的护理中 。 对比二组 患者心理情绪评分、 PSQI 评分 。 结果:单一护理组 SDS 评分、 SAS 评分 均高于联合护理组( P < 0.05 );联合护理组睡眠质量 PSQI 评分明显低于单一护理组( P < 0.05 ) 。 结论:为宫颈癌患者实施疼痛护理 + 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 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具有脊索样特征的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是一种具有极其罕见组织学特征的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组织学上以突出的细胞性条索和丰富的细胞外黏液样基质为特征,肿瘤局灶区域多含有典型的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免疫表型上,肿瘤仍表达尿路上皮标志物。过碘酸-雪夫(PAS)特殊染色呈阳性,染色标记中未见细胞内黏液存在。荧光原位杂交未检测到EWSR1-NR4A3融合性基因。本例患者术后未做任何治疗,6个月后死亡。由于文献报告例数有限,与普通型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预后是否有差异,尚需更多病例积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性护理管理在子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子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磁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创伤后成长、自护行为、心理痛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创伤后成长评分、自护行为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心理痛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护理管理能促进子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减轻患者心理痛苦,提高患者自护行为,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P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超声特征及不同亚型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9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7例病理诊断为乳腺EPC的患者资料,按病理分为3个亚型,对其在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男2例,女55例,年龄41~88(63±11)岁。EPC病灶直径7.0~7.5(2.9±1.9)cm。其中16例单纯型EPC,9例EPC伴导管原位癌(DCIS),32例EPC伴浸润。分子分型以腔面型为主(55/57,96.6%),Luminal A型38例,Luminal B型17例。EPC声像图多表现为大小>2 cm(68.4%)、形态规则(64.9%)、边缘光整(54.4%)、无毛刺成角(82.5%)、不伴钙化(93%)结节。不同亚型存在差别,单纯型较伴浸润型病灶更靠近乳头、形态规则、边缘光整(P<0.05);伴浸润的EPC较伴DCIS的 EPC血流更丰富、更远离乳头(P<0.05);单纯型与伴DCIS差别不大(P>0.05)。结论单纯型EPC超声多见形态规则、边缘光整、内部结构囊实性等良性征象。若病灶距乳头距离>3 cm、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提示伴浸润可能性大。影像多模态的联合有助于EPC的精准诊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手术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的对比以及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将我院做宫颈癌手术的78例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病例数分别为39例、39例。对照组利用的麻醉方法是: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利用的麻醉方法是: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均比观察组时间长(P<0.05),对照组使用麻醉药物剂量较观察组使用麻醉药物剂量多(P<0.05)。结论:在宫颈癌手术中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苏醒,使用的麻醉剂量相对较少,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在宫颈癌肺转移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中心医院2015—2018年间收治的宫颈癌肺转移患者资料。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影响宫颈癌肺转移患者预后因素。分层分析使用贝伐珠单抗组与未使用贝伐珠单抗组的预后差异。结果研究共纳入31例宫颈癌肺转移患者。7例(23%)仅发生了肺转移,24例(77%)发生了多部位转移;复发后9例接受了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和放疗,22例仅接受化疗;15例(48%)接受了贝伐珠单抗治疗,16例(52%)未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平均无进展生存(PFS)时间20.5个月,平均复发后生存(SAR)时间20.0个月,平均总生存(OS)时间40.5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初治分期(HR=6.247,95%CI为1.294~30.156,P=0.023),复发后未接受手术或放疗者(HR=5.903,95%CI为1.211~28.780,P=0.028),复发后未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HR=21.475,95%CI为3.637~126.818,P=0.001)是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复发后未手术或放疗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组SAR和OS显著高于未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组[(27±2)个月∶(17±3)个月,P=0.044和(74±6)个月∶(26±3)个月,P=0.001]。≥ⅡB期患者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组OS显著高于未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组(P=0.020)。结论宫颈癌肺转移伴全身多发转移者,行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