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积液中白细胞介素27(IL-27)浓度对于结核性胸腔积液(TPE)和恶性胸腔积液(MPE)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5~2018年收住北京朝阳医院诊断为TPE或MPE患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胸腔积液及血浆中IL-27浓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获取胸腔积液中IL-27浓度、胸腔积液与血浆IL-27浓度差值和比值诊断价值。结果143例患者中TPE组78例,MPE组65例。TPE患者胸腔积液IL-27浓度显著高于MPE患者胸腔积液IL-27诊断TPE诊断界值为499.71 ng/L,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95.4%,曲线下面积为0.952(95%CI:0.913~0.991),Z统计分析显示,胸腔积液与血浆IL-27浓度差值和比值诊断价值不高于胸腔积液IL-27浓度。结论胸腔积液IL-27浓度鉴别TPE和MPE理想生物标志物。

  • 标签: 胸腔积液,恶性 白细胞介素27 结核性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线接受生物化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情况,探索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间南京鼓楼医院线治疗接受生物化疗30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资料。30例均采用替莫唑胺或达卡巴嗪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并序贯IL-2、GM-CSF和IFN-α细胞因子治疗。总结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信息,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9例进展。客观缓解率20%,疾病控制率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3.0个月。脑转移(P=0.003)、肺转移(P=0.007)、高乳酸脱氢酶水平(P=0.000 2)和BRAF突变(P=0.001)为线接受生物化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预后不良因素。STMN1突变为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生物化疗无进展生存不良预后因子(P=0.002), MYC突变为总生存不良预后因子(P=0.001)。结论对于不适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生物化疗将是种有价值治疗选择。而脑转移、肺转移、高乳酸脱氢酶水平、BRAF突变线接受生物化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预后不良因素。

  • 标签: 黑色素瘤/生物疗法 黑色素瘤/化学疗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型和功能影响,探索IL-6在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过程中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产妇行分娩手术后弃用新鲜正常胎儿脐带,分离培养原代细胞第2天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鉴定第4代细胞是否为HUVEC后,取2批第3~5代HUVEC,用于后续实验。将第1批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下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5 ng/mL IL-6组、10 ng/mL IL-6组、25 ng/mL IL-6组、50 ng/mL IL-6组、100 ng/mL IL-6组,将第2批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0 ng/mL IL-6组、25 ng/mL IL-6组、50 ng/mL IL-6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完全培养液,其余各组细胞还加入相应终质量浓度IL-6。第1批细胞,分组培养后72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6组HUVEC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6组HUVEC凝血因子Ⅷ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表达,并计算双阳性细胞数占凝血因子Ⅷ阳性细胞比值(以下简称双阳性细胞比值),样本数为6;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6组HUVEC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和α-SMA蛋白mRNA表达量,样本数为3。第2批细胞,分组培养后72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组HUVEC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样本数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校正。结果原代分离培养第2天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边形,免疫荧光法鉴定第4代细胞为HUVEC。第1批细胞,分组培养后72 h,6组细胞随IL-6浓度逐渐增加,其形态向长梭形变化,细胞间连接减少或消失、间隙变大。分组培养后72 h,与空白对照组双阳性细胞比值相比,25 ng/mL IL-6组、50 ng/mL IL-6组、100 ng/mL IL-6组显著增高(P<0.01);与5 ng/mL IL-6组双阳性细胞比值相比,25 ng/mL IL-6组、50 ng/mL IL-6组和100 ng/mL IL-6组显著升高(P<0.01);与10 ng/mL IL-6组双阳性细胞比值相比,50 ng/mL IL-6组和100 ng/mL IL-6组显著升高(P<0.01);100 ng/mL IL-6组双阳性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25 ng/mL IL-6组、50 ng/mL IL-6组(P<0.01)。分组培养后72 h,与空白对照组细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量比,25 ng/mL IL-6组、50 ng/mL IL-6组和100 ng/mL IL-6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5 ng/mL IL-6组细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量比较,50 ng/mL IL-6组和100 ng/mL IL-6组均明显下降(P<0.01);与10 ng/mL IL-6组细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量比较,50 ng/mL IL-6组和100 ng/mL IL-6组明显下降(P<0.01);与25 ng/mL IL-6组细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mRNA表达量比较,50 ng/mL IL-6组和100 ng/mL IL-6组明显下降(P<0.01)。