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局限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PLND)与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EPLND)的术后病理结果及并发症情况,探讨盆腔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800例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2例行LPLND,628例行EPLND。LPLND组患者年龄67(62,72)岁,初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20.7 (10.9,54.8)ng/ml;穿刺Gleason评分6分22例,7分59例,8分56例,9~10分35例;临床分期T1期29例,T2期102例,T3期37例,T4期4例;N0期160例,N1期12例;其中50例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EPLND组患者年龄67(63,72)岁,初诊PSA 23.9 (14.0,46.8)ng/ml;穿刺Gleason评分6分51例,7分194例,8分218例,9~10分165例;临床分期T1期114例,T2期341例,T3期144例,T4期29例;N0期526例,N1期102例;其中158例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初诊PSA、穿刺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及是否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N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分析两组术后淋巴结获取数量、淋巴结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盆腔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EPLND组中位淋巴结获取数量多于LPLND组[13(8,19)枚与6(4,13)枚,P<0.001],淋巴结阳性率高于LPLND组[31.2%(196/628)与10.5%(18/172),P<0.001]。EPLND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高于LPLND组[19.9%(125/628)与11.0%(11/172),P=0.007]。初诊PSA值、临床N分期、穿刺Gleason评分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方式是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相对于LPLND,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EPLND可获取更多淋巴结,提高阳性淋巴结检出率,能更准确地进行盆腔淋巴结分期,但是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PSA、临床N分期、Gleason评分和淋巴结清扫方式是盆腔淋巴结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前列腺侧包膜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单一术者完成的19例保留前列腺侧包膜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57.6(37~74)岁;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平均20.4(4~25)分。患者为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或cT2N0M0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所有患者术前检查未发现膀胱颈或尿道肿瘤;术前MRI检查未提示合并前列腺癌且血清PSA<2.5 ng/ml。在前列腺基底部两侧分别用电剪分离前列腺腺体和前列腺侧包膜至前列腺尖部,在两侧分别保留外科包膜或厚度为1~2 mm的前列腺侧包膜。术后1~2周行膀胱造影评估,如无明显吻合口瘘则拔除尿管。术后随访患者的控尿功能、性功能及肿瘤控制情况。结果1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279.9(225~345)min;术中估计出血量平均88.9(30~20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5.8(9~23)d。盆腔淋巴结清扫数量平均23.3(11~42)枚。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病理均未提示合并前列腺癌。拔尿管后2周以及1、3、6个月日间控尿率分别为42.1%(8/19)、63.2%(12/19)、78.9%(15/19)、94.7%(18/19),夜间控尿率分别为36.8%(7/19)、63.2%(12/19)、73.7%(14/19)、89.5%(17/19)。术后3、6个月IIEF-5评分平均值分别为7.2(0~22)、10.1(2~22)分。术后平均随访10.1(5.4~26.1)个月,19例均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严格选择的病例,保留前列腺侧包膜的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控尿和性功能,其早期临床疗效良好。但该术式的远期临床疗效和肿瘤控制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复发风险因素。方法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选取32个研究中心的18~75岁且病理检查确诊为中高危NMIBC患者纳入研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评分0~2分。排除标准:①有免疫缺陷或损害(如艾滋病)、正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放疗,有可能引起全身性BCG疾病反应者、对BCG或表柔比星或两药的辅料成份过敏者,患发热及急性传染病者,包括活动性结核者或正在接受抗结核治疗者,伴有严重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或慢性肾病者;②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或其他器官肿瘤者;③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T2期)患者;④过去4周内接受过化疗、放疗、免疫治疗者(除外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育龄期妇女、计划于试验期间受孕者(包括男性受试者伴侣受孕);⑥已知或怀疑术中发生膀胱穿孔;⑦入组前尚存在肉眼血尿,怀疑手术创面未愈合或尿路黏膜受损;⑧伴有膀胱炎,或曾经接受过其他膀胱灌注药物治疗且膀胱刺激征严重,预期影响本研究评估者;⑨入组前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⑩已知阿片类药物或酒精依赖者;⑪研究者认为可能存在增加受试者危险性或干扰临床试验执行的任何情况。纳入研究的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或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剜除术,术后即刻灌注1次表柔比星50 mg。入组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产生随机表,按2∶2∶1比例随机纳入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灌注BCG 120 mg/次,共19次:诱导灌注期每周灌注1次,连续6次;然后每2周灌注1次,连续3次;然后每月灌注1次,连续10次。试验2组灌注BCG 120 mg/次,共15次:诱导灌注期每周灌注1次,连续6次;术后第3、6、12个月的每月前3周,每周灌注1次。对照组灌注表柔比星50 mg/次,共18次:每周1次,共8次;然后每月1次,共10次。比较3组的复发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BCG灌注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32个研究中心共纳入681例患者,试验1组274例,试验2组277例,对照组130例,共脱落113例,总脱落率16.6%,3组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2)。3组间患者年龄、性别构成、体质指数(BMI)、ECOG评分、危险分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1(12.1,32.3)个月,3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24)。随访期间患者复发及进展116例(复发112例,进展4例),其中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复发(进展)分别为39、41、36例;2年复发率分别为14.2%、14.8%、27.7%,试验1组与试验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64),试验1组和试验2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017,P=0.0020)。累计无复发生存率方面,试验1组与试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57~1.46,P=0.7173),试验1组和试验2组均优于对照组(HR=0.439,95%CI 0.26~0.74,P=0.0006;HR=0.448,95%CI 0.29~0.80,P=0.0021)。试验1组、试验2组、对照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4.5%(204/274)、72.6%(201/277)、69.8%(79/130),试验1组与试验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试验1组(P=0.0051)和试验2组(P=0.0167);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分别为13.5%(37/274)、15.5%(43/277)、12.3%(16/13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64)。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性膀胱癌(HR=6.397,95%CI 1.95~20.94,P=0.0001)是BCG灌注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国产BCG膀胱灌注预防中高危NMIBC的2年无复发生存率优于表柔比星。BCG 15次和19次两种灌注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与表柔比星相比BCG并不增加SAE发生率。膀胱癌病史是NMIBC国产BCG灌注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