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展障碍,多发于儿童群体。运动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执行功能和注意力。凭借系统的运动训练,医生不仅可以保证儿童身体健康,还能显著改善其注意力。本文主要分析了运动干预在改善ADHD儿童执行功能和注意力方面的效果,并探讨其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科门诊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我院精神科于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收治60例门诊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睡眠质量为(0.71±0.61)分,日间功能障碍为(0.82±0.47)分,入睡时间为(0.81±0.51)分,催眠药物为(0.11±0.20)分,睡眠时间为(1.43±0.59)分,睡眠障碍为(1.11±0.12)分,睡眠效率为(1.75±0.65)分,其低于对照组的(2.38±0.34)分、(2.43±0.59)分、(2.24±0.74)分、(2.71±0.61)分、(2.58±0.62)分、(2.43±0.59)分和(2.64±0.62)分(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为(48.23±5.10)分,SDS评分为(25.30±5.46)分,其低于对照组的(52.86±4.54)分和(28.67±3.35)分(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门诊睡眠障碍患者的症状,调整其心理状态,从而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学龄前期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从而对孤独症儿童的情况进行有效地改善,促进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到知识学习及发展中,促进孤独症儿童的更好地发展及进步。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了对比研究分析的方法,选择符合本次研究需要的学龄前期孤独症儿童共计60例,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孤独症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儿童数量为30例,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采取了社交技能训练和常规的引导方法,之后对比疗效。结果:通过对学龄前期孤独症儿童进行社交技能训练,有效地改善了孤独症儿童的社交障碍,有助于引导孤独症儿童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环境中,促进孤独症儿童更好地学习及发展。结论: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引导时,要注重让幼儿参与到集体环境中,对儿童社交技能进行有效地训练,从而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及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脓毒症继发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集束化中医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继发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和研究组(采用常规措施+集束化中医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消化道显性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总发生率、入住ICU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病情管理、服务态度、专业技术、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消化道显性出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总发生率(5.00%)低于常规组(22.50%)(P
简介:[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的指引下,我园努力践行“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使命,在园所“蜜”文化的引领下,围绕“顺性而育 ‘德+’无限”的教育观,充分挖掘园内外的各类资源,构建儿童本位的红色学习场域,以幼儿的问题为导向,构建参与式“红色班级场域”;以幼儿的兴趣为原点,构建体验式“红色游戏场域”;以幼儿的情感为需要,构建共建式“红色节庆场域”;以幼儿发展为目标,构建情景式“红色游学场域”,持续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探索,帮助幼儿“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不同局部并发症对上腹部多脏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地对101例于2019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在德阳市人民医院确诊的AP患者和24例无AP且无明显上腹部病变的患者行上腹部动态容积灌注CT成像检查。86例AP患者(AP组)和21例对照者(对照组)最终纳入研究,AP组分为无局部并发症(21例)、急性液体积聚(APFC,19例)、急性坏死性积聚(ANC,27例)、包裹性坏死(WON,11例)和包裹性坏死伴感染(WONI,8例)组。采用去卷积法测量各组胰腺、肝脏、脾脏、双肾和肾上腺的血流量,采用基于最大斜率法的肝脏模型测量各组肝动脉灌注(HAP)、门静脉灌注(HPP)和动脉灌注指数(HPI)。