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应用无创心排量监测技术监测有创呼吸机治疗的早产儿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取 2017 年 04 月 - 2019年 0 9月本院 新生儿科 收治的 1 17例胎龄≤ 34周的 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50 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另 外 67例无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应用无创循环监护仪( USCOM )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 及左心输出量 变化情况,比较实验组机械通气撤机前后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 及左心输出量 变化情况 。结果: 实验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治疗急性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急性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治疗组给予半导体激光(每日治疗1次,每次照射2部位,每次10 min,连续治疗2周)联合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仅给予电针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NDI、SF-36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NDI、SF-36评分分别为(2.38±1.11)分、(3.11±3.15)分、(96.81±19.12)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可显著缓解急性神经源性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同时配合呼吸康复护理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挑选住院时间在2021年5月-2022年4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进行分组,每组45人,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呼吸康复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量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的改变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呼气容积(FEV1)和肺活量(FVC)明显优于护理前,观察组中患者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获得护理满意度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利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同时进行呼吸康复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加强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临床有重大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来自两家机构的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0 840份样本的NIPS结果进行分析,包括21/18/13-三体(T21/T18/T13)、性染色体及其他常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及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并对孕妇年龄、孕周、体质指数、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atal DNA,cff DNA)浓度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0 840例孕妇的平均受孕年龄为(32.34±5.04)岁;NIPS检测的平均孕周为(17.60±3.55)周。T21/T18/T13筛查的总体假阳性率为0.11%,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9.89%,阳性预测值为81.5%。性染色体及其他常染色体非整倍体以及CNVs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6.67%、11.76%和83.33%。高龄孕妇(≥35岁)胎儿T21/T18的发病率分别为低龄产妇的2.12倍(P<0.01)、1.81倍(P>0.05)。cff DNA与孕周成正比(r=0.207),与体质指数成反比(r=-0.177),在孕15周之前增长较缓,孕16周后以0.5%每周的速度增加。结论本研究中NIPS性能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其结果可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放化疗、腔内近距离治疗、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放化疗序贯腔内近距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宫颈癌细胞中瘦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的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有效随访,记录随访期间无瘤生存、死亡等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74.00%,148/200)高于对照组(53.00%,10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IGF2、瘦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GF2、瘦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3年随访期间无瘤生存率(62.00%,124/200)、病死率(5.00%,10/200)均低于对照组(30.50%,61/200;17.00%,3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化疗、腔内近距离治疗、热疗联合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其临床近、远期疗效。