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AL-CA)患者的左室心肌应变,探讨3D-STI评估LVEF正常的AL-CA患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确诊为AL-CA且LVEF≥50%的患者80例,依据患者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两组:终点事件组和无终点事件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3D-STI相关参数及随访结果。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针对生存状态进行单因素及多元素回归分析,以寻找预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3D-STI相关指标。结果纳入的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20(7.3,40.8)个月。随访结束,25例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即终点事件。与无终点事件组相比较,终点事件组左室舒张末期最大室壁厚度(MLVWT )、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e′)显著增加(均P<0.05),LVEF、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基底段纵向应变(LS)减低(均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底段LS(HR=0.812,95%CI=0.675~0.976,P=0.026)为AL-CA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基底段LS≤13.07%的AL-CA患者更易发生终点事件。结论基底段LS可作为AL-CA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联合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对携带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7)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功能特征进行全面评估,以期找到可预测此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超声指标。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就诊的携带MYH7基因突变的成人HCM患者43例,根据有无终点事件发生分为2组,即终点事件组(n=13)和无终点事件组(n=30)。收集入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随访结果,记录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终点事件:一级终点事件包括心脏性猝死(SCD),心脏骤停抢救存活或植入埋藏式心脏除颤器(ICD)适当放电;二级终点事件包括急性心梗,因心力衰竭住院,血栓栓塞,室上性心律失常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终末期HCM。结果43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 012(812,1 330)d。13例(30.2%)患者发生终点事件,其中6例(14.0%)发生一级终点事件(SCD 2例、心脏骤停抢救存活3例、ICD适当放电1例),7例(16.3%)发生二级终点事件(因心力衰竭住院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致晕厥复律1例、终末期HCM 1例)。与无终点事件组比较,终点事件组患者5年SCD风险评分较高(P<0.05),发生晕厥的患者比例较高(P<0.05),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较大(P<0.05),左心室三维整体纵向应变(GLS)绝对值较低(P<0.05)。校正年龄、性别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S是携带MYH7基因突变的HCM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HR=0.814,95%CI 0.663~0.999,P=0.049)。受试者工作特征(ROC)绝对值曲线评估结果显示,GLS绝对值≤13.67%的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AUC=0.753,95%CI 0.558~0.948,P<0.05),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69%。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进一步显示,GLS绝对值≤13.67%的HCM患者无终点事件生存率明显低于GLS绝对值>13.67%的患者(P<0.05)。结论3D-STI指标GLS可作为携带MYH7基因突变的HCM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运动负荷超声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PIMSRA)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机械力学、血流动力学以及运动耐量等方面的变化,为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接受PIMSRA治疗的成年HOCM患者2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在PIMSRA术前1周内和术后6个月进行半卧位踏车运动负荷试验,获得静息和运动达峰状态下常规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参数,采用配对t检验、χ2检验以及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对比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前、后间隔厚度、最大左心室壁厚度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减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增大,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41、6.045、8.699、4.399、-3.165,χ2=15.567,P均<0.05);且无论在静息还是运动达峰状态下,术后患者左心室流出道(LVOT)内径增宽,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和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LVOT-VTI)明显减低,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SAM)严重程度降低,二尖瓣反流面积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静息状态:t=-6.581、6.319、6.256,χ2=23.905,t=2.379;运动达峰状态:t=-5.351、6.197、5.866,χ2=15.286,t=2.747,P均<0.05)。术后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较术前明显好转,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增大,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的比值(E/e')比值、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7、2.237、2.376、2.861,P均<0.05)。与术前相比,常规超声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收缩期速度(s')和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APSE)在静息状态下无明显变化,在运动达峰状态下MAPSE甚至出现略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0,P=0.021);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反映心肌机械力学的指标中,整体径向应变(GRS)和扭转(Twist)在静息时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8、4.010,P<0.05),在运动达峰状态下无明显变化,整体纵向应变(GLS)和整体环向应变(GCS)在静息和运动达峰时均无显著变化。结论PIMSRA手术安全有效,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LVOT-PG和二尖瓣反流、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和生活质量,术后6个月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亦明显改善,收缩功能亦无明显损害,且左心室心肌Twist减低,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助产士引导的全程心理干预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1月期间住院的120例初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助产士引导的全程心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分娩方式以及产后1~2周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2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引导的全程心理干预可以有效调节产妇不良情绪,缩短产程时间,减少术后2h出血量,降低分娩风险,提高自然分娩率和分娩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无痛分娩对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 收治的 接受自然分娩的初产妇 108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54 例)及对照组( 54 例),两组产妇均接受自然分娩,其中研究组患者给予无痛分娩干预,就两组产妇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研究组产妇活跃期、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耗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0.05 ),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结论:无痛分娩能够有效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无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助产士在产妇分娩中应用助产护理对分娩质量因素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生育的产妇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75例,给予参照组产妇提供常规的产科护理,给予研究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由助产士在产妇整个生产过程中提供陪护,将两组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妇情绪汉密尔顿评分、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并对此作出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的率相比于参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生产总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士助产护理对于产妇分娩质量因素有着积极的影响,不仅提升了自然分娩的概率,还减少了分娩的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NIHSS评分行分组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基于NIHSS评分行分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比较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为(9.24±1.17)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表(GQOLI-74)评分为(77.19±4.79)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的(3.45%比15.52%,P<0.05)。结论于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对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溴隐亭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女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妇科就诊并被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的女性患者98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49例,试验组采用阴道给予溴隐亭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溴隐亭的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纳入的二组研究对象的年龄、PRL基础值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PRL降低比对照组明显些,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前相比,不同时间段二组的PRL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溴隐亭治疗性高泌乳素血症性不孕,不同的给药方式对疾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因此,可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给药方式进行治疗,缩短疗程,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减少溴隐亭的使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络抚触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治疗的92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经络抚触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干预3月后,观察组平衡能力(BBS)、步行功能(Holden)、Barthel指数(MBI)以及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绪功能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经络抚触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先天性双主动脉弓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左、右第4对动脉弓均持续存在,导致血管环形成,引起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胎儿期双主动脉弓的可靠诊断方法,心脏血管CTA作为分娩后双主动脉弓的重要诊断手段,对于胎儿期气管未受压迫的双主动脉弓胎儿,分娩后早期手术治疗,效果确切,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接受直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9年3月到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接受直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共90例,按照双盲法对患者随机分组,设定其中45例为试验组并开在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其余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试验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直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还能够促使患者在术后更快的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维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并亚低温治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静脉溶栓并亚低温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多维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卒中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中重型卒中患者占比为50.0%,低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11.72±3.85)分,低于对照组(14.23±3.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维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并亚低温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能强化临床疗效,可促进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患者使用左西孟旦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4月到2020年7月收治的200例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患者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紧急性宫颈环扎术治疗晚期宫颈管扩张伴羊膜囊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02月-2023年02月间40例晚期宫颈管扩张伴羊膜囊脱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保守期待治疗)和观察组(紧急性宫颈环扎术治疗),各20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母体并发症发生率ago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紧急性宫颈环扎术治疗晚期宫颈管扩张伴羊膜囊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但增加了母体并发症发生风险,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血清miR-135-5p及miR-337-5p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5例2型DN患者和6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05例2型DN患者分为早期DN组57例(UAER为20~200 μg/min)和临床期DN组48例(UAER>200 μg/min)。比较各组血清miR-135-5p及miR-337-5p表达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N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35-5p及miR-337-5p表达水平在诊断DN中的价值。结果DN组的血清miR-135-5p及miR-337-5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临床期DN组的血清miR-135-5p及miR-337-5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DN组(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135-5p及miR-337-5p表达水平升高是影响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35-5p及miR-337-5p两项联合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48,95%CI:0.887~0.995),其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85.0%。结论DN患者的血清miR-135-5p及miR-337-5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两项联合检测对DN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