分组培养后72 h,5 ng/mL IL-6组、10 ng/mL IL-6组、25 ng/mL IL-6组、50 ng/mL IL-6组、100 ng/mL IL-6组细胞 α-SM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第2批细胞分组培养后72 h,与空白对照组细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蛋白表达量1.391±0.026比较,10 ng/mL IL-6组(1.185±0.063)、25 ng/mL IL-6组(0.717±0.078)、50 ng/mL IL-6组(0.293±0.064)显著降低(P<0.05);与10 ng/mL IL-6组细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蛋白表达量比较,25 ng/mL IL-6组、50 ng/mL IL-6组显著降低(P<0.01);与25 ng/mL IL-6组细胞血管内皮钙黏蛋白蛋白表达量比较,50 ng/mL IL-6组显著降低(P<0.01)。分组培养后72 h,与空白对照组细胞α-SMA蛋白表达量比较,10 ng/mL IL-6组、25 ng/mL IL-6组、50 ng/mL IL-6组显著升高(P<0.01);与10 ng/mL IL-6组细胞α-SMA蛋白表达量比较,25 ng/mL IL-6组、50 ng/mL IL-6组显著增加(P<0.01)。分组培养后72 h,与空白对照组细胞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比较,25 ng/mL IL-6组、50 ng/mL IL-6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IL-6作用于HUVEC后,细胞表型和功能呈浓度依赖性表现为间质细胞特征。炎症因子可促进EndMT进程,成为调控组织纤维化机制重要因子之一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内皮细胞 纤维化 内皮-间质转化
  • 简介:摘要心脏移植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重要治疗手段。随着外科手术技术进步和免疫抑制剂使用,心脏移植成功率逐步提高。神经系统并发心脏移植术后常见并发,包括:免疫抑制剂(CNI等)相关神经毒性、卒中、脑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等。本文就心脏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综述。

  • 标签: 心脏移植 神经系统并发症 免疫抑制剂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临床护理路径对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患者术后并发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本院2020年4月-2021年6月收入整形修复术后双眼皮不对称74例,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常规护理指导)和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两组,对比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满意率和并发发生率。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满意率:实验组综合满意35例(94.59%),对照组综合满意26例(70.27%),(p<0.05)。实验组不满意2例(5.41%),对照组不满意11例(29.73%),(p<0.05);对比临床并发发生:实验组临床并发发生2例(5.41%),对照组临床并发发生8例(21.62%),(p<0.05)。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 术后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创伤预后评估中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收治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伤后1、3、5、7、14 d外周血,分离白细胞,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表面CD64、CD274、CD279表达及CD3+总T淋巴细胞、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和伤后28 d内是否发生脓毒症分组,分析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及与创伤严重程度、感染并发关系;进步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细胞免疫指标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ISS评分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2例创伤患者,其中ISS>25分严重伤患者8例,16分<ISS≤25分重伤患者及ISS≤16分轻伤患者各17例;伤后28 d内发生脓毒症6例,脓毒症发病率为14.3%。在创伤发生后不同时间点比较各细胞免疫指标动态变化显示,CD64指数和CD4+ 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H=15.464、P=0.004,F=2.491、P=0.035)。伤后1 d和3 d,损伤越重患者,其CD64指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CD279阳性率越高。伤后1 d轻伤、重伤、严重伤患者CD64指数分别为2.81±1.79、1.77±0.92、3.49±1.09,中性粒细胞CD279阳性率分别为1.40%(0.32%,2.04%)、0.95%(0.44%,2.70%)、12.73%(3.00%,25.20%),淋巴细胞CD279阳性率分别为3.77%(3.04%,5.15%)、4.71%(4.08%,6.32%)、8.01%(4.59%,11.59%),单核细胞CD279阳性率分别为0.57%(0.24%,1.09%)、0.85%(0.22%,1.25%)、6.74%(2.61%,18.94%),其中严重伤患者CD64指数显著高于重伤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CD279阳性率显著高于轻伤和重伤患者(均P<0.05)。伤后3 d,严重伤患者CD64指数和淋巴细胞CD279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重伤患者〔4.58±2.41比2.43±1.68,7.35%(5.90%,12.28%)比4.63%(3.26%,6.06%),均P<0.05〕。发生脓毒症患者伤后1 d CD64指数和单核细胞CD279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发生脓毒症患者〔4.06±1.72比2.36±1.31,3.29%(1.14%,12.84%)比0.67%(0.25%,1.48%),均P<0.05〕,伤后3 d淋巴细胞CD279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发生脓毒症患者〔8.73%(7.52%,15.82%)比4.67%(3.82%,6.21%),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显示,伤后1 d,淋巴细胞CD279阳性率与SOFA和IS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3、0.394,均P<0.05);单核细胞CD279阳性率与APACHEⅡ、SOFA和IS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9、0.452、0.490,均P<0.01);中性粒细胞CD279阳性率与APACHEⅡ和ISS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8、0.388,均P<0.05)。