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ANC组胰腺、脾脏、左肾上腺的血流量分别为(139.89±34.28)、(141.42±47.85)、(107.87±26.41) mL·min-1·(100 g)-1,WON组胰腺、脾脏、左肾上腺的血流量分别为(130.00±44.83)、(106.12±38.16)、(98.38±41.39) mL·min-1·(100 g)-1,WONI组胰腺、脾脏、左肾上腺的血流量分别为(127.91±35.86)、(102.09±23.73)、(105.66±27.01) mL·min-1·(100 g)-1,均低于对照组的(161.22±31.60)、(174.00±62.73)、(134.53±36.36) mL·min-1·(100 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40、2.043、2.943, 2.296、3.796、2.548, 2.448、4.479、2.154; P均<0.05)。WONI组左肾皮质血流量低于对照组[(247.44±39.32) mL·min-1·(100 g)-1比(294.80±39.13) mL·min-1·(100 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0,P<0.05)。ANC、WON、WONI组的HAP分别为(18.63±9.54)、(19.10±7.47)、(19.51±6.26) mL·min-1·(100 g)-1,HPI分别为(25.01±15.51)%、(45.98±31.42)%、(35.92±24.95)%,均高于对照组的(12.18±5.14) mL·min-1·(100 g)-1和(13.44±6.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7、3.088、3.235,3.503、3.397、2.517;P均<0.05)。ANC、WON、WONI组的HPP分别为(72.37±21.76)、(48.83±35.10)、(57.55±29.45) mL·min-1·(100 g)-1,均低于对照组的(86.43±17.98) mL·min-1·(100 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1、3.331、3.226,P均<0.05)。APFC组的HAP、HPI均高于对照组[(18.67±10.24) mL·min-1·(100 g)-1比(12.18±5.14) mL·min-1·(100 g)-1和(23.75±20.41)%比(13.44±6.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2、2.108,P均<0.05)。结论AP伴ANC、WON和WONI会导致胰腺、脾脏、左肾上腺血流量减少,且WONI会导致左肾皮质血流量减少;AP伴ANC、WON和WONI会导致HAP和HPI增高,HPP降低;AP伴APFC会导致肝动脉灌注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肺脏超声(lung ultrasound,LUS)已经成功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诊断,但尚缺乏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予以验证,也没有关于RDS超声分度的研究报告。本研究将通过对RDS超声诊断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探讨对RDS进行超声分度的必要性及不同程度RDS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所有参与者均参加过全国新生儿肺脏超声培训班,并在全国新生儿肺脏超声培训基地接受为期3~6个月的肺脏超声系统培训。在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符合RDS超声诊断标准、资料完整的病例纳入本研究。患儿入院后即刻完成LUS检查,部分患儿同时接受胸部X线检查,在LUS检查前或后立即完成动脉血气分析。根据LUS表现、患儿有无严重并发症对RDS进行分度。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合格病例275例。其中早产儿220例、足月儿55例;原发性RDS 117例(42.5%)、继发性RDS 158例(57.5%)。RDS患儿的LUS表现分为3种:(1)磨玻璃征样肺实变:50例患儿入院时(首次)LUS表现为磨玻璃征;其中28例被认为系湿肺、未予特殊处置,复查LUS在0.5~4 h内出现典型雪花征样肺实变;22例给予机械通气和补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者,18例病情在6~12 h内控制,4例(严重宫内感染所致)肺部病变继续发展、复查LUS呈现典型雪花征样肺实变且累及范围扩大。(2)雪花征样肺实变:204例患儿入院时LUS表现为雪花征样肺实变,其中38例患儿程度稍轻:肺实变仅累及1~2个肋间隙,其中15例予有创呼吸支持者均在4~12 h恢复;12例予无创呼吸支持者,7例恢复好转、5例发展至重症;另外11例未给予任何形式呼吸支持治疗者在1~4 h内发展至重症。30例患儿肺实变程度较重,入院时雪花征已累及12个肺分区。其余136例患儿肺实变程度介于上述二者之间。(3)雪花征样肺实变伴并发症形成:21例患儿虽然雪花征样肺实变没有累及所有肺分区,但已引起了气胸、肺出血或(和)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和大面积肺不张等并发症。结论(1)超声诊断RDS准确可靠,早产儿与足月儿RDS、原发与继发性RDS具有相同的超声表现。(2)为对RDS更好管理,有必要依据超声表现及有无并发症等对其进行分度。(3)根据本研究结果,建议分为轻、中、重三度。具体标准如下:轻度RDS:亦即早期RDS,肺实变在超声影像上表现为磨玻璃征;中度RDS:肺实变在超声影像上表现为雪花征,但实变尚没有累及全部肺野;重度RDS:具备以下任何一项或以上者,肺实变在超声影像上表现为雪花征,且累及全部肺分区;肺实变程度和范围不限,但已引起气胸、或(和)肺出血、或(和)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或(和)大面积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9例经支气管镜纤毛病理活检或基因确诊的儿童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CD)患儿的临床资料。