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对母儿早期健康指标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择期行足月剖宫产的104名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剖宫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名。对照组实施剖宫产新生儿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剖宫产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出生后90 min内异常情况发生率,脐带脱落时间,新生儿出现第一次觅食征象的时间、早开奶的成功率以及出院时母乳喂养实施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2 h内出血量、产后2~24 h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的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后90 min内出现再吸引、呼吸异常、复苏、转入NICU等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脐部感染。干预组新生儿第一次出现觅食反射的时间早于干预组,早开奶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母乳喂养的实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安全可行,且能有效促进早开奶,对母乳喂养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实施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动脉导管狭窄/早闭的围产期管理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3例胎儿动脉导管狭窄/早闭病例的临床特点,总结胎儿动脉导管狭窄/早闭的围产期管理思路。结果3例孕母均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时(孕24、30和23周)发现胎儿心脏异常(右心增大和三尖瓣反流),进一步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动脉导管狭窄/早闭,但未发现其他结构异常。母体在孕期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病例1和病例2因可疑胎儿心功能不全(心血管整体评分分别为6分和5分)行急诊剖宫产,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分别治疗56和42 d后好转出院(心功能正常)。病例3在动态观察中动脉导管狭窄程度好转,于孕38周因剖宫产史行择期剖宫产娩一活婴。结论中晚孕期产科超声检查时应注意对胎儿动脉导管的检查,尤其是在发现右心增大或三尖瓣反流时;对于动脉导管狭窄的胎儿应密切监测动脉导管以及继发右心功能不全的超声表现,可将心血管整体评分纳入评估内容。一旦诊断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应立即分娩,生后新生儿心功能可恢复,预后好。
简介:摘要妊娠期高血糖是妊娠期常见的代谢异常,心脏异常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妊娠期高血糖是重要环境因素,宫内高血糖能以多种形式影响胎儿心脏,可引起心脏畸形、心肌肥厚、心脏功能障碍等。本文综述妊娠期高血糖对胎儿心脏的影响及其机制,从而为妊娠期高血糖胎儿的孕期监测及管理提供新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子宫脓性肌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19年至2020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例产后子宫脓性肌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回顾2000年至2020年国内外报道的16例产后子宫脓性肌瘤病例,对这18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12/15为初产妇(3例未报告孕产史),孕期子宫肌瘤最大径线[M(min~max)]为10 cm(6~25 cm);12/18有宫腔操作史,10/18伴有贫血或严重产后出血,4/18合并其他感染。18例均以发热为首发表现,伴有腹痛,14/18发生在产后2周内。CT、MRI和超声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1/13、3/6和1/8。脓培养阳性率最高,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是大肠杆菌。18例均未死亡,但其中14例发生严重并发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脓肌瘤破裂、腹膜炎及切口感染等)。18例单纯药物抗感染治疗均无效,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感染迅速得到控制。3例患者于术后2年(16个月~2年)再次妊娠。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大肌瘤,尤其合并贫血、感染或有宫腔操作史,且产后发热者,要警惕子宫脓性肌瘤。子宫脓性肌瘤一经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简介:摘要孕妇血压≥160/110 mmHg(1 mmHg=0.133 kPa)时进行降压治疗已成为共识,但对于血压<160/110 mmHg的轻度高血压孕妇是否需要降压治疗目前各国建议仍不一致。我国指南推荐血压≥140/90 mmHg的孕妇需要采取降压治疗。近期一项研究发现,血压≥140/90 mmHg的孕妇接受降压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妊娠结局,为我国指南推荐提供了证据支持。同时,目前有研究表明血压130~139/80~89 mmHg的“正常高值血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提醒应重视对于该部分人群采取密切监测等有效管理措施,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测量单胎孕妇早孕及中孕期子宫颈长度(cervical length,CL)及其对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档并自早孕期进行序贯测量CL的2 254 例单胎孕妇。所有孕妇均经阴道超声测量早孕期(孕11~13周+6)和中孕期(孕21~23周+6)的CL。