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患儿临床特点、治疗模式及预后,并归纳国际研究进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1999年1月至201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8DSRCT患儿,总结其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及随访结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生存率。结果8患儿中男6,女2;7原发腹盆腔,1原发骶尾部;8就诊时存在临近组织/器官/淋巴结不同程度浸润,其中4(50%)同时有远处转移,包括远处淋巴结、肝、肺、骨转移。8均接受化疗,其中3接受腹盆腔+瘤窝增量放疗,2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随访至2020年2月15日,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3死亡,5存活(2完全缓解,1反复复发,2部分缓解仍在治疗中)。中位复发时间14.5个月,3年无复发生存率(30.0±17.5)%、总体生存率(51.4±20.4)%。结论50%DSRCT患儿就诊时已有远处转移;虽经过化疗、积极手术切除、腹盆腔放疗干细胞移植等多模式治疗,但预后仍较差。

  • 标签: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综合疗法 预后 儿童
  • 简介:摘要110岁急性髓系白血病男性患儿化疗后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HSCT后4个月因“干咳、气促3 d”收治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监护病房,迅速进展呼吸衰竭,胸部CT显示双肺广泛磨玻璃影,肺组织病理诊断特发性肺炎综合征,给予无创通气支持、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无效;HSCT后7个月在外院成功实施双肺移植术,术后1个月恢复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cquired aplastic anemia,AAA)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efractory cytopenia of childhood,RCC)骨髓组织病理学区别,诊断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首诊AAARCC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骨髓活检结果。结果收集150患儿资料,71AAA79RCC;AAA组中男性52,女性19年龄范围1.0~15.0岁(中位数8.9岁);RCC组中男性53,女性26年龄范围0.5~16.0岁(中位数5.0岁)。AAA骨髓活检示增生极其低下,88.7%(63/71)骨髓造血细胞比例<5%,11.3%(8/71)5%~24%,且无1见病态造血。RCC骨髓活检示增生低下,94.9%(75/79)骨髓造血细胞比例5%~50%,所有病例均见片灶性造血,40.5%(32/79)见红系病态造血,60.8%(48/79)见小巨核细胞。结论造血细胞增生低下程度、造血细胞分布方式、红系造血岛细胞成分及其定位发育不良巨核细胞出现可帮助两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

  • 标签: 儿童 贫血,再生障碍性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如图像分析、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取得了卓越成果。随着医学图像数字化技术发展,人工智能辅助医学图像分析成为研究者们高度关注焦点,其中病理学图像作为医学图像一个分支在这类研究中占有很大比重。最近工作中很多成人肿瘤病理图像分析任务都已取得了不错成果。然而,与成人研究相比,儿科相关研究因其人口基数小、发病率低、难于获取数据、疾病谱与成人不同等问题,未能得到足够关注实质性进展。本文将总结现阶段人工智能在成人病理图像研究成果、儿科病理与成人相比较不同之处和面对挑战以及人工智能在儿童病理图像分析中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治疗建议CCCG-WT-2016方案"2019修订版病理分类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91肾母细胞瘤手术标本、临床资料,经中国及新加坡两地两位高级病理医师审阅,根据修订方案病理内容分别给予病理诊断及危险度分层,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照修订版病理分类标准,91病例中(1)肾活检21,组织学分型均为组织分化良好型(FH)型;(2)直接手术肾切除41,组织学分型均为FH型;(3)化疗后肾及肿瘤切除18中,12化疗后肾切除标本中组织学危险度分层低危0、中危10、高危2;6化疗后肿瘤切除标本中危险度分层低危0、中危5、高危1;(4)其他,包括转移/复发及复发化疗后转移灶共11,均为肾母细胞瘤。除化疗后肾及肿瘤切除标本中出现2初期诊断不一致,经过讨论后达成一致,最终所有病例诊断一致率100%(91/91)。结论2019修订方案中病理分类标准清晰、易操作,对指导临床治疗能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Wilms瘤 病理学,临床 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