结论CD64指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CD279表达水平与创伤患者损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监测细胞免疫功能可能对创伤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创伤 脓毒症 细胞免疫 CD64 CD279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论饮食护理干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观察指标、消化系统不良症状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营养观察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化系统不良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取饮食护理干预情况下,患者营养观察指标明显提升,患者消化系统不良症状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饮食护理干预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化疗期间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尖端位置新生儿脐静脉置管(UVC)留置时程及其并发发生情况。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 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44家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并接受UVC3 020例早产儿。收集早产儿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般基线数据、UVC留置时程及拔除原因、并发类型及发生时间,根据导管尖端位置分为低位组(置入深度3~5 cm)和高位组(处于靠近右心房入口、第8~9胸椎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比较组间UVC留置时程和并发发生率(例次/导管日表示),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比较组间特征,Cox回归分析并发发生风险,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置管时程最佳截断值。结果3 020例早产儿中男1 624例(53.8%),出生胎龄29.9(28.4,31.6)周,出生体重(1 264±301)g,高位组2 172例(71.9%)。高位组与低位组早产儿性别、出生胎龄及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亲不良孕产史、胎膜早破时间>18 h、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和母产前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经UVC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位组UVC留置时程长于低位组[7(6,10)比4(3,7)d,U=23.42,P<0.001]。高位及低位组并发总发生率分别为20.0及70.8例次/1 000导管日,高位组主要并发为堵管、导管尖端移位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9.3、3.5、3.0例次/1 000导管日),低位组主要并发为堵管、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和导管尖端移位(45.8、6.3、5.4例次/1 000导管日)。ROC曲线结果显示,高位组及低位组UVC留置时程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5及4.5 d;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位及低位组均随着UVC留置时程延长,堵管、导管尖端移位、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比例升高,其中高位与低位组堵管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8,P=0.024),导管尖端移位和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ICU住院早产儿UVC并发以堵管为主;低位UVC并发发生率较高;不建议低位UVC留置时程超过4.5 d。留置UVC过程中需严密监测并发发生。

  • 标签: 婴儿,早产 脐静脉置管 位置 并发症 留置时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灌注替罗班在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管再通术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 年8月至2020年8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72例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急诊行脑血管再通术,其中52例患者术中予以动脉灌注替罗班治疗,20例患者未予以替罗班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后责任血管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mTICI)评分、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探讨动脉灌注替罗班在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管再通术中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术后替罗班组患者责任血管获得有效再通(mTICI≥2b)比例高于对照组(92.3% 比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术后90 d,替罗班组患者(61.5%)获得良好预后比例(mRS≤2分)高于对照组(35.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管再通术中动脉灌注替罗班具有良好效果及可行性,可改善患者预后,并不增加患者出血概率。

  • 标签: 替罗非班 心源性脑栓塞 血管再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PRAM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良恶性皮肤黑色素细胞肿瘤鉴别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间常规及会诊确诊黑色素瘤病例59例(皮肤原发性黑色素瘤50例,转移性黑色素瘤9例),黑色素细胞痣48例(普通型痣40例,非典型性痣8例),进行PRAM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黑色素瘤和黑色素细胞痣中PRAME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差异。结果皮肤原发性黑色素瘤患者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3~87岁(平均年龄62.4岁,中位年龄64.5岁)。转移性黑色素瘤9例,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4岁,中位年龄65岁)。26例(26/50,52.0%)皮肤原发性黑色素瘤和4例(4/9)转移性黑色素瘤均表现为PRAME弥漫阳性;40例(40/40,100%)普通型痣和8例(8/8)非典型性痣均表现为PRAME阴性。黑色素瘤组中PRAME弥漫阳性病例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黑色素细胞痣组(P<0.05)。本组病例中,PRAME鉴别良恶性皮肤原发性黑色素细胞肿瘤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0%和100%。结论PRAM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黑色素瘤和黑色素细胞痣中表达差异,可作为良恶性皮肤黑色素细胞肿瘤鉴别的辅助诊断手段。