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等统计学方法,主要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早孕及中孕期CL的差异,并探究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早孕和中孕期CL对于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1)2 254例孕妇的早孕及中孕期CL分别为(36.1±4.2)mm(22.4~52.6 mm)与(36.9±5.3)mm(2.9~59.7 mm),短子宫颈发生率分别为0.31%(7/2 254)和1.46%(33/2 254)。当早孕期CL≤25.0和>25.0~≤30.3 mm时,中孕期发生短子宫颈的风险均增加[OR值(95%CI)分别为43.92(6.83~282.49)和6.59(1.97~22.00),P值均<0.05]。(2)2 254例孕妇中共69例(3.06%)早产,其中早产与足月组的早孕期CL、短子宫颈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2±4.5)与(36.1±4.1)mm,t=-1.78,P=0.076;1.5%(1/69)与0.3%(6/2 185),χ2=2.98,P=0.084],但早产组中孕期CL较短,短子宫颈发生率较高[(33.6±6.7)与(37.0±5.2)mm,t=-5.12;8.7%(6/69)与1.2%(27/2 185),χ2=25.80,P值均<0.001]。(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OR=2.05,95%CI:1.22~3.46)、自发性早产史(OR=25.25,95%CI:5.01~127.28)、辅助生殖技术助孕(OR=10.39,95%CI:2.39~50.33)、中孕期短子宫颈为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4)早孕期CL≤25.0、>25.0~≤30.3、>30.3~≤33.0、>33.0~≤35.7、>35.7~≤38.7 mm分别与>38.7 mm进行比较,早产的发生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将中孕期CL≤25.0、>25.0~≤29.5、>29.5~≤33.6、>33.6~≤36.8、>36.8~≤40.1 mm分别与>40.1 mm进行比较,早产的风险均相对升高[OR值(95%CI)分别为17.64(4.99~62.32)、6.89(2.11~22.55)、3.58(1.34~9.59)、4.04(1.58~10.32)、3.34(1.28~8.67), P值均<0.05]。(5)以中孕期CL≤25.0 mm和≤29.5 mm为界值,预测早产的灵敏度分别为8.70%和17.39%,特异度为98.80%和95.29%,阳性预测值为18.20%和10.43%,阴性预测值为97.16%和97.34%,准确率为96.01%和92.90%。结论早孕期CL及短子宫颈发生率在早产与足月分娩人群中无明显差异,且早孕期CL不是早产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当早孕期CL≤30.3 mm时中孕期发生短子宫颈的风险升高。中孕期子宫颈越短则早产风险越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运动干预对超重及肥胖孕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基于本课题组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选取其中择期剖宫产分娩,且除外合并妊娠并发症孕妇,最终纳入运动组12例、对照组11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技术、流式细胞微珠法等检测方法比较2组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腹直肌、网膜脂肪和皮下脂肪中 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的表达情况,以及血浆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广义估计方程、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运动组孕妇中、晚孕期外周血浆中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的表达呈现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运动组孕妇孕期PBMC中TLR4、MyD88和NF-κB的mRNA以及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LR4 mRNA:中孕期0.06±0.03与0.10±0.04,晚孕期0.05±0.02与0.11±0.05,χ2=8.07;MyD88 mRNA:中孕期0.09±0.03与0.11±0.03,晚孕期0.10±0.04与0.17±0.06,χ2=5.81;NF-κB mRNA:中孕期0.10±0.03与0.17±0.08,晚孕期0.08±0.03与0.20±0.08,χ2=14.71;TLR4蛋白:中孕期1.7±0.5与1.9±0.8,孕晚期1.7±0.4与2.3±0.8,χ2=5.83;NF-κB蛋白:中孕期1.0±0.4与1.5±0.4,晚孕期1.2±0.3与1.5±0.5,χ2=4.73,P值均<0.05)。且随时间变化,运动组与对照组间PBMC中TLR4、MyD88和NF-κB的mRNA以及TLR4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别逐渐增大。(3)运动组腹直肌、网膜脂肪组织中NF-κB(0.04±0.02与0.08±0.04,t=-3.72;0.25±0.05与0.63±0.21,t=-5.41;P值均<0.05)及皮下脂肪组织中TLR4和MyD88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12±0.03与0.30±0.10,t=-5.30;0.24±0.09与0.44±0.08,t=-5.38;P值均<0.05)。运动组网膜脂肪中MyD88和NF-κB及皮下脂肪中NF-κB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1±0.5与2.0±0.8,t=-3.15;1.3±0.5与2.0±0.9,t=-2.23;1.2±0.5与1.9±0.8,t=-2.80;P值均<0.05)。(4)2组孕妇腹直肌中TLR4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r值分别为0.453和0.485)、网膜脂肪中NF-κB mRNA表达水平以及TLR4和MyD88蛋白水平(r值分别为0.539、0.437和0.527)与孕妇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妊娠期规律运动可以下调超重和肥胖孕妇TLR4-MyD88-NF-κB通路的表达和激活,且相关通路因子表达与空腹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