方法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为PCD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支气管纤毛活检的透射电镜(TEM)检测及基因检测的结果。结果9例病例资料中男3例,女6例,确诊时的年龄6岁4月~13岁10月,中位确诊年龄为9岁7月。2例有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病史,9例患儿均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咳嗽、咳痰、鼻窦炎以及支气管扩张(6例),3例有内脏转位。所有患儿确诊前以"肺炎"、"支气管哮喘"、"鼻窦炎"等常见病反复就诊,1例为右中叶支气管扩张伴反复感染切除术后。6例完成基因检测,3例基因检测结果阴性的患儿中,2例通过TEM诊断,1例符合典型的PCD症状;3例基因阳性结果均为复合杂合突变,1例为DNAH5基因突变,1例为RSPH4A和DNAH5 2个基因突变,1例为DNAH1突变,其中DNAH5 c.1320+1G>A和p.K4504*为新鉴定致病性变异。7例经支气管镜取支气管黏膜行TEM检测,6例检测结果符合PCD病理改变。结论对于原因不明的儿童早期呼吸道反复感染,及早进行TEM和较全面的基因检测是早期诊断PCD的必要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5-2020年河南省≤14岁儿童丙型肝炎(丙肝)疫情的时间序列特征,并通过有效的模型预测其流行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05-2020年河南省报告的≤14岁儿童丙肝个案,季节特征的时间序列分析采用趋势分解法,以季节指数表示季节趋势的显著程度,按月变化的长期趋势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建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进行拟合。结果2005-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儿童丙肝病例5 355例,当年报告病例季节指数的极差值<1,季节特征不明显。以2012年为界限,2005-2011年当年报告病例数的按月变化长期趋势呈上升趋势(0.351例/月),2012-2020年呈下降趋势(-0.474例/月)。对当年报告病例数和现存儿童病例数2个指标分别建模拟合,ARIMA模型拟合的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一致,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0.240、10.558,35.566、0.659和6.688、7.156。模型对现存儿童病例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一致性较好。结论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有助于了解河南省≤14岁儿童丙肝的流行特征,ARIMA模型用于河南省儿童丙肝的短期预测和动态分析,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地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相关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在北京地区6个区县6家医院肠道门诊每月收集前30名年龄在5岁以下首次就诊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的信息资料和粪便样本,并对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及星状病毒四种病原进行PCR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种病毒相关的急性胃肠炎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的Vesikari临床严重程度评分,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 052份样本中,非混合感染709例(34.6%):其中轮状病毒411例(20.0%),诺如病毒153例(7.5%),腺病毒86例(4.2%),星状病毒59例(2.9%);混合感染135例(6.6%)。轮状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的Vesikari评分(8.0±3.1)高于诺如病毒(6.4±2.4,P<0.001)、腺病毒(6.2±2.1,P<0.001)及星状病毒(6.1±2.0,P<0.001)。临床特征比较结果显示:以星状病毒为参照,5岁以下儿童感染轮状病毒急性胃肠炎后更易出现:≥5 d的腹泻(OR=3.33)、1 d内≥3次的呕吐(OR=8.79)、≥1 d的呕吐(OR=3.96)、Vesikari评分≥11的重症病例(OR=13.19);感染诺如病毒易出现1 d内≥3次的呕吐(OR=5.71);感染腺病毒易出现≥5 d的腹泻(OR=2.62);以轮状病毒为参照,5岁以下儿童感染诺如病毒(OR=0.40)或腺病毒(OR=0.28)后较少出现≥38.4 ℃的发热症状。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病毒导致的急性胃肠炎特点不同,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临床症状较重,24月龄以下婴幼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尽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来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