  • 标签: 黑色素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鉴别 黑色素细胞痣 黑色素瘤优先表达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转录因子Foxp1 mRNA表达及他克莫司免疫治疗前后Foxp1 mRNA表达变化。方法前瞻性选择郑州大学第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MG患者26例(MG组)和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门诊健康体检者18例(正常对照组)进入研究。采用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s)评估MG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于MG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正常对照者入组后即刻,抽取受试者外周静脉血15 mL,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T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2组受试者CD4+T细胞中Foxp1 mRNA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MG患者CD4+T细胞中Foxp1 mRNA表达与QMGs评分、血清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浓度相关性。结果26例MG患者中眼肌型MG(oMG)10例,全身型MG(gMG)16例;伴胸腺瘤7例,胸腺增生2例,胸腺正常17例。与正常对照组(1.051±0.364)比较,MG组患者CD4+T细胞中Foxp1 mRNA表达(0.692±0.257)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G患者CD4+T细胞中Foxp1 mRNA表达较oMG患者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患者接受他克莫司单药治疗6个月后CD4+T细胞中Foxp1 mRNA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G患者治疗前CD4+T细胞中Foxp1 mRNA表达与QMG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438,P=0.025)。结论MG患者CD4+T细胞中Foxp1 mRNA表达下降,其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在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他克莫司免疫治疗疗效。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CD4+T细胞 转录因子Foxp1 他克莫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亚群及CD64表达水平在脓毒症诊断和预后评估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由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连续收治30例脓毒症和3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入ICU后1、3、5 d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表面CD64表达水平,分析其在脓毒症与脓毒症患者表达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脓毒症发生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脓毒症诊断效能。结果入ICU后1 d,脓毒症患者单核细胞及经典型单核细胞在白细胞(WBC)中比例显著低于脓毒症患者〔单核细胞占WBC比例:(4.13±2.03)%比(6.53±3.90)%,经典型单核细胞占WBC比例:1.97(1.43,2.83)%比3.37(1.71,5.98)%,均P<0.05〕;非经典型单核细胞在单核细胞比例显著高于脓毒症患者〔(11.42±9.19)%比(6.57±4.23)%,P<0.05〕;CD64在单核细胞、经典型单核细胞、中间型单核细胞及非经典型单核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脓毒症患者〔平均荧光强度(MFI):单核细胞为13.10±6.01比9.84±2.83,经典型单核细胞为13.58±5.98比10.03±2.84,中间型单核细胞为13.48±6.35比10.22±2.99,非经典型单核细胞为8.21±5.52比5.79±2.67,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典型单核细胞CD64〔优势比(OR)=1.299,95%可信区间(95%CI)为1.027~1.471,P=0.025〕和非经典型单核细胞占单核细胞比例(OR=1.348,95%CI为1.034~1.758,P=0.027)脓毒症发生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经典型单核细胞CD64、非经典型单核细胞占单核细胞比例联合降钙素原(PCT)诊断脓毒症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入ICU 1 d经典型单核细胞CD64表达水平与入ICU 1、3、5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4、-0.428、-0.368,均P<0.05)。结论外周血经典型单核细胞CD64表达、非经典型单核细胞占单核细胞比例及血浆PCT水平3者联合脓毒症诊断具有较好效能,并能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脓毒症 单核细胞亚群 CD64 生物标志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炎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来自我院罹患宫颈炎疾病50例患者进行抽取,时间介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完成本次护理研究各组别划分,即包含25例接受传统护理参照组与包含25例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研究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白带增多、外阴瘙痒、小腹坠胀)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接受传统护理+人性化护理92.00%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接受传统护理64.00%总有效率数值更高(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宫颈炎 护理有效率 护理满意度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究在抑郁患者护理中应用共情护理模式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择在2021年8月-2023年3月在我院进行抑郁治疗38例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用奇偶数分类法进行分组,均有19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应用共情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情绪变化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和GQOL-74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数据更优,对比P

