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眩晕的辨证施护

/ 2

浅谈眩晕的辨证施护

李文霞

李文霞(山东省桓台县中医院256400)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288-02

【关键词】眩晕护理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高血压、贫血等病症。主要原因为凤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而由痰浊中阻引起者占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头重如裹,如坐舟车,胸闷,脘痞,常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痰涎,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厚或厚腻,脉濡滑。笔者对30例眩晕病人进行临床分型观察,其中痰浊中阻者17例,占56.6%,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例,肥胖者5例,我们以中医辨证的方法,对眩晕病人根据其体质不同分别予以辨证施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疾病护理

眩晕病多起病急,病程短,病情重,病人表现痛苦。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询问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因及伴随症状。如血压、舌像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发生意外。如病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尤应注意,防止跌倒。如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为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认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眩晕痰浊中阻病人,多因形体肥胖,恣食肥甘,劳倦太过,伤于脾胃,而致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浊蒙蔽清阳而致眩晕发作。其发病急,故急则以降浊化痰治标为主,缓则以健脾和胃治其本为主。因此护理上应配合治疗,采取急者护理其标,缓则护理其本的原则。如患者面微红,舌质淡,形体肥胖,可立即针刺内关、曲池、足三里,让患者卧床休息,闭目养神,以缓解症状。治疗护理其标为主。待病人自觉症状好转,病情稳定后采取护理其本原则,予以休息,调节饮食。可用杭菊花泡水代茶。形体肥胖者予降脂茶,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2生活护理

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病室应整洁,宽敞明亮,室内光线适宜,避免噪音,保证病人充分的睡眠、休息,《内经》之“阳气者,烦劳则张”。烦劳过度则耗伤气血,气逆上冲巅顶而眩晕。因此,睡眠和休息充足对眩晕疾病的治疗是必要的。眩晕重者卧床休息,嘱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轻缓,应避免旋转、深低头等动作。护士各种操作应尽量集中进行,注意动作轻柔,忌随意搬动病人,摇晃病床。

人到晚年气血渐衰,因此病人一定要善于自身调养。中医学认为致病的病因主要是外感六淫之邪和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其中外感六淫是外因,内伤七情是内因。如果过度而剧烈持久的精神刺激,则使人的气机逆乱发生各种疾病。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而发生或加重眩晕症状。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满腔热情,抱着待病人如亲人的态度关心体贴病人,主动地和患者谈心,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向病人讲清情志与疾病的关系,说明开朗乐观豁达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使其树立乐观情绪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应关心安慰病人,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减少不良因素刺激,并以优质的服务态度,熟练的技术操作,取得病人的信任,鼓励病人战胜疾病。对性情急躁阳亢患者,应特别注意言语、态度,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3饮食护理

《素问》中说:“数食甘美,而多肥,肥则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因此眩晕痰浊中阻病人应注意饮食的调摄,根据辨证选择食物。肥甘之品易化湿生热,而辛辣助热,伤耗津液,炼湿成痰,加重病人眩晕。故眩晕痰浊中阻,应选择清凉易消化酸性食品,以及瓜果蔬菜之清淡饮食,忌食辛辣、肥甘以防其助湿生热。在护理实践中,我认识到改善病人的饮食结构,合理地营养,对治疗疾病缓解病情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眩晕病人如呕吐剧烈或食则即吐,宜给予流汁清淡饮食,待胃纳好转后,再予正常饮食。

4出院指导

眩晕病人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使病情很快得以康复出院。应做必要的出院指导:(1)注意休息,不可过劳。(2)劳逸结合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等。(3)饮食要忌食辛辣、肥甘之品,宜清淡易消化饮食。(4)要树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稳定情绪,保持乐观愉快的精神。通过以上综合护理措施,我院收治的17例眩晕痰浊中阻患者,治愈13例,治愈率76.5%,有效率100%,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这充分体现了护理原则的优越性,它不仅能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促使疾病早日康复,更能从中做到既病防变,排除潜在危险因素,大大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5体会

眩晕是多种疾病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症状。西医在急性期以静卧休息,补液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与对症止晕为主,近期效果较好,但预防再次发作的远期疗效往往不甚理想。根据不同疾病的眩晕其中医证候分型各自特点,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满意。护理在中西医治疗眩晕的过程中占重要地位。根据不同的证候特点采取恰当的辨证护理措施,如口服汤药、针刺及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方法贯穿于整个辨证施护过程中,对病人的尽快康复和预防及减少其再次发作收到了良好效果。我们体会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辨证施护的核心,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有效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树霞,黄云霞.浅谈眩晕的辨证施护.甘肃中医,1998,11(2):44.

[2]王瑞玉.眩晕病人的辨证施护.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60-61.

[3]李雪梅,马素霞,郭淑丽.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护理体会.2008(2):62.

[4]马晓君,王丽芳,张春丽.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护理体会.1998(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