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评判性思维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带教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82名实习生进行本次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名;对两组的评判性思维学习情况、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老师的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评判性思维学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考核成绩以及对老师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化带教过程中,运用评判性思维进行带教有助于提升实习生考核成绩,促使实习生对这一思维有充分的认识和掌握,有效的提高了带教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卫生的价值和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不采取口腔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口腔护理模式。每隔一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卫生检查。对两组的患者的PH值以及牙菌斑指数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牙菌斑指数是(0.71±0.29),实验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是(0.28±0.19),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口腔PH值为(5.01±0.61),实验组患者的口腔PH值(5.99±0.72),存在明显差异,(P〈O.05〉。结论利用口腔护理干预的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促进病情恢复,改善口腔清洁度和卫生度,值得推广。
简介:( 济南市口腔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01) 【 摘要 】 本研究目的是针对小儿拔牙,分析使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是选择在 2017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期间,我院 80 例拔牙治疗的小儿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在观察组中则是采用心理护理,将两组小儿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是在拔牙过程中,观察组的依从性显著比对照组高,并且对比一次性拔牙成功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进行拔牙时,患儿产生的不适感进行对比,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在组间对比可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是在小儿拔牙时,心理护理的应用有着显著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针对儿童龋齿的预防,分析采取综合口腔护理的方式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方法是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检查的儿童98例,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在对照组中,采取常规性方案护理,在观察组中,采取综合口腔护理方式。将两组儿童的情况和龋齿的发生概率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之后的第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中,龋齿产生的概率显著比对照组的低,P<0.05。观察组儿童配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儿童进龋齿的预防中,采取综合口腔护理的方式,有着明显的效果,它不但可以减少儿童的龋齿的发生率,还可以提高儿童的依从性,使他们在治疗期间更加配合,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口腔科门诊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加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感染病发生率与相关合格率。结果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5%,而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7%(P<0.05);在相关合格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风险因素,通有效的护理管理,并给予患者相应的防护措施,能够预防医院感染,同时提高卫生合格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对肺部纯磨玻璃结节(pGGN)侵袭性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检查出肺部pGGN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为非侵袭性肺腺癌患者(33例),研究组为侵袭性肺腺癌患者(37例),两组患者均行双源双能量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CT征象分布情况、平均平扫CT值、平均标准化碘含量(NIC)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平均平扫CT值、平均NIC诊断效能及最佳临界值。结果两组患者病灶位置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病灶最大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比较,P<0.05,胸膜凹陷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穿行征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平扫CT值、动脉期、静脉期平均NIC高于对照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平扫CT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9.70%、83.78%,动脉期平均NIC的AUC为0.864,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7%、72.97%,静脉期平均NIC的AUC为0.943,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7%、83.78%。结论双源CT双能量检测pGGN对侵袭性肺腺癌诊断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选本院接诊子宫腺肌病患者共94例,就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设置临床对比研究,研究时间设置为2018年2月-2020年12月。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组,对照组(n=47)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n=47)进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3月后观察组子宫腺肌病病灶、子宫体积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为广大子宫腺肌病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患儿内耳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SNHL患儿202例(401耳)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体检的正常儿童105例(210耳)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HRCT扫描,观察202例SNHL患儿HRCT表现及内耳畸形情况,分别比较观察组患耳及对照组双耳的外半规管内中央骨岛宽度和内耳道管径。结果202例SNHL患儿中HRCT表现为57例(111耳)内耳畸形,其余145例(290耳)HRCT表现未见异常。HRCT内耳畸形具体表现为24例(47耳)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患儿,1例(2耳)单纯内耳道狭窄患儿,7例(12耳)单纯前庭半规管畸形患儿及25例(50耳)耳蜗畸形患儿。耳蜗畸形患儿中包括IP-Ⅱ型畸形29耳,共同腔畸形6耳,IP-Ⅰ型畸形5耳,耳蜗发育不全畸形5耳,Micheal畸形2耳,耳蜗未发育畸形2耳,IP-Ⅲ畸形1耳。观察组研究对象外半规管内中央骨岛宽度和内耳道管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HRCT可有效诊断SNHL患儿内耳畸形骨迷路结构,但难以观察神经、小血管及膜迷路结构,且在检查精细化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联合四手操作技术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济南市口腔医院进行治疗的124例龋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研究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配合技术,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联合四手操作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改良焦虑量表(MDAS)评分和龋病治疗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MDAS评分为(7.55±2.01)分,对照组(13.02±2.1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椅旁治疗时间为(18.44±2.08)min,对照组为(32.45±3.62)min,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联合四手操作技术应用于儿童龋病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内心焦虑情绪,提升其治疗与护理依从性,缩短治疗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血浆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胃肠激素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与对照组(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莫沙必利、雷贝拉唑可减轻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黏膜炎症水平,促进食管黏膜修复,提高整体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