  • 标签: 共情护理 抑郁症护理 情绪和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物质量浓度过氧化氢预处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氧化应激性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全骨髓培养法从2只2周龄雄性BALB/c小鼠中分离培养BMSC,鉴定后取第3~7代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用相应终物质量浓度过氧化氢处理0 μmol/L过氧化氢组(即不加入过氧化氢,下同)、25 μmol/L过氧化氢组、50 μmol/L过氧化氢组、100 μmol/L过氧化氢组、150 μmol/L过氧化氢组、200 μmol/L过氧化氢组、250 μmol/L过氧化氢组、300 μmol/L过氧化氢组,培养24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样本数为4)。将细胞分为用相应终物质量浓度过氧化氢处理0 μmol/L过氧化氢组、25 µmol/L过氧化氢组、50 µmol/L过氧化氢组、100 µmol/L过氧化氢组,培养24 h后,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计算Bcl-2/Bax比值(样本数为3)。将细胞分为用相应终物质量浓度过氧化氢处理0 μmol/L过氧化氢组、25 μmol/L过氧化氢组、50 μmol/L过氧化氢组、100 μmol/L过氧化氢组、200 μmol/L过氧化氢组、300 μmol/L过氧化氢组,培养24 h后,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及磷酸化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样本数为3)。将细胞分为用相应终物质量浓度过氧化氢处理0 μmol/L过氧化氢组、50 μmol/L过氧化氢组、300 μmol/L过氧化氢组,以及预先加入50 μmol/L过氧化氢刺激12 h再加入300 μmol/L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预处理组,培养24 h后,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荧光条件)和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2、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剪切型caspase-3、剪切型caspase-9、GSK-3β及p-GSK-3β蛋白表达,计算Bcl-2/Bax比值,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检验。结果培养24 h后,与0 μmol/L过氧化氢组比较,25 μmol/L过氧化氢组、50 μmol/L过氧化氢组、100 μ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凋亡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150 μmol/L过氧化氢组、200 μmol/L过氧化氢组、250 μmol/L过氧化氢组、300 μ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上升(P<0.01)。培养24 h后,与0 μmol/L过氧化氢组比较,25 µmol/L过氧化氢组、50 μ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Bcl-2/Bax比值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100 µ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Bcl-2/Bax比值显著减少(P<0.05)。培养24 h后,与0 μmol/L过氧化氢组比较,25 μmol/L过氧化氢组、50 μ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GSK-3β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100 μ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200 μmol/L过氧化氢组、300 μ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GSK-3β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p-GSK-3β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培养24 h后,0 μmol/L过氧化氢组与50 μ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相近,均正常,与之相比,300 µ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变小、变圆,细胞突起变短或消失,细胞核出现空化,细胞脱落明显增多;过氧化氢预处理组大部分细胞形态正常,细胞脱落少于300 µ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核形态正常。培养24 h后,4组间细胞caspase-9蛋白表达相近(P>0.05)。与0 μmol/L过氧化氢组比较,50 μ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凋亡率以及剪切型caspase-9、caspase-3、剪切型caspase-3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Bcl-2/Bax比值明显增加(P<0.05);300 μ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剪切型caspase-9、caspase-3、剪切型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Bcl-2/Bax比值明显减少(P<0.05)。与300 μmol/L过氧化氢组比较,过氧化氢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剪切型caspase-9、caspase-3、剪切型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Bcl-2/Bax比值显著增加(P<0.01)。培养24 h后,0 μmol/L过氧化氢组、50 μmol/L过氧化氢组、300 μmol/L 过氧化氢组、过氧化氢预处理组细胞GSK-3β、p-GSK-3β蛋白表达分别为1.09±0.14、0.62±0.17、1.35±0.21、0.74±0.34,0.68±0.03、0.85±0.08、0.38±0.10、0.54±0.09。与0 μmol/L过氧化氢组比较,50 μ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300 μmol/L过氧化氢组细胞GSK-3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300 μmol/L过氧化氢组比较,过氧化氢预处理组细胞GSK-3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50 μmol/L可能过氧化氢预处理小鼠BMSC最佳物质量浓度,50 μmol/L过氧化氢预处理通过抑制GSK-3β活性对抗线粒体途经氧化应激性凋亡。

  • 标签: 干细胞 过氧化氢 氧化性应激 细胞凋亡 糖原合成酶激酶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症状群种类及其与健康行为依从性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妇产儿童专科医院2019年1—6月住院422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表(MDASI)、修订版妇科恶性肿瘤症状模块、健康行为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22份,回收有效问卷398份,有效回收率为94.31%。结果398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存在多个症状,症状发生频率前3位为恶心(96.23%,383/398)、苦恼(93.22%,371/398)和呕吐(92.46%,368/398),症状严重程度得分中位数为1.00~7.00分。日常生活困扰发生率前3位为人际关系(76.63%,305/398)、行走(76.38%,304/398)和工作(72.61%,289/398),日常生活困扰严重程度得分中位数为3.50~5.00。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4个症状群,分别为情绪症状群、疲乏症状群、病感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健康行为依从性总分与情绪症状群得分、疲乏症状群得分、病感症状群得分以及胃肠道症状群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感症状群和胃肠道症状群健康行为依从性影响因素(P<0.001)。结论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受到多个症状困扰,护理人员应建立个高效症状管理模式,以改善患者症状体验,提高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

  • 标签: 妇科肿瘤 化疗 症状群 健康行为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起病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infantile hepatic hemangioendothelioma,IHHE)-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合并心力衰竭诊治特点与结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收治新生儿期起病IHHE-AVF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治与结局。结果共纳入IHHE-AVF合并心力衰竭新生儿11例(男5例,女6例),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日龄为12.0(0.0,17.0) d,6例在胎儿期已发现肝脏有占位病变,所有患儿胸部X线片均提示心影明显增大,心脏彩超均提示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及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所有患儿均需呼吸支持,其中6例为有创呼吸支持。3例患儿保守治疗,全部死亡;1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死亡;7例患儿接受介入治疗,接受介入治疗时日龄(25.6±18.5) d,1例死亡,其余6例好转出院。存活患儿随访3~18个月,院外均未再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且瘤体均缩小或消失,监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未再发现异常。结论IHHE-AVF伴心力衰竭、在新生儿期起病患儿,病死率极高,介入治疗可能优于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 标签: 婴儿,新生 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 动静脉瘘 充血性心力衰竭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按摩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皮肤瘙痒应用价值。方法:选定2021.01-2023.01间64例皮肤瘙痒患者,再做随机数字表分组,分析观察组(n=32/穴位按摩联合中医特色护理)与对照组(n=32/常规护理)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皮肤瘙痒患者展开穴位按摩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 标签: 穴位按摩 中医特色护理 皮肤瘙痒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衔接体化急救护理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效率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严重创伤患者2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113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113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缝衔接体化急救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急救效率、预后及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实施无缝衔接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急救效率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及致残致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衔接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效率,有效改善预后,降低神经功能损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患者获取优质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 严重创伤 急救效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高度牙科恐惧患者拔牙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牙科拔牙过程有高度牙科恐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患者86例,均为2022年4月至2024年2月所收治,根据随机摸球法将其分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恐惧程度评分、面部表情程度评分和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3.72%),P<0.05。结论:高度牙科恐惧患者在拔牙过程中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患者恐惧感和疼痛感,患者护理有较高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拔牙 高度牙科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